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盖碗茶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2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盖碗茶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高耸云天,风光绮丽的塞纳河畔,与铁塔隔河相望的长乐宫剧院
  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高耸云天,风光绮丽的塞纳河畔,与铁塔隔河相望的长乐宫剧院中央大厅,具有典型东方民族色彩的“成都茶馆”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一九八六年十月,第十五届“巴黎秋季艺术节”的一幕。“成都茶馆”及“茶馆文化”在异国他乡出尽了风头。
  
   饮茶习俗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茶馆、茶肆在蜀中历史悠久,遍布巴蜀城乡和街巷,素来为人们所称道。这里的一组成都茶馆图片,有的饮茶是为了赏玩花鸟助兴,有的品铭是为享受桑榆晚景的情趣,有的是年轻人为了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之余,捕捉提壶饮茶的一丝新奇……。总之,蜀中饮茶的独特方式,独特的盖碗茶具,引起了多少中外游客的兴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桓定不迁的传统和恒久迷人的魅力,体现了巴蜀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
  
   蜀人饮茶渊源自古。早在西汉,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一个寡妇扬惠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法时喝茶是茶叶与水一块煮开以后再饮的,这是蜀人饮茶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在这篇《僮约》里,还规定奴隶名叫“便了”的有为主人“牵犬贩鹅,武都买茶”的义务,这说明当时川西一带至少已有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市出现。
  
   西晋时,张载登成都白菟楼,曾写诗赞叹成都茶的高贵:“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所谓“六清”是指古代人所用的包括水、浆、醴、醇、医、酏等六种饮料,就是《周礼·天官·膳夫》说的“引用六清”。张载说成都的芳茶冠于六清,这说明早在西晋时,成都的茶就已超过了“六清”,居于各种饮料的首位。可见饮茶品茗在成都地区很早就已成为受人们欢迎的重视的习俗。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女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奇,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茶馆里张贴名人字画,这种高雅的习惯也始于宋代的四川,主要是供饮茶人肖乏遣劳时欣赏。在苏轼的诗里,茶水又叫“茶汤”、“茶食”,因为饮酒吃饭前,要先品茗,进茶一盏,这种习惯也叫做“茶筵”。这种习惯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现在日本的“茶道”。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同古代巴蜀饮茶的程序和方式极有关系。
  
   茶花色白清香,沁人心脾,在“肉食者鄙”的时代,茶的清香便成为一种圣洁高雅的象征。所以,古人用茶来形容清丽的女孩子。金人元好问的诗说:“牙牙娇语总堪夸,学念新诗似小茶。”“小茶”,“茶茶”常被用来作为美丽女孩的代称,甚至径称为“茶花女”……。这充分显示了茶文化在人们审美心理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而中国乃是世界茶文化的诞生地,西蜀是其中之一。这是蜀人对祖国民族文化作出的值得骄傲的奉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饮盖碗茶的程序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干净。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常为3—5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是闻香: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悠悠风情盖碗茶
四川人喜欢“摆龙门阵”,即在熙来攘往的茶馆之中,一边品饮四川的盖碗茶,一边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同时佐以茶点小吃和曲艺表演,实为人生至乐。四川的茶馆,多以竹为棚,摆满竹桌、竹椅,清风徐来,茶香弥漫。用茶多以茉莉花茶、龙井、碧螺春等。而茶具则选用北方讲究的盖碗茶。此茶具茶碗、茶船、茶盖三位一体,各自有其独特的功能。茶船即托碗的茶碟,以茶船托杯,既不会烫坏桌面,又便于端茶。茶盖有利于尽快泡出茶香,又可以刮去浮沫,便于看茶、闻茶、喝茶。茶盖倒置,又是一凉茶、饮茶的便利容器。置身于四川茶馆之中,常可看见年轻的父母以此方法向小儿喂茶,对子女从小就以巴蜀特有的茶风进行文化熏陶。此外,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精巧的盖碗茶具,即...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汉族的饮茶习俗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抵说来,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者,谓之品茶。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夹背,或炎夏暑热,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不过,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佐料,属纯茶原汁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了。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神州饮茶习俗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乏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乏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龙虎斗茶。云南西北部深山老林里的兄弟民族,喜欢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茶俗趣谈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①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宋时,由原来女子结婚的嫁妆礼品演变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至元明时,“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女子受聘茶礼称“吃茶”。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如《红楼梦》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