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佛教史略—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一)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佛教史略—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一),觉域派是公元11世纪产生于西藏的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该宗派源于南印度著名僧

  觉域派是公元11世纪产生于的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该宗派源于南印度著名僧人帕丹巴桑杰,由藏族著名的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所创立,是藏传佛教史上唯一由女性创立的一个宗派,这在人类宗教史上尚属罕见。觉域派的教法,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宗义,结合大手印觉法修持的一种法门,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 。故觉域派的教法,又称般若波罗蜜多之觉域法或大手印觉法。独特的教法义理和别具风格的修持方法,使之成为藏传佛教中独树一帜的宗派,觉域派不仅对藏传佛教诸宗派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且曾几度风 靡整个藏区,在藏族社会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

  一、觉域派的历史渊源

  觉域派,其宗派之名是依觉域派教法之义而得的。说该宗派以慈悲菩提之心断自利意念,以空性见断轮回流转之根源,此二和合共同断除“四魔”,即“我执”,故而立此名。“觉 域”在藏文中有两种书写方法,即gcod-yulh和spyod-yul,其中“gcod”,藏文字意为“断 ”或“断灭”;“gcod”即“境”,觉域(gcod-yulh)意即“断境”,说该宗派教义能够 断灭或断除人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源;后一种写法“spyod”,字义为’行”;“域”(yul), 字义同上,“spyod-yul”即行菩萨所行持的方便智慧之道,以心识体悟一切皆空之万物本 性,从而达到涅般境界,故而又得此名。觉域派虽然有两种书写方法,但是其意基本一致, 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

  觉域派,最早源于南印度僧人帕丹巴桑杰(?—1117年),故此,也有一些藏文史籍将这一宗派作为息解派的一个分支或支派。根据《丹巴桑杰传》记载,帕丹巴桑要第四次进藏(也有史籍记载第三次入藏)时,途中与从印度学法返回的雅隆玛热赛波相遇,将觉域即能断教法,诸如《大乘能断小经义导释》,《能断泄障六部》、《教诫亲训十一》及《虚空启门心 识》等,传给雅隆芒卓地方的玛热赛波和享有宁玛派密宗大成就之称的交释迦益希、宁堆的藏巴札钦和札琼二少年等师徒三人。其中《能断泄障六部》书于文字,《教诫亲训十一》被授密训。二少年依这些教法修持,获得验证,成为二成就瑜伽士。这是觉域派教法最初传入藏 地的情景。

  由于帕丹巴桑杰授密训,觉域教法一时只是在其弟子中单传或密传。最早从帕丹巴桑杰受授觉域教法的雅隆玛热赛波在他的晚年时,把觉域教法单传予其近侍宁巴贝热。帕丹巴桑杰的另一位弟子觉释迦益希,又将此教法传授予其侄子觉索南。从此,觉域的教法开始在藏区传播。因这一传承的相承者多为男性,故又称做“男传觉域派系”。

  男传觉域派系的教授,主要以修持断除疾病等诸烦恼为宗义,教法类别不多,传播范围不广,故在当时未产生大的影响。

  二、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与觉域派的形成

  玛久拉仲(公元1049—1144年),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出现的一位杰出的女密宗大师,出生在山南的措美地方。由于家庭熏陶,玛久拉仲三岁时能念诵六字真言和圣救度母经咒等。五岁识字和学习语法, 八岁时谙熟书中的文字和字义,一日内可诵读《般若八千颂》二遍,其神速和对般若经义不同寻常的理解天才,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故誉称她为“希热仲美”,即“智慧明炬”。她的名字由原来的仁钦仲美,传称为拉吉仲美,即拉西地方的智慧明炬、“玛久”为尊称,意即“唯一母亲”或“独尊母亲”。

  她十三岁时母亲去世,随姐姐东措仁钦本在格西阿东座前修习《般若六波罗蜜多》。十六岁时,在格西札巴座前修习广、中、略三品《 般若波罗蜜多》。二十岁时,她遇见以获得新旧密宗大成就著称的交顿巴索南 ,在他座前授受“甚深三昧四灌顶”、“大加持灌顶”和“幻化灌顶”等。其后,玛久拉 仲从夏玛尔巴修习了《慈氏五论》;从白顿巴修习了《大圆满法》;从亚塘巴修习 了《大手印法》、《那若六法》、《圣救度母》、《时轮》、《三歌》和密乘四续部《事部 》等深奥教法。此时,玛久拉仲与聂堆的玛觉绛曲、后藏的香姆嘉塘、拉萨的聂玛同称为 觉域派之四空行母。其后玛久拉仲在札塘格西札巴座前学法时,与帕丹巴桑杰相遇,帕 丹巴桑杰称赞玛久拉仲曰:“身具四种大智慧,佛母空行之化身,启开三摩地之门,降伏众 魔能胜母,拉吉仲美为恭敬。”①她从帕丹巴桑杰座前,受授《虚空启门心识》、《三摩 地四灌顶》、《定见亲训》、《能断泄障六部》、《幻化能断密训》等觉域派教授。

