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客家石笔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5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客家石笔,   在绿树掩映的客家村落中,静穆的祠堂前,我曾经看到过一支又一支的石笔,高达八

    在绿树掩映的客家村落中,静穆的祠堂前,我曾经看到过一支又一支的石笔,高达八九丈,从平地拔起,直冲云天,我大为惊叹!顿时,脑海中蹦出一个词语“一柱擎天”。这石笔是何等奇特,何等气派!它象征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它引发我问,我想,我思,我探索。

    我了解到立石笔,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在过去的年代里,各家族为振家声,扬族望,规定凡中了举,就可以在自己家庭的祠堂前竖立一对石笔,或叫石楣杆。石笔做工极为讲究,透雕浮饰,“双龙盘柱”“鱼跃龙门”“莲花卷云”形态活现,出神入化,这自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有力证明。

    为什么客家人要用石笔来表彰子弟呢?翻开客家的迁徙史,我们发现在“永嘉之乱”中,南迁的大多是名门望族,一个有着老子、孔子、墨子这样伟大过去的民族,他们怎能不看重先祖的名声,怎能不看重功名?然而沦落天涯,逼进崇山峻岭之中,既无门阀可依,又没有象在中原时那样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客家人应试和录取,还受到士著人的排挤、限制,要获取功名谈何容易!唯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攻读,得有真才实学,才能金榜题名,才能出人头地。这一来,功名的获取则为客家人加倍地看重,立石笔以显身,并勉励后来者,便成为世世代代相传的习俗。

    表彰的开式有多样,为什么单单选用石笔呢?笔,是文人的武器,是锦绣文章,是科举应试的象征,是晋升的阶梯,客家先民崇尚文化教育,将石笔作为首选再自然不过。当然远不止这一点理由,它使人想到更多,实际上它也蕴含着许多。

    面对顶天立地的石笔,我想到六亿年前,由于地球的运转,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压力,终于,喜马拉雅山被挤出地表,珠穆郎玛峰崛起为世界屋脊。同样,我们的客家先民,由于游牧民族的逼迫,土著人的威胁,加上恶劣生存环境的挑战,这种种挤压碰撞,使之爆发出反抗的冲力。石笔的崛起,是立的象征,是立的比拟,是凌云壮志,是冲天锐气,它鼓舞客家人不甘沉沦,奋发屹立。

    仰视石笔之尖顶,我还想到从山顶洞人磨制出骨针出来,针尖就开始充当人类文明的先锋。针尖,它以犀利的锋芒为人们引线,使人类结束了裸体式的动物生活,后来又把一项又一项的科学文明引进人类生活的领域,为人类文明生活的继续飞跃寻觅着新的触发点。在大千世界,尖儿,是生物的生长点,是生物探索空间、争夺空间、与外界物质同化、结合的先锋。试想,没有树尖的向上攀举,树木何以长大成材,没有笋尖的破土,翠竹何以秀拔凌霄。其实,人类棘这万物之灵,也是靠自己的“针尖”开路挺进。

    客家先民正是有着这种“针尖”的品格,一反“中庸之道”和“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一反“皎皎者易污,尧尧者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人生态度,一扫“乐于守拙、崇尚稳妥”的保守心理和消沉之暮气,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勇于进取的气魄,寻找生机,开创大业。石笔所表现的不正是千年迁徙,万里长旋中淬炼出来的“特立卓行”的客家精神吗?

    有人针贬“石笔文化”太重功名,太出风头,太争强好胜……一句话,客家人何必太冒尖。不冒尖行吗?不冒尖就没有创造性,没有进取心,没有活力,没有突破。客家先民逃亡异地,抛落地层,没有任何外援和依靠,也绝不奢望外援与依靠,要创造新的家园,全靠自己,来不得丝毫的犹豫与踌躇,更不能有半点的畏惧与退缩,别无选择,惟有一往无前,倒退便是悬崖峭壁,便是粉身碎骨。

    冒尖是逼出来的,不是“何必”而是“必须”。那种何必冒尖的论调,何异于禁固笋尖之出土,芽尖之萌发,生物之进化,人类之前进,那与主张人类弃冠卸甲,裸体攀爬,重过树上的猢狲生涯有什么区别?客家人如若没有这种石笔的冒尖精神,何以在夷蛮之地开垦出一方活土,种出了嘉禾茂卉;何以远涉重洋,海外开埠;何以人文蔚起,才人发出;何以每每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义无反顾;何以有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家发出“更法”、“变古”的春雷;何以有被称为“客家人革命”束太平天国的冲天一啸;何以有客家后裔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共和朝霞澎湃的黎明……。

