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民俗—客家人的迎神庙会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5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民俗—客家人的迎神庙会,客家人南迁时,不仅把家搬走,也把中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随之带到异地。康王信

  客家人南迁时,不仅把家搬走,也把中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随之带到异地。康王信仰便是这样。康王是指唐代安中之乱时抗击叛军守睢阳而壮烈牺牲的张巡,睢阳人曾为其立庙塑像奉祀。大概在南宋末年,客家人南迁时,亦将康王菩萨搬到新迁的地方,为其建立康王庙,继续祀奉。笔者所在的兴国县均村乡坪源村大大小小的村落都祀奉这位康王神。康王庙有一联:“孤忠百战江山血,一死千秋天地魂。”大殿两边柱子上亦书一联:“殄禄山十二万人,功先郭李;守睢阳三百余战,力障江淮。”当地人称康王为“坊神”。所谓“坊神”就是保护这一坊百姓平安的神祗。

  康王庙设有专门服侍香灯的庙祝,神座前挂着的长明灯因之常年不灭。点灯的油从哪里来?那是由百姓自动捐献的,有的几斤,有的几十斤不等。百姓中有灾害疾病来求神保佑的,用灯油作谢礼的不少。凡捐献了灯油的,到了年尾,庙祝都会设席招待他们一次,名之曰“撑灯”。

  此外,还有自动相邀组织的各类“会社”,每人出点钱作基金,为庙里置办田产的,以解决庙里的开支。这种“会社”不止一个,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人参加,田产也不少,有的叫“康宁会”,有的叫“康庄会”,有的叫“康乐会”等等。各个会各自核算,互不牵扯。每年祭神以后,会员会聚餐一次,这叫“做会”。抗日战争以后,因办学无经费,村中贤达召集各会的理事开会,提出把这些神会田产拨给学校办学,供本地子弟免费读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这样,这些神会田产就成为学产了。

  神会田产虽已成为学产,但迎神赛会还是照样要进行。特别是“替菩萨保奏”,规模最大。

  所谓“替菩萨保奏”,实际就是客家人的迎神庙会。一坊百姓如数年来都比较平安,就会认为这是“坊神”保护有功,因此应向天上玉皇大帝报功,请求对“坊神”嘉奖荣封,这就称之为“保奏”。“保奏”时先要成立执事机构,然后向百姓“写缘”(募捐),筹集经费。神会庙产的收入,自然可以用上。有了经费,便请来道士设坛念经,“作法上表”。“作法”时,整天锣鼓齐鸣,管弦高奏,灯火辉煌,香烟缭绕,炮声连天。道士手执令剑,念念有词。青年人抬着“坊神”乘坐的“銮轿”,在道士的指挥下“练神兵”。这时敬香的、朝拜的、看热闹的数不胜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样闹了几天,道士要做的都做完了,便组织队伍到万寿宫去。因为万寿宫里的许真君是江西福主,是神界里江西的最高长官。大概是要由他转达玉皇大帝的旨意,对被百姓保奏的“坊神”给予什么奖励,荣封什么职位都要由他来执行的缘故。队伍出发时,一面大旗在最前面引路。旗手要是大力士才行,因为旗面大旗杆长,一般是人擎不动的。接着五颜六色的彩旗队伍,这些旗比较轻,青少年都可以扛得起。然后是执兵器的队伍,那些兵器就是原来摆放在庙里的刀枪剑戟(木制的油漆好了),还有扛回避牌的,鸣锣的。再后就是抬神像的队伍。道士们跟在神像后,吹鼓手、炮手(放鞭炮的)又在道士后面,最后面是一年轻人。一路上是锣鼓喧天,唢呐高奏,弦乐齐鸣,炮声更是震耳欲聋。这个队伍不下数百人,旌旗蔽天,浩浩荡荡。客家人对神仙的敬畏由此可见一斑。

  当天晚上在万寿宫做完一切应做的功夫后,第二天吃完早饭,大家便仍按来时的顺序排队打道回庙。回来后将荣封后的神像放回原位。道士拜完最后一道文书后,就将用黄纸印画的“神符”分发给捐了钱的人家,贴在门上,表示神明保佑,永保平安。至此,迎神庙会才算结束了。

