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扎龙”与丹顶鹤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1
转发:0
评论:0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扎龙”与丹顶鹤,相传在远古时,现在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曾是一片盐碱地。方圆百里内只有一个小小的

  相传在远古时,现在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曾是一片盐碱地。方圆百里内只有一个小小的村落,散居着几十户人家。由于土地瘠薄,人们种不了庄稼,只能靠烧土碱艰难度日。

  有一天,疾风顿起,乌云蔽空,石走沙飞。半个时辰过后,云散风定,天空骤晴,酷日如火,随着阵阵哀呜,一个庞然怪物从天空中扎落下来。人们惊慌不已,纷纷关门闭户。当时,有个徐姓的大胆壮汉提着木棍赶去察看,发现一条巨龙扎落在干涸的地上。村里人闻讯,纷纷赶来围观,只见巨龙明目如珠,双角高矗,锋利的龙爪深深地抠裂的土中,龙身数十丈,粗如几人合抱不拢的老榆树,上面布满簸箕大的鳞片。那巨龙双目垂泪,挣扎着曲摆首尾,欲飞不能,仰天叹望九霄。一位银发长者告诉大家:"龙是水性天神,能为人间行雨造福,大家赶紧搭棚浇水,救它脱凡归天。"于是,人们凑集了很多木杆和被褥,给巨龙搭了一个巨大的凉棚,还从远处担来清水浇在龙的身上。可是由于天气,巨龙身上鳞片开始脱落。众人心急似火,纷纷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后来,天上的"百鸟仙子"被人们的善良所感动,派丹顶鹤率领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大天鹅及众多小鸟飞到人间。它们展翅盘旋,为巨龙遮日蔽荫,呼风唤雨。不出几天,浓云压顶,电闪雷鸣,顷刻暴雨狂泻、洪水猛涨。巨龙得水后,一跃腾入高空,随后俯首下望,曲身拱爪向救它性命的人们点首三拜。人们欢呼跳跃着为巨龙送行。

