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五华曾榜眼的故事
广东五华县祟文重武,武功人才层出不穷,清乾隆三十七年出了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李威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村又出了一个榜眼曾琼琲。
曾琼琲(,758—1848),字荣锦,号宝园,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人,其幼读诗书,长习武艺, 19岁考取邑庠生,28岁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55年(1790 年)曾琼琲上京会试中武进士,殿试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升授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
他一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官清正,品格高尚,据说其71 岁告老返乡之日仅带有百两银子,回乡后,用这些银子购置学田,资助兴学育才,为乡民传习武艺。至今,在棉洋镇洛阳围曾榜眼的后人旧居“长兴楼”中,仍保留有其当年习武的大刀和习武石,大刀重约180多斤,长约2 5米,如今要搬动它,仍需小心翼翼,想当年曾榜眼可以把此大刀舞得呼呼生风,是何等神力;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长兴楼大门口,有三块花岗岩质地的习武石,小的有200多斤.大的有300多斤,据说曾榜眼当年可以同时提起这三块习武石。族人保留有—件曾榜眼当年穿过的长袍,人站在凳子上仍够不着,可见曾榜眼身材高大魁梧。
在民间,曾榜眼还有当考官柜贿选贤的美谈。据说.有一回曾琼琲身任选拔武生的考官。开考前夕』:封府巨贾马百万的老管家到曾琼琲的住所送钱说情,老管家讨好说:“马公子为人机灵,武艺不凡,明日赴考,望大将军高抬贵手,助力选拔,”说完,把一大包银子递来,并说事成后还有重谢。 曾琼琲严斥道:“考官之责,应是量才选拔,我曾某不昧心做事,卖官鬻爵,中饱私囊,此银子拿回去吧,井转告你主人,令公子能不能中,就看他的本事,若令公子本事大,不必花上分文。第二天,曾琼琲秉公选拔,见马公干确实武艺不凡,于是还是让其名列金榜。
曾榜眼去世后,葬在洛阳围狗里塘的小山坡脚,墓长8.6米,宽9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但却无墓碑,据说当年修墓占地需征重税,因曾榜眼为官清廉,家境贫寒,故在其去世后,家人仅为其修丁—座无墓碑的灰沙墓。在洛阳围的“忠恕堂”祠堂内悬挂有“榜眼及第”的牌匾,祠堂外面还有两根约三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楣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