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巴蜀肴史:自成一方菜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6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巴蜀肴史:自成一方菜,在中国各地的菜肴中,由于历史、地域、政治、经济、习俗、审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积

  在中国各地的菜肴中,由于历史、地域、政治、经济、习俗、审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积淀而来,形成了各自的烹饪艺术风格和饮食文化特色。最具特色的地方菜,公认是北京、上海、山东、四川、广东、江苏。这里简要说说他们的烹饪艺术风格。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北京的京味菜,具有古朴、庄重、大度的京味艺术气质;国际大都会上海的海派菜,具有崇新、华彩、秀美的海派艺术风韵;黄河流域的山东风味莱,具有宏伟粗扩的艺术风格;珠江流域的广东风味菜,具有壮丽气派的艺术风格;江淮流域的江苏风味菜,具有轻柔雅致的艺术风格。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陕西—……乃至海南、台湾等的地方菜,也有或秀丽、或豪放、或典雅、或清新等艺术风格。

  我们四川风味菜,地属长江流域,更准确地说,地属长江上游。它的烹饪艺术是什么风格呢?质朴明快。

  川菜具有典型的内陆特色。其历史和由历史等因素所形成的四川风味菜,可以作这样的表述:

  川菜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历经了春秋至秦的启蒙时期后,至两汉两晋,已展示出质朴明快的烹任艺术个性。隋唐五代,川菜有较大的发展。两宋时,四川风味以浓郁的巴蜀乡土气息进人了京都,“川饭店”、“川饭分茶”、乳糖狮子等为北宋京都开封和南来京都杭州居民和游客交口称誉。明末清初,川菜运用辣椒调味,继承了巴蜀时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并进一步有所发展。晚清以后,逐步形成了以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肴适应性强为特征的四川风味。川菜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莱、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完整的风味体系。其风味以清鲜醇浓并重和善用麻辣为特色。无论是筵席大菜,还是面点小吃,都以质朴明快的烹饪艺术风格为正宗。90年代中期,重庆和四川东部一些地方虽从四川版图上划出另成重庆直辖市,但重庆市的烹饪,仍属四川风味,人们公认的“味在四川”,仍包括了重庆风味在内。

  四川人特别善于饮食的主要原因,一是地利,有多而且广的原料;二是习俗,好吃,追求饮食享受;三是喜欢研究饮食之事,家庭中馈琢磨烹调,专业厨师创新菜肴,文化人不远庖厨,等等。这些原因汇集在一起,才有了川菜的形成、发展、完善,自成一体,自成一系。

  在川菜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四川人不断学习、吸收各地各家之长,对于外地的地方菜,少数民族的民族菜,道佛宫观寺院的寺院菜,以及历史上的宫廷菜、官府菜(也称公馆菜),统统实行“拿来主义”,用来充实川菜,不仅是把烹饪技术“拿来”,美馔佳肴“拿来”,甚至烹饪原料、调料也“拿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很突出的。

