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二)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7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二),    三、进谏惹祸端    眼看刘宋江山难保,程旼日夜心急如焚,他抛开文人学士

     三、进谏惹祸端

    眼看刘宋江山难保,程旼日夜心急如焚,他抛开文人学士不干预朝政的陋习,冒着舍弃身家性命的危险,毅然多次上疏宋孝武帝刘骏,建言治国之策:“对外应以和,对内应以仁。”和,即指与北朝之北魏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偃旗罢战,让百姓得以喘息;仁,即对内要实行仁政,主张“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之仁政耳。”另,在对待皇室、宗室、臣子的问题上,也应采取“亲亲为大,相互亲爱”,不要动辄刀光剑影,杀戳不止。程旼的上疏,激怒了暴虐无道的宋孝武帝,他一怒之下,非要杀了程旼全家不可。此事让侍中谢庄得知,多次劝解宋孝武帝请息雷霆之怒,程旼本是一番好意,为了宋国江山,只是方法不对,就让他辞官去吧,放他一条生路。宋孝武帝准奏。

   程旼辞官在家,整日里愁思不断,乃至夜不能寐。其夫人夏氏及三个儿子轮番劝解,仍无济于事。对于辞官一事,程旼一则以惧,一则以喜。惧者,此事是否就此了结?有无后患?他深知当今皇上骄奢淫逸,骄横跋扈,操纵国家权柄,手握生死大权,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之天下,不顾千百万民众的疾苦,随意剥夺,任意杀戮,弄得国将不国,民不聊生,真乃天下之独夫。程旼生怕偏狭多疑的宋孝武帝一时变卦,又将大祸加在自己身上。喜者,远离庙堂这块是非之地,辞去官职,一身轻松,不再过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不再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也不用看上司的眼色行事,不再听官场之间拨弄是非的声音,不再想同僚之间的互相倾轧。

    此时,程旼还想起东晋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先生。陶渊明去世时,程旼只不过七、八岁的小儿,但常听祖父讲起陶先生之事,从小就十分仰慕陶先生之为人。此时,他已动了学陶渊明退隐山林之心。

    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夏季,程旼在建康家中彷徨、煎熬之际,听到了宋孝武帝刘骏撒手西归的消息,16岁的太子刘子业继承帝位,是为前废帝。

    刘子业做皇帝不到一年,便搞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被部下杀死。刘子业的叔叔、宋孝武帝之弟、湘东王刘彧即位称帝,是为宋明帝。宋明帝刘彧即位不久,其侄儿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对,一时烽烟四起,应者云集。

    四、谋求繁衍发展之地

    面对南北两朝的长期对峙,刘宋政权的内乱不息及自己在官场上的突然失意,程旼越来越想离开建康,离开江南,避开尘世的喧嚣,避开官场的纷扰,寻觅一处陶渊明先生所描绘的桃花之源,作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繁衍发展的基地。但迁向何方?搬至何处,程旼反复地思考和斟酌:

    首先,程旼否定了北迁中原的打算。自从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终于形成南北对峙的大格局,并因此而引发了连年的相互攻伐,民不聊生。南朝宋国刘彧泰始三年(467)正月,薛安都以彭城降北魏,南朝刘宋开始失掉淮北四州及豫西、淮西等地。接着东徐州、兖州又降北魏。北魏攻陷东阳,南朝刘宋又失掉青州、冀州等地。此时,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正是硝烟遍地、烽火连天的战场。看来,此种情况必将长期持续下去,北迁中原,无异于飞蛾扑火,乃至粉身碎骨。

    其次,迁往西南也不可行。西南地区,如云、贵、川等地,均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由于历史上中央政权处理失当,致使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难于化解。而且,这些地方开发较迟,经济相当落后。如迁至该地,则难于生存。

    再次,迁往建康东部诸郡更不可取。除了东部诸郡濒临茫茫大海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起,东方诸郡连年大旱,米贵如油,百姓饿死甚众。接着,南朝刘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465)8月,尚书柳元景谋立江夏王刘义恭事泄被杀。9月,前废帝刘子业杀新安王刘子鸾,又私开铸钱,钱货混乱,斗米万钱,致使商贾不行,民生凋敝。11月,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于江州,诸郡又多响应。当月游击将军阮佃夫等又杀前废帝刘子业,立刘彧为帝,开始了统治集团新一轮的骨肉相残,及臣下弑君选帝的混乱局面。南朝宋明帝刘彧泰始二年(466)5月,刘子勋称帝于江州,徐州、吴郡等太守纷纷响应,致使四方贡赋尽归江州。8月,宋明帝克江州杀刘子勋。10月,刘彧杀兄弟、陆安王刘子绥等13人,并将宋孝武帝之子全部杀死。这种复杂多变的皇室内部骨肉相残、君臣互忌,必然引发株连事件。这些,都是程旼不愿看到及难于适应的事情。

    长江以北、以西及以东均不可行,程旼把视线盯在了长江以南,特别是岭南东部地区。粤省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此时的岭南,远离中原和江南,是皇权鞭长莫及、暂无战乱之地。特别是岭南的东北部,又与闽、赣接壤,且离粤之番禺(今广州)、赣之豫章(今南昌)、闽之治城(今福州)相距甚远,程旼心想这一地区有可能是世外桃源、避乱胜地。