  二十三岁时,在大成就顿巴希热本座前,玛久拉仲修习了十二因缘之流转,还灭等教授。与印度班智达陀巴扎亚相遇结为夫妻,生有二子一女(有说三子二女等),次子托宁桑珠 是玛久拉仲教法的主要继承者和宏扬者。

  三十四岁后,玛久拉仲离开家庭,再次剃度出家,削发为尼,并拜谒其尊师索南和喇 嘛扎巴,从索南受授“帕姆成就五神灌顶”。其后,赴定日再度拜见帕丹巴桑杰,受授 灌顶和多种深湛秘诀与修持法。并依帕丹巴桑杰授记,游历一百零八座雪山、“年”地(藏 族原始神祗之一),苦行修持,获得大成就,成为藏地著名的女密宗大师。

  三十七岁时,玛久拉仲以桑日卡玛尔(zangs-ri-skhar-dmar)的修行洞为根本道场,广收门徒,传授自己独辟溪径体悟到的佛教学说和别具特色的密宗修炼方法,创立了独树一 帜的藏传佛教觉域派,又称女传觉域派。玛久拉仲在雪域庞大的僧众中脱颖而出,成 为一代女大成就者和密宗大师而名震四方。其教法亦不径而走,播及整个藏区乃至印度、尼 泊尔等国,产生巨大影响。觉域派在当时是唯一从藏地传入印度、尼泊尔的藏传佛教宗派 。

  玛久拉仲著述立说,撰写了《般若波罗蜜多觉域派教法理义和秘诀精髓奥义心要》、《般 若波罗密多秘诀觉域派教理佛经大品》、《精髓品》、《心要品》等许多觉域派重要论典法 本,使其教理更加完善和体系化。

  玛久拉仲一生中培养了无数弟子,她的弟子遍及整个藏区,特别是她培养了大批尼僧。玛 久拉仲这位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尊母”或“伟大母亲”的藏族出家女性的优秀代表,藏传佛 教的一代女领袖,于公元1144年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五岁。玛久拉仲被后人奉为智慧空行母 的化身加以崇拜,迄今在藏区的一些寺庙中,仍可亲眼目睹 为这位杰出女性供奉的塑像、唐卡等,她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说明的是,藏传佛教觉域派从公元11世纪末形成以后,出现许多传承,并在广大藏区 兴盛流传,构成觉域派历史上的“前弘”。但由于此派不注重建寺造庙,不依赖地方势力, 也没有严密的组织与制度,特别是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觉域派的寿命也与息解派一样,极 其短暂,到16世纪末,觉域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已不复存在。然而她的教义仪轨则被藏传 佛教的其他宗派所吸收,不仅融入各宗派的教理之中,并宏传于其他宗派之众信徒中,如在 势力最强的格鲁派中,形成“耳传觉域派传承”,还形成了贡日卡卓玛女活佛 传承体系,迄今相沿不断。在本世纪初,觉域派教法又一次风靡雪域高原,被广大僧俗崇奉 信仰,形成觉域派史上的“后弘”。

  三、觉域派教法的主要内容

  觉域派的教法,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宗义,结合大手印觉法修持的一种法门。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人世间一切苦恼的根源。故觉域派的教法,又称般若波罗蜜之觉域法或大手印觉法。

  觉域派的教法,据藏文典籍《宗教源流史》记载:“觉域派教授之实质,乃以般若波罗 蜜多随顺密教而修行,此教授源于广、中、略三品《般若经》,特别是《集经》。其符合众 先贤之观点。《集经》云:‘四因成就菩萨力,四魔难胜亦难动,安住空性不舍众,依教奉 行 佛加持。’”③其中,四因即:1、安住空性;2、不舍众;3、依教奉行;4、如来加持。 四因是觉域派教法的四个要点。1、安住空性,是指修空性见;2、不舍众,是指修慈悲 菩提心;3、依教奉行,是指道之根本要依止善知识;4、如来加持,是指皈依三宝、观资 粮田、行七支曼陀罗供养等。四因中,修空性见,修慈悲菩提心,此二为觉域派修持之正行 ;依止善知识、皈依三宝、观资粮田、行七支曼陀罗供养等为觉域派修持之加行或前行。四 魔难胜,即获得究竟之决量和具足菩提萨垂善巧之力。就是说此教授具有菩提萨垂善巧方便 修持之摧毁有寂之一切坏损之力,此乃觉域派之究竟果位。