  从总体上看,秦灭巴蜀后,始皇辄徙其豪侠于蜀,卓、邓这样的富豪带来了中原的饮食及习俗。三国时刘氏父子,两晋时李氏特、雄、班、期、寿、势和焦纵,五代时王建、王衍、孟知祥、孟昶,以及历朝治蜀的外地人,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馔佳肴带进了四川。特别是在清代和以后的抗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外籍客居四川之人大批涌人。这些外来之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及习俗,又逐渐为传统的巴蜀饮食习惯所同化。川菜善于学习、借鉴、引进、消化外地外域的好东西,以下仅就川菜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调料、菜肴作些说明,以见“拿来”之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川菜的构成
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风味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筵席菜:多是采用山珍海味,配上时令鲜蔬而构成,比较讲究菜肴的工艺性。其辣味菜较少。大众便餐菜:其菜式多种多样,以小煎小炒为主,其味道多以辣味等浓烈滋味为主。家常风味菜,这类菜肴根植于寻常百姓之家,具有农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家庭风味,取材广泛,操作简单,用味灵活,家喻户晓。火锅:常见的有红汤(麻辣)、白汤(咸鲜)两类。也有使用鸳鸯锅,同盛红汤、白汤两种。适应性较广,可供烫食的原料数百种。川菜传统的火锅为毛肚火锅,最讲究的火锅为菊花火锅。四川红汤火锅作为川菜近年十分流行的一种特殊风味的美食,它的影响力遍及全国,其特殊魅力吸引了无数食客,不少人对它又怕又爱,辣得直冒汗,烫得直哈气,却很少有人打退堂鼓,有的因此而上瘾,一日不吃,如隔三秋。红汤火锅,讲究突出辣与麻,但它却非常注重"诸味"的调和,使之具有辣而不燥,麻而不烈,进口味浓,回...
·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川菜的味
川菜的影响己大大超出了四川行政区划的范围,在长江中上游的云、贵、川、藏、渝等地区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20年来,川菜的发展踪迹已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香飘世界五大洲80余个国家和地区。川菜是当今中国菜发展最为迅猛的菜系之一。今天的川菜之所能够名扬海内外,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有鲜明的个性,这个个性又集中表现在川菜的调味上面---味型多样,变化精妙。在中国几大菜系中,川菜味别之多,是无与伦比的。鱼香、家常、怪味、麻辣等二十多种风味各异的复合味型构成了川菜菜肴中,品种变化大,滋味高低起伏,浓淡相宜的独特风味。川菜常见复合味型特征有:鱼香味:汁色红亮,咸鲜、香辣、甜酸味兼之,姜葱蒜味突出。麻辣味:色泽红亮,麻辣咸香、味厚爽口。红油味:色泽红亮,咸鲜辣香,回味略甜。怪味:汁色红润,咸甜酸辣麻鲜香各味兼备而协调,味汁较浓稠。椒麻味:汁色浅黄,咸鲜醇厚,香麻俱重。酸辣味:色泽红亮,汁酸带辣,咸鲜香味可口...
·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话说传统川菜
传统正宗的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川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
·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川菜的特产原料
四川既然称"天府之国",烹饪原料当然是多而广的。56万平方公里境内,沃野千里,江河纵横,物产富庶。牛、羊、猪、狗、鸡、鸭、鹅、兔,可谓六畜兴旺,笋、韭、芹、藕、菠、蕹(weng),堪称四季常青,淡水鱼有很多佳品,江团、岩鲤、雅鱼、长江鲟,以四川产的为珍。即便是一些干杂品,如通江、万源的银耳,宜宾、乐山、涪陵、凉山等地出产的竹荪,青川、广元等地出产的黑木耳,宜宾、万县、涪陵、达川等地出产的香菇,四川多数地方都产的魔芋,均为佼佼者。就连石耳、地耳、绿菜、侧耳根、马齿苋这些生长在田边地头、深山河谷中的野蔌之品,也成为做川菜的好材料。还有作为中药冬虫夏草、川贝母、川杜仲、天麻,亦被作为养生食疗的烹饪原料。四川人饮食特别讲究滋味,因此,很注意培养优良的种植调味品和生产、酿造高质量的调味品。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中坝酱油、郫县豆瓣、清溪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
· 巴蜀文化—川菜史话—川菜的麻辣
川菜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菜肴之一,它与粤菜、鲁菜、淮扬菜共同组成中国的四大菜系。川菜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其风味则是清鲜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著称。辣椒(四川俗称海椒),自从传人我国以后,川菜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川人及川菜厨师对辣椒的使用,方法之多、运用之巧,是其它菜系所不及的。川人使用辣椒有时作为主料,有时作为配料,然而更多时候是作为凋料使用。其鲜红辣椒的加工制品种类之多,堪称全国之首。常见的有干辣椒、辣椒粉、豆瓣酱、泡辣椒、水红辣椒、熟油辣椒、辣椒油、糍粑辣椒等等。厨师则根据不同的菜式选择使用不同的辣椒调味品。如鱼香味,离不了泡红辣椒,因为它除了具有辣椒素而外,还有四川泡菜的特殊香味。做家常味,就必须使用四川特产的郫县豆瓣,这种豆瓣酱味纯正而鲜香。又如宫保鸡丁、陈皮鸡等,就非用于辣椒不可,因干辣椒的香辣味经炝入主料后给人辣而不烈的感觉,回味悠长。再如著名的麻婆豆腐,则需同时使用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