    在莽莽苍苍的山野中,石笔直指苍穹,这正是客家人敢于征服自然的象征,敢于挺立在人类向文明进军的前端的标志;这正是客家人宁折不弯的伟岸形象。徜徉的石笔群中,俯瞰阡陌交错的田野,远眺蜿蜒连绵的群山,我似乎看见精神上永葆着强者姿态的客家人,一千年寻梦,一千年拼博,没有长歌浩汉,没有徘徊悲怆,用一双双青铜般坚执的手臂,托起一个新鲜的太阳,用浓墨重彩,绘出客家人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客家女人
走进客家地区,让人感到最美好最动情的是女人。客家女人是火把,把生活照得亮亮堂堂;客家女人是甘露,把生活浸润得甜甜滋滋;客家女人是泥土,让生活长出大片大片的丰收。客家女人全靠自己打扮自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下踩的,全是花,全是美。客家女人还把全家都打扮起来,公公、婆婆、丈夫、孩子。你看看这些精彩作品,就知道她们有多么心灵手巧。用竹子编织的斗笠,四边垂挂着五颜六色的彩带,走起来,光彩耀目,既招来阵阵凉风,又显出婀娜多姿。彩带下的脸庞,若隐若现,藏着几分美的神秘,继承了古代中原妇女羞于抛头露面的遗风。这种绣花鞋,式样来自唐宋时期的"凤头鸾尾"。鞋头尖锐上翘,叫凤凰嘴。鞋上绣着鲜鸟蝶。鞋口镶着彩色滚边,显得层次分明,又不失庄重。最具特色的是鞋的后跟,整个鞋面,分成两段,中间用麻线联结,织成网状。这种鞋跟既可以穿上,又能当拖鞋,大小松紧,任意伸缩,又实用,又别致,又美观。中国的家庭,多年来的分工...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宁都客家婚礼
婚娶,是客家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经过说媒、相亲、合八字、定亲一套程序之后,便择定吉日迎娶举行婚礼,迎娶这一天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隆重而热闹的礼俗。在迎娶之日,新郎先要摆盒送去新娘家,盒上装有猪肝、心肺、鱼、头牲(鸡)、香烛去敬新娘家祖宗,同时盒上还要放上八种贴:名贴、辞神贴、陪娘贴、门师贴、裁缝贴、漆匠贴、木匠贴、鸾客贴,这些贴都有它特定的作用。总而言之是起尊重各种人士的作用,这时,新郎还要准备各种红包在新娘家分发。如开被礼、厨官礼、神盘礼、陪娘礼、装花礼,待一切礼节行毕,新娘才可以正式起轿归门。婚礼是在郎家的祖堂上举行,在礼生(司仪)的主持下分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煞帐四个步骤。新娘花轿行至新娘家祖堂门前时,不可马上放下,这时礼生会拿起一只雄鸡高举过头,用客家话语唱道祝赞词,文曰:“伏以:日去时良大吉昌,今日新娘归来正相当,正相当来正相当,手提金鸡是凤凰,凤凰长的头高尾又长,头高顶...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赣南客家民居
本文所指的“赣南”,是指今江西南部现属赣州市管辖的(古代分属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的18个县市区,即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信丰、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以上为赣州府)、大余、上犹、崇义、南康(以上为南安府)、宁都、石城、瑞金(以上为宁都直隶州)。面积为3.96万平方公里,人口790万,除赣州市区及个别城镇因其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民居形式(属徽州民居)与和县客家方言的土木混合结构为主的民居不同,当属人约占总人口的90%以上。现存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势:“组合式”呈由东北向西南发展逐渐减弱的状况;“围屋”则呈由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其建造年代,据现有资料最早的可达明代晚期,在此试将赣南的客家民居作此基本介绍。一、厅屋组成合式民居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到客家品小吃
久闻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民居所在地———赣县白鹭乡白鹭古村的小吃风味独特,这次,终于成行。汽车从县城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水泥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到了!古村背倚青翠的龙山,面对静静流淌的鹭溪,脚下,鹅卵石路面曲折延伸,两旁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房,檐角上挑,流淌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清秀气息。在老支书的带领下,走入村头的一户人家,主人钟大爷听说我们是县里来的客人,连忙让座,腌菜干、豆腐干、豆腐乳、艾米果、黄元、灯盏糕、油炸薯干……一碟碟客家小吃端上来。正当我们饶有兴致地品尝着这些客家小吃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擂茶来了!”新鲜的擂茶呈鸡汤色,主人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先饮一口,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再饮一口,神气仙入,通体舒畅。老支书介绍说,客家古村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是传统的礼节。擂茶的原料一般是茶叶、芝麻、姜丝等,制作时将茶料置入陶盆用尺许长的木梓擂茶棍频频擂转成茶糕,冲入沸水便成“擂茶”。白鹭擂茶...
· 客家文化—客家风情—客家俚语话婚嫁
客家人对婚嫁事情是十分重视的,态度也是十分严肃的,比较保守。从一而终、忠贞不渝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客家人都是十分赞赏的,从而也演绎出了很多凄美动人的婚嫁悲喜剧和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倒狐狸满山走。倒就是到、给、得的意思,此俚语琅琅上口、也很好理解,即寓意女人婚后应荣辱随夫、忠贞不渝。男怕投差行,女怕嫁差郎。差等于错,行就是指行业,郎即丈夫。此俚语意指如果男人投入到错误的行业里,其结果会很差。女子如果嫁错了丈夫,其结果也一样会很差。金银珠宝一柜角,唔当丈夫一只脚。柜是指客家人常用来贮物的大型木制家具。此俚语意在告诉人们在金钱和幸福婚姻相抵触时,选择幸福的婚姻生活更好、更明智。郎甘愿,妹甘愿,两人甘愿盖秆箭。秆箭是由稻草编织而成的,一般是穷苦人家用来在冬天时做床褥用的,也可以用来保护农作物过冬。此俚语意为只要两情相悦,哪怕是没有被子盖也无所谓。有子姑娘穷唔久,么子姑娘久久穷。子就是子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