  以上是觉域派教法的基本要义,也是觉域派僧尼修持的基本要义。可以说觉域派以广、中 、略三品《般若经》的甚深空性大手印与《喜金刚第二品》等密教相随顺而修持,形成了自 己别具风格的教法理论体系和修持方法。下面对觉域派的“大手印觉法”和“四魔觉域法” 略作阐述。

  (一)大手印觉法

  大手印觉法,专指觉域派修持的一种教法,是觉域派的基本教法。它不同于藏传佛教其他 诸宗派,诸如噶举派等修持的“大手印”。玛从拉仲将一般意义上讲的“大手印法”分为: 正法大手印、业之大手印、三昧耶大手印、乐空大手印和明空大手印等。具体而言,由情器 世间所摄的诸法,就其本体或元始而言,皆无自性,即自性空,因此其自性为空性者便称 作正法大手印或法印。如果瑜伽行者能对此义理解,对“空”纯熟,且能使“空性”转为道 用,便可发挥脉、风息、明点之轮的作用或功能,并通过依止有学问的智慧母,将大乐转为 道用从而以大欢喜增强体力,这便称作业大手印或业印。诸如这样的瑜伽行者,以隐蔽的方 式并通过与外在实行之三昧耶不分离的途径,修持验证所有功德,这便称作三昧耶大手印。 对诸如此类不贪恋殊胜大乐流露出空性暖流,这便称作乐空大手印。诸如这样的瑜伽行者, 因断离烦恼染污或所有覆障之故,证悟一切现分不实而空,犹如梦幻一样显现, 这便称作明空大手印。

  而藏传佛教觉域派修持的大手印觉法,则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空性大手印与内 无上密教 二义和合而进行修持或修炼的一种能断大手印。觉域派的“大手印”,其中“手”指所有境 现分,“印”则指由于所有现分境或显现境本体元始本性皆无自性(即自性空),所形成的内 大空之现分和自性不实之空的无别双运。所以觉域派认为,此亦是分位境外之大手印。

  就觉域派而言,如果瑜伽行者通过证悟内、外二者“无我”,并运用使得风心摄入中脉之 道力,从乐明直穿的殊胜修炼中,明鉴过去、未来和现在三世,从而增长善识诸法的光明 ,同时依赖讲、辩、著贯通无阻或娴熟等果位的若干功德资粮之光明,教化众多芸芸有情, 具备能做此意义事之强大能力,即可称大手印。因此,诸如这样的瑜伽行者,即称大手印觉巴(意即大手印能断者)。诸如这样的教法,即称大手印觉法。

  觉域派修持的大手印觉法,就具体而言,可区分为外、内、密与本体性或真实性四行相, 四行相又有各自的断除之境或断除对象,即四断除之境。其中,外之断境,为“年巴”即各 种凶煞类。内之断境,为疾病和妖魔。密秘之断境,为诸分别生受。本体性之断境,为三毒 (即贪、嗔、痴)和五毒(即贪、嗔、痴、慢、妒)。

