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北文化—龙江民族—说不尽的民族风情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7
转发:0
评论:0
东北文化—龙江民族—说不尽的民族风情,黑龙江以她辽阔的幅员,宽广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江儿女。现在有47个民

  黑龙江以她辽阔的幅员,宽广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江儿女。现在有47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千百万年来黑土地上不同民族的先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共生共存,在生存竞争中溶合,在互相影响中进步,一起演义了一出各民族在共处中区别、在竞争中团结的民族大戏,展示了黑龙江大地上说不尽的民族风情。

  历史上的黑龙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目前在47个民族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3%,少数民族有200万人。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人口多些,而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克尔克孜族人口就更少。除一个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外,这些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68个民族乡(镇),920个民族村中。

  在黑龙江47个民族大家庭中,满族一直是老大哥,一直生活于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满族先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肃慎人,也是今天北方黑龙江流域诸族进入文献记载最早的民族。汉晋时期称之谓挹娄,南弱朝时期称之谓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鞨。7世纪至9世纪靺鞨强大起来,建立了渤海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灭渤海国后,“女真”代替了“靺鞨”这一族称,并于1115年统一北方,建立金朝,后被蒙古所灭。直到1636年皇太极继父位,建立“大清”,才定族名为“满族”。东北也有了满州之称谓。

  今天黑龙江人口最多的汉族,实际上是在金朝才开始从中原移迁而来,后来在不间断地闯关东的浪潮中逐渐增加,这里面有获罪发配的官员,也有逃荒谋生布衣。朝鲜族则是数在年前开始陆续跨过鸭绿江北迁来到黑龙江的。回族来到黑龙江主要从山东、河北、北京等地移民、经商、谋生而来的。据了解,最早的是在康熙15年(1622年)移民,大多数是在1900年以后迁入的。俄罗斯族来到黑龙江则有些悲壮色彩,元朝时期,现在的俄罗斯境内的许多领土都成为它的统治区域,文宗皇帝时,征调1万名俄罗斯人入大都(今北京)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在清代记载中俄罗斯人被称为"罗杀"人。有清一代陆续有一些俄罗斯人来华经商、挖金、传教。随着中俄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俄罗斯人大量进入东北各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在当时这些人被称为“归化族”。柯尔克孜原来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到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蒙古部落相融合。逐渐迁移到黑龙江。

  今天黑龙江的多数少数民族都是这里的原始居民,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都是这样。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其祖先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便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黑龙江流域是鄂伦春族的历史摇篮,他们是室韦族的后裔。从鄂伦春族的先人是北室韦的一部分及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和大室韦,较远的祖先可能与满族的先人肃慎族是同一系列的民族。赫哲族也一样,是满族的先人历史上强大的女真族的一支,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达斡尔族人则是大辽契丹族的后裔。鄂温克族一直独立地生存在黑龙江大地上,新中国成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左旗的极少数鄂温克族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生活。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黑龙江的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兄弟在竞争中溶为一家的历史。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满族的先人们是多数民族,成为主导,这期间满族和蒙古两个北方强大民族的关系是黑龙江民族史上的主旋律。黑龙江历史上的主要文明无论是渤海国还是大金朝,都是满族先人们建立的,先后被契丹的辽和蒙古的元朝所灭,直到最后建立了统一的清朝。当满人入关后,在黑龙江大地才最后以汉族为主导,满族成为了一个少数民族。但是黑龙江的文明是各民族一道创造的。就是当年强大的清朝在遇到沙俄的入侵时第一个进行抵抗的不是满清的中央政府,而是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这些民族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著名的雅克萨之战也是清军将领率领各民族的战士们共同取得的胜利。

  今天我们走进黑龙江各民族中会发现,经过漫长的历史,这里的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今天已形成了与黑土地相适应,相对一致的风俗习惯:从出生时的“落草”到去世后的“丧盆”,从“炖酸菜”到“狗皮帽子”,育儿的“悠车子”,待客的“烟笸萝”这些满族的生活习俗如今早已全民化;而“吃大酱”、“抓“嘎拉哈”已不朝鲜族的专利;春节打“年糕”,端午吃“棕子”也从汉族习俗变成了黑龙江民俗。而今天的供人们观赏的冰雪建筑来源于鄂伦春人捕猎中的掘冰雪而居的习惯,鱼类养殖企业的冬季捕鱼的生产方式与赫哲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年俗、婚俗、节俗,着装之俗、食居之俗、育儿之俗、丧事之俗无一不是纳各民族之精华而为各民族所用之。

