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一)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4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一),    一、生于官宦之家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419)八月(农历),

    一、生于官宦之家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419)八月(农历),程旼诞生于都城建康(今南京市)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和父亲都先后在东晋和南朝刘宋政权当过官。

    程旼的远祖乔白(又名伯符),在周成王姬诵七年(公元前11世纪),因呈“三异”:即嘉禾双穗、井中玉、泰山车,受到成王的赞赏,封食邑于程地(今河南洛阳之东偃师市),因以为姓。

    自乔白至五世休父,任周宣王太司马,生二子:长仲庚,袭父职,开司马一姓;次仲平,则称远祖。据查,梅县程氏祖屋为安定堂,可知其族姓来自甘肃平凉,后迁洛阳之东偃师,再迁江苏建康(今之南京)。

    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至南朝刘宋年间,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使中原人口大量迁移至江南一带,先后共约90余万人,占当时政府统计户口的六分之一,还不包括南渡世族的荫户和部曲在内。这些南迁大族成了东晋及南朝的统治基础。

    据称,程旼年幼时体弱多病。稍长,由致仕(退休)在家的祖父亲自督导学习儒家的书籍。祖父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一笔一划,一字一音,要求严格,边教认字,边加讲解,使程旼从小就养成较为扎实的学风。他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称为神童。

    程旼10岁入庠就读。11岁时,跟随众人来到远离建康的一个深山密林之中,遇见一虎,众人驱之不走,见程旼至,虎顿失所在。

    程旼十六、七岁时,正式研读《五经》,尤喜《春秋》。所谓五经:即指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皆为儒家经典书籍。

    在数年苦读《五经》之中,程旼悟出了一些路径:于《诗》必先知男女赠答之辞;于《书》必先断其句读;于《礼》必先除去自身陋习;于《易》,必先知易字有数义,不当虚衍卦名;然后治《春秋》。《礼运篇》中关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应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使他逐步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

    程旼刚满20岁时,已长成了七尺之躯、相貌堂堂的男子。随着博览群书,精研典籍,他的知识不断增长,但同时又感到拘囿于建康一地,毕竟视野不广,见识太少,萌生了外出游学的念头。征得祖父和父亲的同意后,程旼带上简单的行囊,离开建康,向东和向南走去,历京口(今江苏镇江)、访无锡、探吴县(今苏州),游钱塘(今杭州市),抵会稽(今浙江绍兴)。

    程旼从会稽回来之后,向父亲汇报了一路的见闻和身心的感受。其父觉得程旼此次出游,受益匪浅。但总感到程旼的学问似乎还欠缺了一点,于是,令程旼闭门谢客,潜心钻研《五经》之中的《易》这部典籍。

    二、侍读侍讲

    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程旼习经用世、济国济民的思想越来越激烈,迫切希望能早登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24岁那年,程旼在朝廷策试的所在地延贤堂,参加了朝廷主持的《五经》考试,高中《春秋》典籍的经魁。在当时的吏部尚书、好友谢庄的推荐下,程旼当上了撰史学士。按照刘宋政权的职官制,撰史学士与著作郎、士林学士、直省学士,同为侍读侍讲,级别是从四品,主要职责是为皇帝阅读五经时释疑解惑。

    侍读侍讲虽然官品不是很高,工作也不是很忙,难于施展一个人济国济民的抱负,但程旼感到能在皇帝身边工作并为其服务,倒也觉得心满意足了。

    宋文帝从元嘉初年起,由于继承了父皇武帝刘裕的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国力日益强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皇室、宗室乃至世族阶层,都更加重视文化教育,文学日渐成为南朝社会上层人士的必备素质。

    在这样的政治与文学的氛围下,作为文人学士的程旼,更加得到宋文帝的重视与使用。宋文帝除了经常向程旼咨询《春秋》史志的大意、要旨及疑惑之处外,还叫程旼协助史官设立皇家史馆、选拔治史官吏,收集前朝各方面的史料,为纂写东晋史志做好准备。

