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天文历算—节气的划分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1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天文历算—节气的划分,藏传时轮历法在节气与季节划分上,不是采用简单的岁月平分法,而是依“日宿”(即

  藏传时轮历法在节气与季节划分上,不是采用简单的岁月平分法,而是依“日宿”(即太阳所在位置)定点进行推算,进而将数据与藏族地区各类鸟兽草木变化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来确定节气和划分季节的。因此藏族历法虽然也有与现在通行历法春、夏、秋、冬四季划分的传统,但同时又根据高原变化莫测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六季划分法,即:春、后春、夏、秋、冬、后冬。这种划分方法,符合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的气候特点。从整体观察,整个藏区冬季最长,春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最短;部分高寒地区,甚至无夏季,春、秋季连接在一起。由于同样的原因,源于汉族农历中的24节气,在藏历中,适用的只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4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而其他表示黄河中、下游季节变化,降水量和冷暖程度的节气在地区没有实际作用。
   
  现行藏族历书中,最具藏传时轮历法特点的,就是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编算的历书。该历书四季节的固定标志以入宫、交气、中气为准则。本来,入宫时期、时刻应与中气一致,但由于时轮历法推算过程中“岁差”关系,使它们发生了移动,《时轮历精要》测定中气在入宫时刻以后的8又16/65日。这样中气的间距平均比太阴月要大1天左右。所以中气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中,有时又在月尾,造成太阴年和回归年之间的误差。
   
  现行藏历中,也有以节气划分时令的传统,但计算数据仍以藏传时轮历为依据。在节气划分过程中,“中气”应用如下(以农历即夏历为体例):
   
  藏历一月交节:立春。始解冻土,地气上升;雁击泥塘,湖泊融冰;春耕始运底肥,春灌,做好冬播作物返青农事。
   
  藏历二月交节:惊蜇。春风劲,蜇虫始动;树木萌芽,为植树期;农林春忙,牧区搞好接羔育幼工作。
   
  藏历三月交节;清明。小河涨水,正处在中播期;继续加强冬播作物田间管理,对早播作物、果树要防止霜冻。
   
  藏历四月交节:立夏。雪融入河,杜鹃鸣;始耕除草,结束晚播期;牧区正处剪毛期,防止畜病,植草。
   
  藏历五月交节:小满(意为作物子粒渐饱满)。温热渐盛,作好除草、追肥、灌溉、防虫病等田间管理工作;牧区搞好灌溉、植草、灭鼠工作(农历五月交节为芒种)。
   
  藏历六月交节:雨水。搞好防洪排涝工作,农区追施绿肥、防雹、防治病虫害;牧区迁移牧场(农历六月交节为小暑,雨水为正月中气)。
   
  藏历七月交节:立秋。处暑热已退,始现白露,气候渐冷;农区收割、防霜;牧区做好牲畜催膘,适时迁移牧场。
   
  藏历八月交节:白露。秋风起,易霜冻。继续收割、秋耕,做好冬播作物的播种工作;牧区及时收割牧草。
   
  藏历九月交节:霜降。始寒,农区做好颗粒归仓;牧区圈畜(农历九月交节为寒露)。
   
  藏历十月交节:立冬。始结冰,农区做好冬播作物的越冬管理。
   
  藏历十一月交节:大雪。农区搞好冬灌;牧区防雪灾。
   
  藏历十二月交节:大寒。农区作好选种、积肥工作;牧区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防冻害、雪灾(农历十二月交节为小寒)。
   
  藏族世代生活的土地——青藏高原。其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都不同于别的地区,简单地采取吸收别的民族的天文历法知识来指导人们生活和生产是不行的,更多的还需要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历法知识,所以现行藏历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藏族古老物候的内容。第司·桑结嘉措在《白琉璃》中提到一种“觉嘎”观察法划分季节:冬至、夏至、秋分、春分为四时;雁南飞、大鸟到、鸟初鸣、鸟收声,为小四季;燕子来、水鸥到、戴胜鸟飞来、云雀叫声为四分定。以上这些称之为不变的十二定点时。因此,现行藏历中有根据物候现象进行的多种季节划分法,以适应本地气候、指导生产。这种自然季节划分又因地而异:林芝地区大部分以桃花开时作为可耕期;日喀则地区则以藏白杨树始展叶时播种春麦、豌豆等:中部以始见鹞开始春播等。大部分地区的藏族群众,从农业的春灌、春耕、春播、除草、夏灌、追肥、秋收等,到牧区的接羔育幼、剪毛、牧场迁移等,均按照历书描写的节气和物候定时。
   
  藏历的一个特征是,将民间流传的谚语广泛搜集整理载入历书之中。1973~1985年间所出的历书中,各种以物候现象、民间谚语命名的节气、时令多达250余条,其中以反映预测降水现象和冷暖程度等方面的内容为最多,试举4例如下:冬季“鸟日”观测:藏历冬至后,过24天起的40天内为鸟日。冬至后24天,太阳在19宿26孤刻(公历元月15日左右)。这40天又分为:母怀日6天,此期间如为晴天,则晚间将有霜;翅边日6天,此期间如大风寒雪,则后夏雨水多,肩头日3天,此期间如有雨雪,则日后无旱情;颈窝日7天,此期间如雨雪,则有锈病、霜冻减、作物瞩粒大;口面日3天,此期间如有雨雪,说明无旱灾;翅尖日5天,此期间如多晴天、刮劲风,则雹霜少而雨水中;雏鸟日10天,此期间天暖,,则春天早来。   

