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闽文化—民间戏曲—沙县肩膀戏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4
转发:0
评论:0
闽文化—民间戏曲—沙县肩膀戏,肩膀戏保存较完整的是沙县,在连江、琅歧也有遗存。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历

   肩膀戏保存较完整的是沙县,在连江、琅歧也有遗存。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历史,文字记载见于清末。它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原先由孩童装扮历史人物,站在台阁上,由人们抬着,后来又融合民间音乐、锣鼓、排练简单的故事情节,作简单的戏剧表演。由于在台阁上表演,行动很受限制,后来就走下台阁,在广场上演出。又因观众拥挤,看不到小演员表演,于是就由抬台阁的人,肩托小演员表演,从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肩膀戏需在肩上演,体 重不能太重,一般以7至10岁的儿童扮演。角色不多,适合演农村生活小戏,音乐多吸收南词与民间小调,剧目有《小放牛》、《打花鼓》、《小补缸》等。近年从南词戏移植了一些剧目,如《大名府》、《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表演上是由小演员与肩承人像‘‘双簧”一样,配合默契,因此很难表现人物众多,场面庞杂的大戏、武戏。表演时,动作较单纯、朴素,表现力较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民间戏曲—北路戏
俗称“福建乱弹”。流行于闽东寿宁、福安等地的称“下北路”,流行于闽北地区的称“上北路”。北路戏来自“北路”,闽北的北路戏是江西,闽东的北路戏是浙江,它与“温州乱弹”有着血缘关系。“乱弹”传到闽东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北路戏的音乐虽然不像昆曲那样委婉典雅,但它奔放中带抒情,粗壮里有细腻,节奏多变,旋律起伏大,曲调跳路活泼,奔放有力,并保留有后台帮腔的原始风格。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相传过去经常演出的有105个。其中代表性的有“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等,以及水浒、包公、薛仁贵等题材的历史剧。1963年创作了现代戏《张高谦》,参加省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获奖,并被其地剧种移植。
· 闽文化—民间戏曲—莆仙戏
莆田市地处福建中部,台湾海峡西岸。莆仙戏于宋代诞生在这块被称为“海滨邹鲁”的莆仙方言区。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曲剧种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与中国戏曲的发生、形成、发展和繁荣同步,也是在巫和优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积淀着中国戏曲历史各个时期优秀的文化艺术,吸收北宋杂剧、目连戏、南戏、明清传奇等戏剧的大量精华,不断丰富发展,传递出丰富的戏曲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音乐曲牌一千多首,锣鼓经三百多种,也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各行当的续编科介十分细腻,极具特色。莆仙戏角色行当沿袭着宋、元南戏体制,即生、旦、贴、靓妆、老、末、丑七个角色,到了清朝后期有所增加;莆仙戏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三个部分,要求头、身、腰的配合;它的音乐渊源可追溯到唐代,其伴奏乐器“锣、鼓、吹”中的吹是随唐教坊大...
· 闽文化—民间戏曲—南词戏
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或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 闽文化—民间戏曲—采茶戏
是流行于福建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一带的民间小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请初,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牧,必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把茶歌、灯舞、花鼓等民间歌舞逐步融合,形成为民间小戏。采茶戏的表演,音乐都保持民间歌舞的特点,清新明快,活泼优美。剧目也多反映民间农家生活,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如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刈肉记》、《卖花记》等,小戏有《十买十带》、《双福船》、《补缸》、《王氏功夫》、《看相》、《卖杂货》、《化斋》、《牧丹对药》等。
· 闽文化—民间戏曲—竹马戏
是福建漳浦县民间较古老的地方小戏。它是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梨园戏的一些音乐唱腔和表演动作而逐渐形成。据说至今已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漳浦县的六鳌、古雷等沿海地区,足迹遍及海澄、东山、云霄、漳州、石码、长泰、同安、厦门以及金门等处。竹马戏的艺术特点是演员少、节目短;曲白多为七字句式,保留了民间说唱的格式;语言通俗生动,给调优美动听,化妆道具简便,表演古朴严谨,生活气息很浓。剧目都是过去艺人和群众根据农村生活民间传说创作改编的,如《唐二别妻》、《管甫送》、《番婆弄》、《土久弄》、《桃花搭渡》等,载歌载舞,谈笑风生,深受群众欢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