    宋文帝勤勉好学,有一天,他诏程旼至含章殿,询问何谓“春秋笔法”?熟读《春秋》典籍的程旼不假思索道:孔子写《春秋》,为的是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政治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所谓“微言大义”。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自称为王,这是与东周君臣之道相悖的,为正名,孔子在《春秋》中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谴责,这就是春秋笔法。

    程旼在与宋文帝频繁接触的过程中,深知宋文帝聪颖机敏而偏狭多疑,他登基伊始,便设法诛杀了扶他上台的徐羡之、傅亮、谢晦等老臣,牢牢地把朝政大权掌握于自己手中。对于文人学士,宋文帝只以文学侍臣待之,绝不允许其涉足政治,干预朝政。宋文帝诛杀当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便是一个例证。

    在谢灵运的身上,程旼看到了文人学士的影子。他常常以谢灵运自警,在宋文帝身边侍读侍讲的日子,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慎,便惹祸上身。

    晚年的宋文帝与太子刘邵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宋文帝欲废太子另立,结果被太子刘邵得知,于是积极谋划,准备弑父即位。元嘉三十年(453)的一天晚上,宋文帝在睡梦中被太子刘邵的心腹张超之所杀。

    刘邵弑父自立不久,宋文帝第三个儿子刘骏起兵反对。刘骏大军到达建康后,很快攻克朱雀航,随之攻下东府和台城,活捉刘邵及将其和四个儿子杀死。刘骏登上皇位,是为宋孝武帝,先改年号为孝建,后改为大明。随之,刘骏立即将其父最疼爱的儿子刘砾毒死,而且分别了其叔父刘义宣和六弟刘诞的叛乱,逼死十弟武昌王刘浑。

    在刘宋皇室内乱纷纷之际,程旼的好友谢庄暗中支持帮助刘骏登上皇位有功,升任侍中。南朝时,侍中归属门下省,可掌握国家核心机密,拥有参议决策之权,成为当朝辅宰(即宰相)之一。而宋孝武帝刘骏对于谢庄的信任,又远胜三公和尚书省及中书省的长官。由于有侍中谢庄的庇佑,程旼继续当他的侍读侍讲,为新皇帝刘骏服务。