    程旼还从查阅的许多史料中得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主要地区,而岭南并未归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兵50万,分成5军,由任嚣、赵佗统率一军,约10万人,进入岭南之粤省,任嚣为南海尉,手握政治、军事等专制一方的大权,赵佗为南海郡龙川县令。为了长期戍守岭南,赵佗还上疏秦始皇,要求派3万名中原女子到岭南为驻守将士“缝补衣服”。最后,秦始皇派了1.5万中原女子去了岭南。这些女子自然成了岭南将士的配偶。秦末,天下大乱,赵伦秉承任嚣遗愿于公元前203年宣布成立南越国,并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之疆域,基本上与秦在岭南所设的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的辖区相当。越佗为了和睦百越,促进民族的融合,大力提倡汉越通婚。程旼感到,从秦王朝发兵平定岭南至今也有七百年左右的时间,粤东北地区也许留下了不少汉越通婚的后裔,自己的家庭去到那里,也许不会感到孤单与寂寞。

    于是,程旼把家族南迁到岭南之东北地区的理由与设想,反复与家属和族人商量,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便决定水陆兼程,由赣入粤。
< p>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三)
五、爬山涉水觅桃源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南朝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的秋天,程旼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租了一艘可容百余人的大船,从建康的燕子矶码头上船。这时,程旼的亲朋好友都在岸上挥手相送,其中,还有程旼的好友谢庄的后裔。行船离开建康之后,逆长江而上,经马鞍、当涂、芜湖、采石、铜陵、池州、安庆、彭泽乃至赣之江州(今之九江市),全程千余里水路,足足花了廿多天时间。想不到这千余里的水路,风高浪险,逆水行舟,艰难万分。程旼夫人夏氏,一路晕船呕吐,茶饭不思,旧病复发。程旼指挥众人,把随船的行李和简便的家杂抬上江州码头后,雇请小工挑进城里,自己搀扶着夏夫人及带着全家老小,租了间简陋的旧屋,安顿下来。第二天,程旼便请来当地郎中,到临时住地为夏夫人诊治,长子程松、次子程杉、三子程梅,轮流服侍。其余族人,则在城里临时找些小工或做些小买卖,以赚些微薄费用,聊以度日。江州,是鄱阳郡的一个较大的集镇,也是江州刺...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一)
一、生于官宦之家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419)八月(农历),程旼诞生于都城建康(今南京市)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先后在东晋和南朝刘宋政权当过官。程旼的远祖乔白(又名伯符),在周成王姬诵七年(公元前11世纪),因呈“三异”:即嘉禾双穗、井中玉、泰山车,受到成王的赞赏,封食邑于程地(今河南洛阳之东偃师市),因以为姓。自乔白至五世休父,任周宣王太司马,生二子:长仲庚,袭父职,开司马一姓;次仲平,则称远祖。据查,梅县程氏祖屋为安定堂,可知其族姓来自甘肃平凉,后迁洛阳之东偃师,再迁江苏建康(今之南京)。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至南朝刘宋年间,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使中原人口大量迁移至江南一带,先后共约90余万人,占当时政府统计户口的六分之一,还不包括南渡世族的荫户和部曲在内。这些南迁大族成了东晋及南朝的统治基础。据称,程旼年幼时体弱多病。稍长,由致仕(退休)在家的祖父亲自督导学习儒家的...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五华曾榜眼的故事
广东五华县祟文重武,武功人才层出不穷,清乾隆三十七年出了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李威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村又出了一个榜眼曾琼琲。曾琼琲(,758—1848),字荣锦,号宝园,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人,其幼读诗书,长习武艺,19岁考取邑庠生,28岁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55年(1790年)曾琼琲上京会试中武进士,殿试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升授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他一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官清正,品格高尚,据说其71岁告老返乡之日仅带有百两银子,回乡后,用这些银子购置学田,资助兴学育才,为乡民传习武艺。至今,在棉洋镇洛阳围曾榜眼的后人旧居“长兴楼”中,仍保留有其当年习武的大刀和习武石,大刀重约180多斤,长约25米,如今要搬动它,仍需小心翼翼,想当年曾榜眼可以把此大刀舞得呼呼生风,是何等神力;更令人惊叹的是,...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客家才子宋湘
(一)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清乾隆21年(1756)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白渡创赋乡象湖村。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描绘了出身家世和故乡风物:“籍隶梅州古,邦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勤政爱民的清官。宋湘于乾隆51年壬子中解元,嘉庆4年已未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5年庚申还乡,主讲惠州丰湖书院,10年乙丑奉召入都,居词垣。12年丁卯,充四川乡试正考官。13年戊辰,充贵州乡试正考官。18年癸酉,出守云南曲靖府,寻署广南府,权迤西道。道光5年乙酉,迁湖北督粮道,次年卒于任所。为官期间,关心民瘼,积极用世,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所称颂。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不少有关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各种传说。道光《云南通志·循吏传...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赣州历史人物
回眸历史沧桑,赣南客家与整个客家民系一样,百家百姓,各个姓氏都有自已引以自豪且代代传颂的开创人物,他们共同闪耀着客家精神的理性之光。钟绍京(659――746),今兴国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武则天统治时“以工书入直凤阁”。当时宫廷神殿的门额、门榜以及重要铜器铭文等,都是由他来题写,后升为“苑总监”。唐玄宗,他以夜里率领宫苑内勤人员协助夺得皇帝位的功劳,晋升为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封越国公,是江南的第一个宰相,也是赣、闽、粤钟氏之始祖。他一生酷爱书画古迹,收藏有王羲之、王献之及褚遂良等人的书法作品数十万卷。他死后葬回家乡,今兴国博物馆藏有他的墓志铭一方。孙俐孙中山先生的远祖。据罗香林先生《国父家世源流考》载:“其远祖源流,则以唐以前俱住陈留,为中原世族,自黄巢变乱,其远祖,始以领公堵御之故,适居江西宁都,历五代至宋,裔孙繁衍,散布周赣闽等地。”至明永乐年间自长汀和田迁紫金,再迁增城、香山,一支居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