  多样化的宗教信仰

  黑龙江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也形成了多样的宗教信仰。黑龙江不但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等现代的宗教,还有古老的萨满教。黑龙江的佛教属汉传佛教,大约在七世纪初叶唐朝时期传入,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道教传入黑龙江省大约也是在唐代;教传入黑龙江在我国的元朝时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天主教传入黑龙江可追溯到公元1689年;基督教十九世纪中叶传入黑龙江。东正教传入黑龙江,是一七二七年(清雍正五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以后的事。中国在那一年开放了恰克图这个边城与帝俄通商,帝俄的东正教教土便开始进入中国的东北边区传教。一九○三年,中东铁路通车,哈尔滨成为东正教教士传教的中心,哈尔滨市成了东北三省教堂最多的城市,仅东正教教堂就有22座。萨满教近存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种,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得此称谓。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当中,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现在东北的许多习惯都与萨满教有关,萨满教包括自然崇拜,偶像崇拜。巫术在萨满教中占主导地位。萨满即是神的化身,请萨满给人治病,俗称“跳大神”。信奉萨满教的人,相信萨满与神灵有来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北文化—民族风情—黑龙江地区的端午踏青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全国各地都有,各地过节的习俗也不同。由于黑龙江地区在端午节期间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所以这里的人们在过节时又增加了野外踏青活动。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当时的宰相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于是把“端五”改为“端午”。这一改意思更加明确,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踏青,古时也叫远足或远游,现在则叫春游或郊游,它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
· 东北文化—民族风情—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衣食住行”
东北网7月24日电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狍头皮帽:“狍头皮帽”,鄂伦春语称“密塔哈”,是居住在黑龙江省境内的鄂伦春族妇女的绝活。因为此种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故称其为“狍头皮帽”。鄂伦春族猎手之所以喜欢这种帽子,除为了防寒外,主要是因为这种帽子在狩猎时能达到伪装的目的,并能起到猎物的作用。全羊席:“全羊席”又称“清水煮全羊”,是居住在黑龙江省境内的蒙古族人民在喜庆之日用来款待贵客的传统佳肴。全羊席的做法是:先把宰杀后去掉四蹄和头下颌的二三岁绵羊放至一二小时,再用刀将各关节卸开,不割面部的肉,然后将其放入锅内用文火烧煮。煮熟后放少许食盐再出锅。出锅后,去掉肉膜、筋头等,放在长方形的托盘内,上边放腰背部,胸腔骨放在盘子的左边,最上边放羊头,羊头上放一块奶酪。盘子边上放一把蒙古刀,以备宾主使用。羊头要朝主...
· 东北文化—民族风情—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重大节日来欢庆。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
· 东北文化—龙江民族—龙江少数民族族名和地名的原意
因为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一些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族名和地名音译成汉语后,就反映不出原意。现把在龙江大地居住的少数民族的族名和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地名的原意实录如下,供读者备忘。朝鲜族:原是1392年建立的李氏王朝的国号,李氏王朝历时500余年,后来就以国号作族名了。“朝鲜”的原意是“光明的东方”。主要聚居在东北三省。蒙古族:“蒙古”一词的音译始见于《旧唐书》记载,最初称“蒙兀室韦”,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省和青海省等地。鄂温克族: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思,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温克”是民族自称,亦作“艾温克”、“艾文克”,通古斯语音译,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鄂伦春族:“鄂伦春”是民族自称,“鄂伦”意为“山岭上”,“春”为“...
· 东北文化—民族风情—“落草”与育儿之俗
满族称婴儿降生为“落草”,逐渐“落草”之俗也被黑土地上的其它民族人民接受。早年的满族孕妇生产前,要把炕席卷起,在土炕上铺上谷草,让孩子生在谷草上,所以称婴儿降生为“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一个孩子的“落草”往往是全家的大事。妇女一旦怀孕,对孕妇有许多清规戒律,如: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准进产房;不准祭祀祖先和参加别人的婚礼;禁食兔肉,怕生孩子三瓣嘴;不要多吃盐和酱,惟恐孩子成“喉巴”。如果生个男孩,就在家大门边悬挂木制弓箭,俗称“公子箭”。这并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树枝煨成弓,用红布缠三支箭,预祝孩子长大成名以后成为一名精骑着射的勇士。如果生个女孩,则在大门右边挂一块红布条,象征吉祥。挂红布条逐渐演变为产房的标志。产房不许人闯入,因为生人会把奶水带走,谓之“采奶”。孩子生下第三天,请一位儿女双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给孩子。在大铜盆进行,内置槐树枝,艾蒿,热水等。老太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