    宋孝武帝刘骏登基时年仅24岁,血气方刚,正是振作有为的年纪。可惜,他“寡人有疾”,十分好色,生活骄奢,挥霍无度。此外,他还随意改变宋文帝生前制定的有效改革措施和各项规章,横征暴敛,民怨鼎沸,国力更加衰弱。而且,擅杀大臣与皇室,连他的亲弟弟——海陵王刘休茂等也被他杀掉了,弄得朝廷里面人人自危,正人气短,奸臣扬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二)
三、进谏惹祸端眼看刘宋江山难保,程旼日夜心急如焚,他抛开文人学士不干预朝政的陋习,冒着舍弃身家性命的危险,毅然多次上疏宋孝武帝刘骏,建言治国之策:“对外应以和,对内应以仁。”和,即指与北朝之北魏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偃旗罢战,让百姓得以喘息;仁,即对内要实行仁政,主张“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之仁政耳。”另,在对待皇室、宗室、臣子的问题上,也应采取“亲亲为大,相互亲爱”,不要动辄刀光剑影,杀戳不止。程旼的上疏,激怒了暴虐无道的宋孝武帝,他一怒之下,非要杀了程旼全家不可。此事让侍中谢庄得知,多次劝解宋孝武帝请息雷霆之怒,程旼本是一番好意,为了宋国江山,只是方法不对,就让他辞官去吧,放他一条生路。宋孝武帝准奏。程旼辞官在家,整日里愁思不断,乃至夜不能寐。其夫人夏氏及三个儿子轮番劝解,仍无济于事。对于辞官一事,程旼一则以惧,一则以喜。惧者,此事是否就此了结...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程旼的故事(三)
五、爬山涉水觅桃源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南朝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的秋天,程旼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租了一艘可容百余人的大船,从建康的燕子矶码头上船。这时,程旼的亲朋好友都在岸上挥手相送,其中,还有程旼的好友谢庄的后裔。行船离开建康之后,逆长江而上,经马鞍、当涂、芜湖、采石、铜陵、池州、安庆、彭泽乃至赣之江州(今之九江市),全程千余里水路,足足花了廿多天时间。想不到这千余里的水路,风高浪险,逆水行舟,艰难万分。程旼夫人夏氏,一路晕船呕吐,茶饭不思,旧病复发。程旼指挥众人,把随船的行李和简便的家杂抬上江州码头后,雇请小工挑进城里,自己搀扶着夏夫人及带着全家老小,租了间简陋的旧屋,安顿下来。第二天,程旼便请来当地郎中,到临时住地为夏夫人诊治,长子程松、次子程杉、三子程梅,轮流服侍。其余族人,则在城里临时找些小工或做些小买卖,以赚些微薄费用,聊以度日。江州,是鄱阳郡的一个较大的集镇,也是江州刺...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五华曾榜眼的故事
广东五华县祟文重武,武功人才层出不穷,清乾隆三十七年出了客家人唯一的武状元--李威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村又出了一个榜眼曾琼琲。曾琼琲(,758—1848),字荣锦,号宝园,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人,其幼读诗书,长习武艺,19岁考取邑庠生,28岁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55年(1790年)曾琼琲上京会试中武进士,殿试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升授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他一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官清正,品格高尚,据说其71岁告老返乡之日仅带有百两银子,回乡后,用这些银子购置学田,资助兴学育才,为乡民传习武艺。至今,在棉洋镇洛阳围曾榜眼的后人旧居“长兴楼”中,仍保留有其当年习武的大刀和习武石,大刀重约180多斤,长约25米,如今要搬动它,仍需小心翼翼,想当年曾榜眼可以把此大刀舞得呼呼生风,是何等神力;更令人惊叹的是,...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客家才子宋湘
(一)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清乾隆21年(1756)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白渡创赋乡象湖村。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描绘了出身家世和故乡风物:“籍隶梅州古,邦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勤政爱民的清官。宋湘于乾隆51年壬子中解元,嘉庆4年已未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5年庚申还乡,主讲惠州丰湖书院,10年乙丑奉召入都,居词垣。12年丁卯,充四川乡试正考官。13年戊辰,充贵州乡试正考官。18年癸酉,出守云南曲靖府,寻署广南府,权迤西道。道光5年乙酉,迁湖北督粮道,次年卒于任所。为官期间,关心民瘼,积极用世,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所称颂。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不少有关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各种传说。道光《云南通志·循吏传...
· 客家文化—客家历史人物—赣州历史人物
回眸历史沧桑,赣南客家与整个客家民系一样,百家百姓,各个姓氏都有自已引以自豪且代代传颂的开创人物,他们共同闪耀着客家精神的理性之光。钟绍京(659――746),今兴国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武则天统治时“以工书入直凤阁”。当时宫廷神殿的门额、门榜以及重要铜器铭文等,都是由他来题写,后升为“苑总监”。唐玄宗,他以夜里率领宫苑内勤人员协助夺得皇帝位的功劳,晋升为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封越国公,是江南的第一个宰相,也是赣、闽、粤钟氏之始祖。他一生酷爱书画古迹,收藏有王羲之、王献之及褚遂良等人的书法作品数十万卷。他死后葬回家乡,今兴国博物馆藏有他的墓志铭一方。孙俐孙中山先生的远祖。据罗香林先生《国父家世源流考》载:“其远祖源流,则以唐以前俱住陈留,为中原世族,自黄巢变乱,其远祖,始以领公堵御之故,适居江西宁都,历五代至宋,裔孙繁衍,散布周赣闽等地。”至明永乐年间自长汀和田迁紫金,再迁增城、香山,一支居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