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文史古迹—罗星塔
闽文化—文史古迹—罗星塔, 俗称磨心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位于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
俗称磨心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位于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星山上,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这里水深流缓,便于船只停泊。而在码头的上下各方,有不少明礁暗石,容易沉船,为使出人港口的船只识别方向,特修此高塔作为航标。罗星塔高31.5米,八角七层。明万历年间被毁,天启年间重建。每层有石砌栏杆,檐下悬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1964年大修后,游客可直上七层,凭栏远眺,两山夹峙,三江奔流,景色壮观。塔下已开辟成罗星公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文史古迹—闽王祠
闽王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庆城寺东侧。闽王祠址本是王审知故居,后改庙。宋开宝七年(974年)吴越刺史钱昱奉钱亻叔命重修府第为忠懿闽王庙,祀王审知。元代庙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奉旨重建,改称闽王祠。祠内保存唐碑一、宋碑一、明碑二。清末及民国初曾重修,1981年修复后对外开放。
· 闽文化—文史古迹—白塔
又名定光塔,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矗立在于山西麓,与乌山乌塔遥遥相对。初建于唐天元年(904年),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塔南有白塔寺,为宫殿式建筑。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白塔原先是一座高41米的内砌砖轴、外围木构的七层八角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毁于一场雷火。现存的塔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改建的,外围砌砖,内壁架木,七层八角,外敷白灰,故名白塔。
· 闽文化—文史古迹—老君岩
在清源山西侧,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是北宋精湛技艺石雕艺术的集中表现。它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双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部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有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真,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生动地表现老子慈样、安乐的神态。该造像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闽文化—文史古迹—木棉亭
位于龙海市九湖镇木棉村口,距漳州市区13公里。庭前左侧一座八柱方形石亭,名为“木棉亭”。亭后立六块石碑,其中一块上题“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遒所立。两旁石柱雕刻一副对联:“为天下除奸,明春秋大义”。宋德冶元年(1275年),会稽县尉郑虎臣押解被贬黜的大奸臣贾似道往循州(今广东龙川),途经木棉庵时,愤然将贾似道推落粪坑处死。后人屡次在此建亭立碑以抒褒贬之意。
· 闽文化—文史古迹—方广岩
俗名一片瓦。位于永泰县葛岭山腰,距县城24公里。岩在层峦叠障、林荫蔽日之中,突出巨石一块,凌空舒展如片瓦,遮地千余平方米,人喻其为广寒仙宫。北宋年间(1041-1048)在岩洞内建方广亭,后扩建为寺,明万历十九年(1591)在附近增建于泉阁5间。洞外一珠帘瀑布,终年不绝。方广岩景区还有玉泉洞、听泉洞、罗汉岩、龙岩、狮子岩、听经岩等景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