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文物—藏传佛教寺庙文物集粹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文物—西藏藏传佛教寺庙文物集粹,波密松宗寺“擦擦”泥佛“擦擦”是一种用模具压制成形的泥佛。这尊高约70公分,

波密松宗寺“擦擦”泥佛

  “擦擦”是一种用模具压制成形的泥佛。这尊高约70公分,经过烧制敷彩的大型擦擦十分少见,据寺里老僧人说,已有百年历史。

乃东县曲德贡寺十一面观音像

  这尊镏金铜佛约有800年的历史。曲德贡寺始建于公元11世纪,据说是藏传佛教大译师热多扎哇的府邸,后改成寺庙,归宗格鲁派。

色拉寺乃堆拉康主供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像

  据说这是以明成祖1416年赠送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的檀香木罗汉像作胎制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文物—藏王墓
中国西南地区的,自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出现了一个著名的王朝——吐蕃王朝。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松赞干布赞普(即藏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领袖。他先后统一了地区各部,定都拉萨;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创制文字,立法律,定官制和军制,建成了吐蕃奴隶制政权。为了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松赞干布于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去求学,邀请汉人掌管其表疏(即公文书信等),派人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等等,促进了汉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649年受唐王朝的封爵为驸马都尉。松赞干布在促进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藏王墓根据藏文史书《贤哲盛典》、《王统记》、《王臣记》等记载,吐蕃王朝时期共有三十五代赞普(藏王)陵,即上二陵、六善陵、中八德陵、下五赞陵、吉祥作代陵、吉祥五德陵、底层一陵。这些赞普和后妃...
· 藏文化—文物—独具特色的藏族佛塔
藏民族认为,建造佛塔是一种积德造福的举动,无论僧俗都喜欢建造佛塔和朝拜佛塔。因此,藏族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佛塔最多的地区之一。佛塔的传入据历史资料记载,远古印度诸王死后,都要建造一种半圆型的坟墓。后来人们将这种坟墓追溯为佛塔的雏形或者说起源。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信徒将其遗体火化收取舍利,建造了藏有舍利的塔型坟墓,以资纪念。又有人说,佛塔就是由此而来。佛塔传入的时间,据《雅隆教法源流》说:在藏王拉妥托日年赞时期,“城堡雍布拉康宫顶自天降下《诸佛菩萨名称经》、肘高金塔一尊、《宝箧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心要六字真言经》、枳巴末尼雕碗、牟陀罗印等”。后来的学者将此作为佛教传入的时间。如果从那个时候算起,即公元4世纪左右,那么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了。藏式佛塔藏族典籍《柱间史》写道:“藏王松赞干布在昌珠寺内造了一座五佛塔。”这是史料记载第一座藏族所建佛塔。另外还有史书说,在公元645年拉萨兴建大昭...
· 藏文化—文物—夏鲁寺的元代瓦当
夏鲁,藏语意为“新生嫩叶”。坐落于日喀则夏鲁乡普曲河谷的夏鲁寺创建于宋代(公元1087年),由吉尊西绕琼乃创建并在此传播佛经,从此寺庙的香火便开始兴旺起来。后因山洪冲毁,于1333年再由著名佛学大师布顿构思规划,又扎西坚村完成了修复与兴建,即是现在的格局。1986年国家拨专款再进行修建,主要是将原来残损斑驳的旧瓦当更换一新。这是目前唯一的一座保留了元代汉族风格的汉藏结构寺庙,其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绿色琉璃瓦覆盖的汉式结构屋顶。这种元代风格的建筑在目前中国其它地区也是极少见的。1986修建以后,原来残损斑驳的旧瓦当更换一新,这样,以前旧的元代瓦当统统被打入冷宫。本来这些形制图案各异的古代艺术品是应该放入陈列室展出供人参观的,但寺内显然无此财力,故而将几千块元代瓦当重重叠叠堆积挤压在两孔地道内,使很多人无缘见到。据考察,夏鲁寺的元代瓦当,都是当年本土工匠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兴年楚河一带的制陶...
· 文物
历史宋朝的帝王与民间多好文物,宋徽宗本人是艺术家,“效公麟之《考古》,作《宣和殿博古图》,凡所藏者,为大小礼器,则五百有已”。周密称宋高宗“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展玩摹拓不少怠”。米芾“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明代中叶以后赏玩之风大盛。高濂“遍好钟鼎卣彝,书画法帖,窑玉古玩,文房器具”。沈德符《敝帚斋馀谈》写道:“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与古敌……始于一二雅人,赏识摩挲,滥觞于江南好事之缙绅,波靡于新安耳食之大贾,曰千曰百,动辄倾囊相酬。”陈梦家与王世襄都喜爱收藏明式家具。1957年,陈梦家自杀身亡,所藏明清家具悉数没收,后辗转被上海博物馆珍藏。王世襄后来还编著《明式家具珍赏》,扉页印有:“仅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文物作用社会教育作用。张岱认为,“博洽好古,犹是文人韵事。”历史借鉴作用科学研究作用董其昌还提到“玩古董...
· 藏文化—文物—清宫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僧帽壶
流行于地区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和僧帽壶,清代宫廷都有仿制,清宫珍藏的这些精美的藏域特点的文物,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贲巴壶、多穆壶和僧帽壶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有的来自生活用器,有的直接成为藏传佛教的法器。“贲巴”为藏语音译,梵音原作“军持”。密宗《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心经》曰:“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其手印图解为握水瓶。贲巴壶则从军持演变而来。在2001年8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展》中,有一件包银的贲巴壶,是为神像和信徒本人沐浴时所用的。多穆壶原是、青海地区藏胞盛奶茶或酒的一种银制品,藏语称为“勒木”,内地称为“多穆壶”。在《文物展》中,有一件曾用的象牙多穆壶,是夏宫罗布林卡所藏之物。僧帽壶因其形似僧侣之帽而得名。有人认为是外来之物,有人认为是地区的茶壶,后成为藏传佛教法器。藏草瓶,亦称“甘露瓶”。为藏传佛教用于盛水或插草,作为礼佛陈设。这些器物地方风格明显,在清廷备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