  摄收四断境的方法是:若能分离贪恋、爱慕,可摄收“外”之断境鬼神等 。若能分离利、害之意想,可摄收“内”之断境病魔等。若能分离善、恶心住所缘,可摄收 “密秘”之断境诸分别。若能分离心之根本,可摄收诸本体性。四断境的摄收、定断或决量 圆成,均由瑜伽行者在其修持过程中依次逐步修行而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藏传佛教觉囊派—教法源流
觉囊派的源流可追溯到古印度释迦牟尼的显宗经典和证士的主张。古印度杰出的性空论师具善所著的《中观宝灯》中说:“粗外部中观为应成派和自续派,细分部中观为他空见,前者辩论时用,后者为修持时用的内瑜伽。”可见中观他空见在印度也颇有影响。一些不要说他空见的观点和教派,连显密次第都不懂的人认为觉囊派源于宇莫·木觉多吉,这是无知妄说。如前所述,《中观宝灯》中早已提到了他空见。显宗方面可追溯到《了义经十品》和《宝性论》等慈氏著作,大乘佛教开派祖师龙树所著的《性空颂》和无著的《宝性论广释》,都是佛门正源,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密法方面,特别是时轮金刚的源流,《时轮根本经》中说:“佛祖犹如在灵鹫山说《般若经》一样,在具吉祥哲蚌讲授密法。”佛祖在给共同所化讲授《般若经》的同时,在具吉祥哲蚌专门将《时轮经》传给了月贤法王。印度的自在大圣人都夏巴软博(大时轮座)将他空见和时轮六支瑜伽合二为一的修行方法全部传授给了都夏...
· 藏文化—藏传佛教觉囊派—教法的弘传
藏历第六饶迥五年(1326年),多布巴·喜饶坚赞在觉囊寺讲授《了义经十品》和《时轮金刚法》。这位佛教大师从了义上在无量劫之前已令得佛果,从不了义上在无边净土和不净土受身为佛子李杂徐见喜、龙树、莲花生等无数佛子,在雪域受身为多布巴·喜饶坚赞。《尊胜母陀罗尼经》中预言:“善逝涅槃后的一千年,有个像我这样的佛教大师降生在赭面疆载域山清水秀的噶月热诚,父名叫益喜旺秋,母名叫次成坚,儿名叫桑杰,他会弘扬我法。”这里不仅预言了赭面疆域——藏区、城市、父母的名字,甚至说出了小孩的名字,因为桑杰和多布巴·喜饶坚赞大师均为三世诸佛的别名。关于这位量大夫弘扬甚深性空法(他空见)的预言,《大法鼓经》中说:“世人皆见而喜之青年李杂徐你……将传承大乘性空见。”另外,在《圣涅槃经》等中也有类似预言。水龙年(1292年),多布巴·喜饶坚赞出生于阿里多布地方噶月热城的班仓家族,父名益喜旺秋,母名次成坚。拜吉顿嘉央扎巴等三...
· 藏文化—藏传佛教觉囊派—觉囊派的特点
觉囊派承认“胜义”有,即承认有真常本性,这一点与宁玛、噶举、萨迦相同,但宁玛、噶举承认是真本性,无相寂灭非空非有,则既不可说空,也不可说有,非断非常,不断亦不常之意,更无有自空他空的词语,但觉派则认为胜义有,说得太实,可能就有问题。他们与格鲁应成派主张胜义、世俗皆是缘起性空,"毕竟空”成为针锋相对之教敌。这是空有之争在藏传佛教中的继续。宁玛、噶举,萨迦承认真常本性其体但有空明,至于本性德能,则属体的相用(91)之事,相用就是佛的智慧德相,妄用则为三有轮涅,用可随缘,但体即是一而不动。相用所化虽有,如幻,非实有。觉囊派认为佛的智慧德相属本具,亦是胜义实有(《他空精义》236页),乃至推到密乘的本尊,坛城,印契,种子字等皆属本具实有,那胜义有成为有形有实物,有定处的了。这点颇引起各派争议。宁玛、噶举均认为除空明外均为幻化,非究竟真实。笃补巴说:"法身功德是本具,非缘生法,是无为”。格鲁派不承认...
· 藏文化—藏传佛教觉囊派—见、行、修的特点
觉囊派见行修中,见的特点是持佛祖末时的他空中观见。要想懂行甚深性空真实,首先要懂得寂灭异品。《入行论》中说:“若不触假有,就不能认识无实有”。根钦多布巴·喜饶坚赞说:“他空见的寂灭异品就是破除从色至遍知间的所有以虚妄为实的无明妄执(实执无明耽著心)。”祖师多布巴·喜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等著作中说:“自续于世俗或者世俗存在于自续中就是细法我”。应而可以说“自续于世俗”就是说世俗成立于谛实有,成立于自性。那么,破细法我的细法无我,应该是色等不成立于谛实有。由于自色至遍知之间的世俗的一切法无自性成而空于其性,空于谛实有,悟证这样的性空智慧是觉囊派寂灭异品(应破方)时所持的观点。性空的否定为破而不立的否定(无遮),根钦的《山法了义海论》中说:“何处破何乃为无,“乃为无”者则为有。”意思是说色等虽无自性,但是色等的“不成立于谛实有”的法性却永不灭失。《佛法总释》中说:“世俗诸法永远无(非有),胜...
· 藏文化—藏传佛教觉囊派—觉囊寺院
历史上的觉囊派主寺在今日喀则拉孜的一处山沟里,今日觉囊派的几十所寺院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州的壤塘、阿坝、马尔康和青海南部等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位于壤塘县的藏哇寺藏哇寺:位于南木达区中壤塘乡,北纬32度东经101度1分。建于十八世纪初,共八个康村,经院六班,禅院四班。印经院一座,经板(木制)一万五千块,铜像六百尊,药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经轮四百二十个,银塔四十座,铜塔十座。当代上师是云丹桑波。(云丹桑波曾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教。)却尔基寺:修于公元一四二五年,有仲哇、却尔基两大活佛系统。泽布基寺:亦称“刀具寺”红土寺:修于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日索寺:修于光绪十六年(一八九零年)。牙塘寺:修于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年)。曲塘寺:修于清光绪元年(一八五年)。夏炎寺:全称“夏炎扎西赞拉贡巴”,译作“夏炎吉祥历神寺”,多数僧人平时居家参加俗务产,但遇法事活动必须聚寺诵读。拱巴拉卡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