  春季“(蜀鸟)日”观测:藏历认为太阳在第24宿44弧刻(公历3月25日左右)起的9天为“(蜀鸟)(红嘴鸦)日”。据说在此期间如有雨雪、天凉,即名“红嘴鸥呕血“,那么藏历四月内将有倒春寒、主春旱。   

  夏季“夏至回归雨”:藏历夏至后21天内“数七”(即夏至起第一、八、十五、二十二4个曜次相同的日期),南部和工布一带谚语称此期间南水为“夏至回归雨”,有雨则“天低”,夏无旱;无雨则“天高”,将会有21天旱情。   

  秋季“狐日”观测:藏历太阳在第7宿43弧刻(公历8月10日左右)之后15天为“狐日”。这期间,头5天如有雨,称为“灾难被水冲走”,会减少霜情;如无雨,则近期有霜、称为“狐嘴霜”。这5天后的霜情称为“狐面霜”,较为有利;最后3天如有霜,称为“驴鬼霜”,灾情严重。
   
  藏历中的各种节气、物候现象,不仅反映了一年四季气候的冷暧变化及各种自然天象,而且还能预测近期或更长时间以后的天气变化。这又是藏历的一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天文历算—神秘的天文历算
在,藏医和藏历是紧密联系的。8世纪,藏医学家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的问世,使藏医学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系统。由于藏医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体五脏中的气和血液循环状况也有所不同,所以藏医十分重视观察星、云、风、湖水和鸟类的变化。按藏族惯例,天文历算的业务设在藏医院。藏医院里荟萃着一批学者。每年的历书都是前一年由藏医院里的学者测算的。藏历的正式使用,是从公元1027年开始的,并流传至今。其实,在公元前一世纪,藏族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历算法,即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的苯教历法,那时的新年初一,相当于现在的藏历十一月一日。有一本古老的历算书叫做《纺织老人月算》,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后来,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其中天文历算的书籍对原始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时,新年日期的确定,已从月亮的亮度进步到以星辰为主要依据,即...
· 藏文化—天文历算—藏历
“藏历”这个概念有广、狭两层意思,狭义的藏历专指过去拉萨的“曼仔康”(sman-rtsis-khang医药历算院),现在的天文历算研究所编制出版的,每年一册的历本;广义的藏历包括全藏族各个地区、历史上各个时代、各学派、所有的一切有关天文历算、卜筮占算的著作。藏历有三个来源,一是藏族固有的物候历,二是从印度引进的时轮历,三是从汉族引进的时宪历。另外还有从汉族引进的“五行算”(vbyungrtsis)和从印度引进的“占音术”(dbyangbchar)。的天文历法是几千年来藏族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它既不同于阴历,又不同于阳历,大体相当于我国普遍使用的农历。藏历把天体分为十二宫(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平、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这与农历...
· 藏文化—天文历算—藏传时轮历算
自11世纪从印度传入《时轮经》历法以后.虽然藏地仍有多种多样的纪年、年首设置及闰月设置方法在流传,但藏族天文历法的计算基本是依据时轮历的。由于藏传时轮历既有藏族古老历法的基础,又从汉族地区不断吸收有用的内容予以调整和完善,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印度的时轮历。藏传时轮历具有阴阳合历的特征。以月相圆缺的变化周期为一月,以季节变化的周期为一年;由于年、月的长度不成整数比例,除每个平年设置12个太阴月(即朔望月)以外,还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变化;同时,它又拥有一套独特的原理和数据系统,以推算预报天象,日、月食和预报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预报日、月食的各个项目等。藏传时轮历中计算时间的单位有7个:息(呼吸顷),6息为一分(漏分),60分为一刻(漏刻),60刻为一日,30日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其中“息”的测计方法为健康的壮年男子一呼一吸所需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日的1/21600;一刻相当于...
· 藏历节气的划分
藏传时轮历法在节气与季节划分上,不是采用简单的岁月平分法,而是依“日宿”(即太阳所在位置)定点进行推算,进而将数据与藏族地区各类鸟兽草木变化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来确定节气和划分季节的。因此藏族历法虽然也有与现在通行历法春、夏、秋、冬四季划分的传统,但同时又根据高原变化莫测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六季划分法,即:春、后春、夏、秋、冬、后冬。这种划分方法,符合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的气候特点。从整体观察,整个藏区冬季最长,春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最短;部分高寒地区,甚至无夏季,春、秋季连接在一起。由于同样的原因,源于汉族农历中的24节气,在藏历中,适用的只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4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而其他表示黄河中、下游季节变化,降水量和冷暖程度的节气在地区没有实际作用。现行藏族历书中,最具藏传时轮历法特点的,就是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编算的历书。该历书四季节的固定标志以入宫、交气、中气为准则。本来...
· 藏文化—天文历算—藏族天文历算中的汉藏文化交流
藏族传统文化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小五明之一是“孜”,即“算明”或“算学”。算学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天文历算,另一个是人世间预测算。算学是在藏族原有各种文化基础上又吸收汉族地区和印度传入的有关文化而形成的。在形成其完整独立的体系中,曾接受黄河流域古文化的深刻熏陶。与此同时,它也曾先后接受西亚、南亚、东南亚诸地有关这一文化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佛教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印度的《时轮历》对藏族算学的影响也是很深的。我们在叙述或探索藏族天文历算学时,应当尊重历史事实,无论在民间广泛流传或是至今能看到的藏文记载,均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藏族算学的发展和唐代汉族地区古文化的输入是难以分开的。在许多藏族传统经典历史著作和算学领域中,最为权威的《白琉璃》里有这样的记载:“藏王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伦赞时期,由汉地(这里用的是)传入算学和医药,有的藏文史书称之为吐蕃最早的历算和医药。当时,因藏族(指吐蕃)还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