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亲情茶事徐金华家庭茶艺鉴赏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9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亲情茶事徐金华家庭茶艺鉴赏,   川西腹心,五津交汇,有一位茶界著名茶人徐金华。邑人爱其茶、誉其技、称其论,

    川西腹心,五津交汇,有一位茶界著名茶人徐金华。邑人爱其茶、誉其技、称其论,尊为 徐公。徐公潜心茶文化研究,已撰写并发表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名满国内外。其居住地新 津县历来有窨制花茶的传统,花农多以时植茉莉花为业,以花窨茶,尤助花香,潜移默化之 中,徐金华也培养起窨制花茶的爱好,并一发而登峰造极,创制出花茶圣品“碧潭飘雪”, 香盖诸茶,扶摇而直上中国名茶谱之前列。 

  兹录徐公“亲情茶事”家庭茶艺演示“要略,从中可一窥中国的茶道精神。对茶文化有兴 趣的读者,不妨可以将之应用于家庭中。 

  亲情茶事表演者:徐公、徐公夫人、徐公长女、徐公次女 
  亲情茶事之道具:一张演示长桌和待宾的茶桌上铺以洁净白布,供瓶插鲜花或手工纸扎花 ,以示吉祥友谊。 演示长桌背面一幅中国山水画“窗含西岭千秋雪”,为次女所绘;对联为“馨香壹座欺兰 芷,浅碧半?小琼瑶。” 茶具为铜壶、青花瓷盖碗茶碗(或无花纹玻璃茶杯);茶为“徐公茶”(碧潭飘雪);泡茶之 水。

 亲情茶事之程序:客至,请入茶室,依次就座,上瓜子、桃片等茶点;上湿毛巾擦手;畅 谈友情,相互祝愿。此时音乐声起,“徐公茶赞”和“碧潭飘雪”歌曲反映徐公茶文化的深层内涵,表现中国 传统文化之神韵。

 与此同时,徐公及夫人开始“亲情茶事”的冲泡程序,先用开水冲洗茶器具,再用白布擦 抹干净,放适量茶叶于杯中。第一遍先发茶,以85——90度水温冲泡,水容量为茶杯的1/3,由长女、次女托盘送至宾 客桌位,向客人奉茶,约1分钟后,主人提壶至客处,撑出右掌以示客人接盖闻香。接着掺第二道开水,以三点头冲至碗中,表示对客人点头有礼,离杯不满处收壶,盖上茶 杯。少顷,请客人揭盖,但见几朵美丽花瓣,漂浮于茶汤之上,栩栩如生。客人捧杯品茶观 色,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汤色黄绿明亮,啜上一口,细细品辨。 闻香、观色、尝味,叙谈,至此方尽。

  客人盖杯,致谢主人,宾主起身揖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神州饮茶习俗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乏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乏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龙虎斗茶。云南西北部深山老林里的兄弟民族,喜欢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汉族的饮茶习俗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抵说来,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者,谓之品茶。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夹背,或炎夏暑热,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不过,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佐料,属纯茶原汁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了。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茶俗趣谈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①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宋时,由原来女子结婚的嫁妆礼品演变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至元明时,“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女子受聘茶礼称“吃茶”。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如《红楼梦》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四川茶语
茶叶叫做“叶子”。茶碗中茶叶多称作“饱”,反之则为“啬”。饮茶叫作“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茶碗叫“发叶子”,再向茶碗内冲水则叫“掺茶”。“一道”(“一开”)、“二道”(“二开”)是吃茶之常用语,“开”即指掺水时揭开茶盖。“才喝一道(一开)”是指时间较短,才掺水一次。品茶之人最忌别人来喝其二道茶,因其色、香、味正佳,故有“头道水,二道茶”之说。如是讨茶喝,因是别人喝过的茶,故称为“加班茶”。每道茶只能饮一半,茶碗中所剩之茶水称为“茶母子”。茶馆中常有人“喊茶钱”,即某人走进茶馆时,熟人便喊“茶钱我这里会了”。喊茶钱的人越多,来人的面子就越大。其要口称“挨过,挨过”以致谢。
· 巴蜀文化—饮茶习俗—宗教带来的茶事文明
从大量文献记载看,最早对茶的精神功能引起重视的还是道家和道教。两晋南北朝的许多传说,往往把饮茶与神仙故事结合起来。《宋录》载,有昙济道人以茶茗待客。著名道士兼医学家陶弘景曾作《杂录》说茶能轻身换骨,所以传说中的神仙丹丘子、黄山君都饮茶。《广陵耆老传》说的老婆婆卖茶水,晋代官吏以败坏风气的名义将她逮捕入狱,夜间她带着茶具从窗户中飞走了,颇得道家“飞升”之风。由于饮茶有所谓“得道成仙”的神奇功能,是修炼时的重要辅助手段,故《天台记》中说:“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皎然作《饮茶歌送郑容》有诗句:“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唐代道士之中,喜啜茗者也不乏其人。开元年间,道士申元之深得唐玄宗宏幸,玄宗曾命宫嫔赵云容为申侍茶、药。唐肃宗赐给道士张志和奴、婢各一名,志和将他们配为夫妻,取为渔童、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南部新书》)。道士施肩吾将“越碗初盛蜀茗新,薄云轻处搅来匀”,认为可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