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名寺古刹—隆德寺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名寺古刹—隆德寺,隆德寺法轮中心是噶举传承在海外最重要的主寺。它是1960年代第十六世大宝法王

  隆德寺法轮中心是噶举传承在海外最重要的主寺。它是1960年代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所建造,并成为第十六世噶玛巴在世时的国际噶举总部;也是传承活动推广到全世界的基地。在此,年轻一代噶举上师们修习噶举八百年来没有间断的传统法教和禅修。

  在锡金隆德寺法轮中心包括:

  隆德寺:庄严的大殿和殿堂,四周是僧寮房舍。在这里,祖古(仁波切)和僧众接受传统密续、梵呗和修持仪轨。第十六世噶玛巴在世时住在顶楼,那里也是收藏珍贵的文物的地方。

  竹札宜翁桑登林(Drupdra Yiwong Samten Ling):1970年代末,第十六世噶玛巴建造此闭关中心。在此以三年时间的闭关,学习噶举传承中的传统教法和禅法。

  噶玛师利那澜陀学院(Karma Shri Nalanda Institute):此佛学院是瓦拉那西(Varanasi)山普能梵文大学(Sampurnnant Sanskrit University)的关系学校,第十六世噶玛巴创建。在此,年轻的和祖古在现代化教育系统中学习传统佛学,在顶楼上有第十六世噶玛巴的舍利塔。

  噶玛德千确林(Karme Dechen Ch?kling):第十六世噶玛巴创建的比丘尼道场,训练尼众学习密续仪轨和修持方法。

  每年重大宗教典礼

  寺院每年定期为大众举办宗教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分别在夏季和冬季举行。

  每年藏历四月,举行十天莲师或普巴金刚法会。第十天跳神圣的舞,主题为莲师八变、本尊或护法。然后在12月(阳历二月三月之间)隆德寺举行十天玛哈嘎拉(Mahakala)护法法会,接着在12月29日跳玛哈嘎拉金刚舞(或舞),之后庆祝藏历新年,为期3-8天,节目以文化和宗教为主。并邀请藏族歌唱家、舞蹈家表演。因为这些节目具有特色,所以每次都能使宾主尽欢。在年初去隆德寺一星期,无论朝圣者和一般民众都可以观赏舞表演及认识文化。

  历史背景

  1959年4月25日,噶玛巴率团抵达锡金的首都冈托。国王确嘉札西南嘉(Choegyal Tashi Namgyal)提议几个建寺地点,噶玛巴选定了隆德寺所在地,距离冈托约一个小时车程。此地山水秀丽后靠高山,前有雪脉,低处有河流。噶玛巴坚定地把佛行事业和噶举传承的延续责任一肩挑下。

  此地是第九世噶玛巴建寺院之地,此老寺仍存在。噶玛巴和锡金的关系深远,噶举派和锡金的渊源可溯至几世纪以前。十六世纪时,锡金国王曾邀请第九世噶玛巴去锡金建寺,其中之一就建在隆德区。

  1959年5月5日,噶玛巴率团到达隆德,老寺院已破损,四周一片荒芜,生活艰困。有好几年,噶玛巴、僧众和随从都住在简陋的帐蓬中,隆德寺的兴建就在这样非常艰难的环境中启动。

  兴建隆德寺

  1962年,开始动工兴建隆德寺,费时三年完成。此时国王却杰已往生,新国王来为隆德寺奠基。噶玛巴的秘书长达却雍督(Dhamchoe Yondu)为建寺计划的执行人,他遵照噶玛巴的指示,完成了此一神圣任务。

  大部份建寺经费来自锡金王室和印度政府。在噶玛巴和印度首相班智尼赫鲁晤面后印度政府开始以经费支持。因为政府的支持,和义工、弟子们的投入,终使噶玛巴的心愿圆满达成。

  隆德寺开光典礼

  1966年,经过四年的努力,隆德寺终于完成。珍贵的佛像,经典、法器文物、也都妥善安置。在1966年1月1日,噶玛巴正式宣布启用,并取名为“嘉华噶玛巴的宝座:一个用来教学及修持佛法的中心。”

  隆德寺是以最美观的传统藏式风格设计,墙上有丰富的壁画及浮雕,锡金政府特别颁给秘书长建筑设计奖。在锡金这是第一座完全依照传统所兴建的寺院,它成为此后在印度兴建寺院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名寺古刹—白居寺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海拔3900米。藏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乐寺”。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
· 藏文化—名寺古刹—阿宗寺
阿宗A-`aDZom寺,旧译昂藏寺、安章寺、安宗寺,全称阿宗奥莎梯确林A-`aDZom-`Aod-gSal-THeg-mCHog-gLing(阿宗光明胜乘洲)。座落在金沙江的支流昌曲河上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麻邛乡境内,海拔4500米的扎喜东嘎岗bKra-SHis-Dung-dKar-sGang(吉祥白螺山岗)上。前面群峰,形如八吉祥物环列;顶上山岭,如昌巴达吉拥护。对面冬热Dung-Ral神山,是莲花生大士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圣地中的功德圣地,为南赡部洲二十五座神山之一,埋藏着许多伏藏,山上有莲花生大士和益喜措嘉住修过的山洞、第一世阿宗珠巴活佛取藏处等圣迹;山下,昌曲河清冽如镜,由南向北奔腾不息,河床上留有噶萨尔王的马蹄印。阿宗寺是至尊度母加持的寺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古老的佛教传统。现存的大经堂为藏式土木结构,由第一世甲色活佛住世时主持兴建。经堂分上下两层,下层内...
· 藏文化—名寺古刹—绒布寺
绒布寺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海拔4980米。尽管称不上多么古老,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所以景观绝妙。这里曾一度住着500名僧侣,今天只剩下一共50名僧人与尼姑。1983年寺庙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建。这里的壁画值得仔细观赏。整个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现在仍在使用的只有两层。据说当初之所以把寺庙建得这么高,主要是图这里清静,便于休息。不过由于珠穆朗玛峰近些年来旅游越来越热,庙里的们想清静也清静不起来,寺外白塔下的玛尼堆是当地佛教信徒们为自己祈求好运的一种形式,而现在,十字架和英文也出现在这里面。到绒布寺,最吸引入的就是附近的珠穆朗玛峰。很多登山专家认为绒布寺所在地正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从这里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步行需2小时,坐车只要15分钟。看珠穆朗玛峰最好是一大清早或者傍晚时分,此时景色最是宜人。
· 藏文化—名寺古刹—科加寺
科加在藏语中是“定居”之意。科加寺兴建年份已难以考据,其来历据说是源于噶尔一带擅长铸造佛像的居民,一天把一尊观音像以马车送运,走到孔雀河边。马车突然被石头卡住,不论怎么办也无法继续前行,于是人们就在车停之处建一座庙,取名科加寺。科加寺规模很小,殿堂内的壁画和布置,由于年久失修,难免有点班驳。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儿却散发着一种原始、古朴的味道。科加寺门口有一片河滩以及美丽的红色芦苇丛。附近的科加村是个具有田园风味的小村庄,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它距离普兰县城19千米,需要包车前往,路途相当崎岖,而且在雨季有几条雪山融化的溪水,车子很难通过,尤其在中午雪山融雪增加的情况下。
· 藏文化—名寺古刹—桑顶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译桑定寺、桑丁寺。位于山南浪卡子县羊卓雍湖南面。由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创始人琼波南交后辈兴建,为现存的香巴噶举派少数寺院之一。唯一女活佛桑顶·多吉帕姆曾任该寺寺主。在藏传佛教各派寺端中有特殊的地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