  物换星移,社会发展到今天,再也没有这样的迎神庙会了。客家人也与时代同发展,与时俱进,迎神庙会已成为了历史的陈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民俗—赣南客家人的宗教信仰大观
过去赣南客家奉行多神崇拜由于客家人所经历的磨难史和定居山区后,时常受到天灾人祸、疾病兽害等威胁,因此,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至于那是什么神,并不考究。对他们来说,不管哪路仙客,何方神祗,也无论是儒佛道,还是鬼神巫术,只要说能祈福免灾、百事呈祥,保佑老少安康、子孙兴旺便供奉。大部分客家人既崇佛道,又重儒术、更信鬼神。在赣南常能看到在一座道观或佛寺中,佛道偶像同堂并供,有些乡村庙宇往往是将观音、许真君、龙王爷、米谷神、福神及其它民间土神之像合供一室,彼此间并无信仰抵触,各信各的,信者有,不信者无。他们往往平时不烧香,遇急就临时抱佛脚,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因此,其敬神态度明显表现出随意性和实用性。崇祖先客家向存正统思想,重视儒教。自中原来到赣南后,因面临土著、贪官、土匪欺压的新挑战,更加强了他们通过尊祖敬宗、祭祀祖先的活动形式,来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协力,以应付新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客家人的社公树
在客家人居住的农村,无论是临水而筑的房屋,还是倚山而建的民居;无论是冲击平原地带的村落,还是崎岖高山之巅的人家,都无一例外地房屋周边有一丛郁郁葱葱的树阴庇护。古榕、古樟、古松、古杉、枫树、荷树或竹林,似一条绿色的天然屏障拱护村庄,飘逸着大自然浓浓的清新韵味,这便是农村客家人崇敬的社公树。社公树边一般建有社公庙(只一米左右高的神龛),逢年过节村民均要在此烧香、放鞭炮祭祀一番,也是杀猪杀鸡鸭的场所,可驱除疫病以保六畜兴旺。村边的社公树是任何人不得砍伐的,即使是在那些随意乱砍滥伐的年代,亦无人动社公树一块皮,这不仅得益于代代相传客家先人精心呵护的结果,更有些神乎其神的传说故事对保护树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东村有人因砍社公树枝而断了手,西村有人因上社公树掏鸟窝而成瘸子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汗毛倒竖。记得小时候,我有一回偷偷到社公树旁拔了几个竹笋,半个多月腿肚子上长了一个疔疮,痛得我直叫唤,奶奶知道...
· 客家文化—客家渊源—台湾客家人探源
台湾到底有多少客家人?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的地位怎样?祖籍地在哪里?其祖先是何时迁台的?现在台湾的客家人与原乡大陆的客家人有哪些异同点?这些可能都是海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我1998年3月台湾之行考察的主要内容。台湾客家遍布全省这次访台,林瑶棋理事长为我考察活动作了细心安排,重点考察了台湾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台中、高屏地区棗“六堆客家”、新竹、嘉义、台南、南投、苗栗、台北等县、市,对台湾的客家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考察和所掌握的资料看,台湾的客家人遍布各地,总人数达400多万人,能讲客话者有2OO余万。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台湾政要、商贾和文化名流,如李登辉、吴伯雄、简汉生、许信良等。在台湾的客家人中,许多人以为广东籍客家人最多,如我们以其原籍的府州县分,的确如此。如陈运栋先生所著《台湾的客家人》一书就有记载:古嘉应州属(包括镇平、平远、兴宁、长乐、梅县等县)的客家人占最多数,约占(全部台湾...
· 客家文化—客家民俗—客家轿封联
旧时江西客家人迎亲,有在花轿车上贴对联的习俗,名曰“轿封联”。男方花轿车来时,先悬上联;女方配出下联,方才出亲。这是两亲家攀亲致意,表明心迹的礼节,目的在于增进婚礼的喜庆气氛。轿封联有的巧嵌地名,颇有情趣。如有一个泰和县老营盘乡来兴国县高兴镇迎亲的花轿,上联是:“渡船江严潭结缘”,下联是“园石头兰陂送亲”,其中渡船江、严潭是花轿来的地名,园石头、兰陂是花轿回的地名,妙趣天成。有人借轿封联卖弄文墨,嘲弄对方。如兴国县下岭背村侯氏,娶石角村黄氏闺女时,出上联曰“冷水磨古镜,清清白白,照见黄狗睡石角”。女方不甘示弱,对下联曰:“黄龙缠方山,滚滚逐逐,吓得猴子下岭背”。上联用了冷水、古镜、石角三个地名,下联对出黄龙、方山、下岭背三个地名。上联嘲黄氏为黄狗,下联骂侯氏为猴子,可谓针尖对麦芒,分毫不让。也有人挖空心思,撰出绝对,让女方为难的。近日,笔者在兴国县高兴镇龙圩村,就听得半副轿封联的绝对。据说...
· 客家人的修谱热
客家人一词,是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居民,和客家人相对应的是土著(本地),客家人有“做客”,外来户,搬迁过来的意思。在我国,客家人非常的热衷于修家谱,这个现象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客家人。修谱是一个家族里的头等大事,费时费力,如韩姓,王姓族人从筹划到实施,再到装订成册,发到各家各户,一般有3个步骤:1,编委会编委会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财富,话语权的族人构成,主修则是族长来当,另外还有倡修、监修、协修、校阅其他职位,和一些杂志社的编辑部一样,有着明白的分工。2,筹款编委会成立后,就开始筹款,古代有族田,祭田,或者是均摊,入谱的人叫“打旺丁”,按照旺丁人头每家每户出钱。也可以捐资,或者根据家谱提前订购来解决经费问题。3,修谱由编委会请修谱师傅,制定相关的宗谱编修计划,再按照计划实施。准备工作有制定字辈,按序排辈、排行记录姓名。然后就是出谱,拜谱,发谱。新谱在初步的定稿后,要通知到各家各户,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