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文化—舞蹈—踩马灯
闽文化—舞蹈—踩马灯,流行于闽西长汀县。踩马灯的内容大多是以爱情为主题,表现农村青年男女相互爱慕之
流行于闽西长汀县。踩马灯的内容大多是以爱情为主题,表现农村青年男女相互爱慕之情,格调活泼、清新、诙谐、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农民打扮,腰扎彩带,右手持扇子;女的装扮接近古装戏花旦,双手各拿一条花手巾,场面灵活自由安排,表演动作朴素简单,常见内容如看花灯,、划船、挑担等,有农村生活写照特点和浓厚的乡士气息,是群众喜闻乐见,并能随时参与的一种舞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舞蹈—竹马灯
流行于闽西龙岩适中、闽南南靖等地。竹马灯元代传入福建,成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群众所喜爱,龙岩适中竹马灯从人物脸谱、舞蹈动作及队形变化上看,属于表现丰收喜庆迎宾的欢乐场面。全队共十人十骑,两个小生,一个扮书生手扶扇,另一个执令旗,各骑红马;两个小丑,项童打扮,各骑白马;其余三对扮村姑和青年,各骑黄马。四盏四角灯,两幅城墙城门布条。由骑红马小生领头,在广场作流动性表演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乐曲有《五更响》、《补缸歌》、《卖杂细》等。闽南竹马灯则多表演《昭君和番》的故事,表演者脸谱各异,服饰有别,出场时有番兵头、小丑、小生刘状元、番王等,有的还加毛延寿,也是十人十骑。
· 闽文化—舞蹈—彩球舞
流行于闽南各地,许多乡村农民群众都能表演。这个舞蹈原来保留在地方戏曲梨园戏《李亚仙》中。戏中叙述举子郑元和日夜沉醉妓院,李亚仙为了愉悦郑元和,宴会中请人跳“彩球舞祝兴。所以闽南人又称为“亚仙踢舞”、“贡球”。因为这个舞蹈在戏中相对独立、完整,后被单独提出成为踩街等活动中的常用舞蹈。表演者6人,球手1人(男孩打扮),球婆1人(丑旦),球女4人(花旦),整个舞蹈优美活泼,欢快风趣。近年来,在发挥梨园戏表演的基础上,融进新意,突出了风趣诙谐,乐观爽朗的生活气息。音乐采用闽南民歌《灯红歌》配以南音的响盏,小叫、铜中和锣鼓仔等富有特色的打击乐、使舞蹈别具南国情调。加工整理过的彩球舞,曾多次参加全省全国会演,得到好评并拍成电影,成为福建著名的民间传统舞蹈。
· 闽文化—舞蹈—拍胸舞
流行闽南泉州一带,舞蹈原系梨园戏《李亚仙》中“莲花落”一折。述说郑元和囊中全尽,沦为歌郎沿街乞讨的生活境况。其音乐采用闽南脍炙人口的南曲《三千两金》。舞蹈由古代“踏歌”演化而成。舞者均男性,赤膊,头套“稻草圈”,投足拍胸扭腰,运用人体形态,赋予线条,力度、节奏。舞蹈时左右手一起一落,有节奏地或拍胸,或拍腋下,或勾脚拍腿,其特点是边踏跳,边歌唱,自如不拘,富有生活气息。原意为拍胸表示悔恨自责,以后作为独立舞蹈时,逐渐离开原意,转而表现其阳刚,强悍之气势,令人振奋,故有“闽南迪斯科”之美称。
· 闽文化—舞蹈—同安车鼓
亦称车鼓弄,闽南民间的娱乐形式。以舞和弄为表演形态,配以歌谣,表现生活情趣。车鼓分为3种。1、文车鼓:俗称车鼓弄。演员2人,分扮丑和旦,称车鼓公、车鼓婆,公手执旱袋和蒲扇,婆手执摺扇和手绢,两人抬一象征石磨的盖彩斗篮对唱轮转。丑角诙谐滑稽,旦角娇人,一唱一和,妙语连珠。清代民国期间多在迎神赛会、婚丧喜庆,元宵迎灯等场合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车鼓形式演唱《十二生肖抗日歌》、《抗日五更鼓》、《劝新娘抗日歌》等。建国后培养了一批新秀,参加文艺调演。传统的曲目有:《十二月思君》、《十月娶妻》、《五更鼓》、《十步送哥》、《花哥》、《年兜歌》。2、舞车鼓:俗称车鼓跳,演员10人,1公、1婆、1鼓师、1花花公子、6村姑。公婆抬一鼓轿,鼓师蔽于鼓轿之中击鼓指挥乐队,其余人物手中分执交锣、呐盏、小铃、小瓷杯、拍板等配合,边舞边唱某故事,传统节目有《一群婆娘》、《望远行》等。3、演化车鼓,俗称潘土车鼓。因源...
· 闽文化—舞蹈—战胜鼓
战胜鼓又称战台鼓、战斗鼓、国姓鼓。流行于福建南平市王台、峡阳。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这里曾建立“鼓会”组织,“夏五、六月,乡人击鼓揭旗,诣溪源庵,披云道院等处乞香火为之保苗。”在世代流传中,由自娱性鼓队舞蹈形式,渗入郑成功复台时的战鼓鼓点,又形成进、退、穿插的队形变化,二十世纪初,民间艺人揉入戏曲动作,将队舞改为广场舞蹈。通常以24人至28人组成,击鼓者胸前缚扁鼓,按谱击出多种鼓点,以大钹领头,形成鼓声雷鸣,钹声铿锵,大有地动山摇,催军进击之势。《战胜鼓》经过南平市文化馆1957年和1983年两度整理改编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民间舞蹈,定名为《国姓鼓》,取郑成功复台时,催动大军进击之势,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气概,在历年省文艺会演和全国会演中连续获奖,成为福建传统保留舞种之一。近年来,在南平峡阳一带广为普及。一个乡镇中鼓队就多达二十余个。每逢节假日,鼓响遍野,声如雷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