  巨龙飞走之后,奇迹出现了。人们发现在巨龙飞起的地方,竟成了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泡子泡中鱼虾丰盛,荷花、菱角花芳艳诱人,周围被龙尾扫过的地方还长出了茂密的芦苇。从此,这里成为风调雨顺、地产丰富的宝地,丹顶鹤便留下定居了。人们为了纪念与神龙、天鸟的缘分,就把这里称为"扎龙"和"鹤乡"。这个美丽的传说,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金代御花园与花园酒
在双城县的满族中间,流传着一个金代御花园的传说。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伴随着今天著名的花园美酒驰名中外,唤起人们的美好遐想。传说,在双城县的花园沟,有一个金代的御花园,是一代枭雄金兀术为他的妹妹修建的。花园建成之后却没有水,于是又差派几个工匠连日打井。可是打了几口井,还是不出水。差官着急了,便下令不找出井水,就把所有的工匠通通杀掉。一位老工匠回家后长嘘短叹,引起他女儿的猜疑。女儿知道详情之后,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和无辜的工匠们,毅然决定亲自跳下井去,以自己的性命祭神引水……果然,一泓清凛的井水荡漾而出,使整个御花园里充满了生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改朝换代,御花园逐渐荒废了,但这里的井水却历经数百年一直清澈、甘甜。这里的人们用它来烧制粮食酒、味道更加清纯、芳香。于是。花园烧酒便远近闻名、流传开来。今天,双城的花园酒厂不断改革传统工艺,坚持用上好的酒料和没有污染的花园井水酿造出陈年佳酒,远销国内各地...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独角龙
镜泊湖冬季有一奇景,在每年数九前三天,或是早上刚蒙蒙亮,或是晚上刚擦黑,就听冰冻的镜泊湖,发出“轰隆隆”、“咔嚓嚓”的响声,震天动地。随着响声,只见从南湖头小沙滩到北湖头大孤山的八十里冰面上,明晃晃地鼓起溜直的一道“冰墙”,高有一两丈,宽有两三丈。人们管这响声叫“冰炸”,把这种现象称做“独角龙”。从这天开始,沿湖打鱼的,拉脚的,才开始下湖拉冰道。为什么把这叫做“独角龙”呢?这里有一段传说。传说龙王爷的小儿子,是个独角龙,它一生下来就只有一个犄角。这个犄角象个小宝塔似地从头顶心钻出来,溜光铮亮,又尖利又好看。龙王爷对这小儿子无比喜爱,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娇生惯养,看作掌上明珠。它自个因为有这么一只独角,父王又那么宠爱,就觉得高人一头,看不起别人,想干啥就干啥,淘气得没边儿,哥们儿里谁也管不了它。龙王爷这下可就犯了愁了:长此下去,将来怎么能腾云驾雾呢?狠狠心把它打发到镜泊湖来修真养...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黑龙江传奇
有关黑龙江的传说,众口不一。有这样一种传说,说的是在远古时期,黑龙江叫白龙江。白龙江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男人以捕鱼种地为生,女人在家织布做饭。夫妻倒是恩爱,怎无奈李妻总是没有身孕,二人很是着急。婚后第十八年,李妻终于产下一胖小子,李老汉与妻别提多乐呵了。不久,有一天突然间狂风暴雨,乌天黑地,白龙在兴风作浪了。方圆百里,一片汪洋,许多百姓又遭涂炭。老汉与妻幸免于难,可未满周岁的小儿,便成了白龙腹中之物。每年白龙都要让江边的百姓进贡食物,还必须献出几个童男童女,李老汉的小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否则,一片汪洋相见。一年后,李老汉的妻子又产下一个儿子,浑身油黑,且与前儿不同的是,体大而壮,特别能吃,李妻的奶水供不应求。夫妻两人四处为儿寻奶吃,好不辛苦。不久,李老汉的黑胖儿子便会走路,会说话了。他经常帮二老做家务,帮邻居干活,很得百姓的欢心。一日,黑小子在母亲怀中吃奶,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他现了原形,...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镜泊湖的传说
很古很古的时候,有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召开蟠桃盛会,各路神仙赴约,一连热热闹闹玩了33天。女仙们梳洗打扮,倒在天河里胭脂水越来越多。结果天河暴涨,流进牡丹江上游的崇山峻岭中,汇成一泊流金淌银的大湖。就在群仙洗脸时,一神仙不小心,将宝镜碰落,掉在湖里恰好镜面朝天,在烟波飘渺的大湖上闪闪发光,无论刮多么大的风,湖中也没有波浪。再说,王母娘娘知道宝镜失落后很生气,急令雷公雷母查找,一道道闪电,一道道雷声,终于在宁安县附近镜泊湖里找到了宝镜。王母娘娘飘落在湖边,被这里青山绿水,幽美的环境所吸引,决定把宝镜放在这里。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驿马山的传说
位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县城以西16公里处的驿马山,海拔333.3米,方圆7.5公里。此山虽然不算高大,但风光却十分美丽。山石鬼斧神工,古树伟岸苍劲,处处峰峦叠翠,游人络绎不绝。来到驿马山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山林风光,而且还能拾到一串串古老的传说。驿马山,顾名思义,是与“驿马”戚戚相关的。驿马山原名泥玛刺山。传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岳家军”北上抗金,正当他要挥师“直捣黄龙府”之时,宋高宗听信秦桧的谗言后,在临安(今杭州)连下12道金牌,命岳飞率兵“班师回朝”。于是,传令的“驿使”就骑上“驿马”向北飞奔,路上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当一个驿使骑着驿马,路过泥玛剌山的时候,驿马竟脱缰冲入金兵营中,也像“岳家军”一样“英勇杀敌”,最后战死疆场。从此起,泥玛剌山就被人们改称为“驿马山了”。鹰嘴砬子是驿马山的主峰。沿鹰嘴砬子向西行走,可见一断崖。此崖高5米,崖面直立,断崖左右及上方均有直线裂缝,下方被土石掩盖。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