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四川大学中国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四川大学中国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80年9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3月,研究所所长李刚。研究所下设道

该所成立于1980年9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3月,研究所所长李刚。研究所下设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宗教理论与比较宗教研究中心、道教美学与审美文化研究中心、道教科技研究中心等。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8人,兼职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5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卿希泰、李刚、潘显一、唐、陈兵、姜生、张泽洪、陈霞等教授。
   在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道教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科技、文学与民俗等,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研究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道教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意义,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的走向及其在国际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方向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处于一流,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许多科研成果获得佳评,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本方向的代表作《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由本所科研人员翻译成英文出版后,在英语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道教美学与中国审美文化方向的研究系宗教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涉及道教、美学、哲学、文艺思想、小说、诗歌、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雕塑、建筑、环境艺术以及自然美鉴赏等方面,内容极为丰富,系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和评价中国人的审美思想文化大系统。
    在宗教理论与比较宗教研究方向,从80年代《宗教学概论》的编写开始,到90年代又有《宗教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宗教与文明》、《世界主要宗教概观》等专著以及我省学者翻译的当代世界宗教理论著作系列及部分比较宗教学著作问世,对宗教的历史文化的性质、特点、传播和作用方式,对宗教与国际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民族问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都有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宗教学理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全国也居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追溯中国道教之根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在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庙堂文化的笼盖下,道教文化的潜流(有时成为主流)源远流长,消长起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曾执着地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就是道家文化在起着先念性的作用。道家文化的强大是不争的事实。这与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它是本土文化,比之于佛教、天主教、教等外来文化有强大得多的根基。当国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的历史条件下,本土文化绝对会形成强大的势力。其次,道家文化比之同样是本土文化的儒家文化、墨家文化及其余种种杂家文化来则是它严密的宗教组织关系,以其一呼百应的“集体”形式,将道家的思想文化推进发展;而在非“显学”的历史阶段,它则变为浸淫百姓生活的潜流。对于在中国有着如此深远影响的道家文化,理应高度重视,并应予认真研究、重新认识。本文拟就道教文化的渊源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道教与彭州道教创始于东汉顺帝汉安初年(公元142年),创教人张道陵。张道...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与成都曲艺
在四川城乡的茶馆,书场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的表演。富贵人家每逢喜庆,也请曲艺艺人到家中"出堂会"。有一首嘉庆年间的《锦城竹枝词》描写当时成都的曲艺发展盛况:"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民国时,四川曲艺仍很流行,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烟馆妓院、旅店栈房等都有曲艺艺人的活动身影。城市里还出现了曲艺书场在茶馆里请曲艺艺人综合演出或专场表演。如成都的"芙蓉亭"、"锦江茶楼"等都是有名的曲艺演出场地。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涌现了李德才的杨琴、贾树山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被誉为四川曲艺界的"四绝"。其中,四川曲艺中的竹琴:又称道琴,原是道士劝善说道时用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始称竹琴。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渊源
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早于世界其他各种宗教。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至肃州空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开天经》云广成子为老子的化身。)《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广成子居空桐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我国原始时代,人群处于愚昧状态,备受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在人们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处理周围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于是崇拜自然、信仰鬼神,为求避祸求福,沟通天人之间、神鬼之间的信息,开始出现了巫师。殷人尚鬼、重巫祝。巫,为人们占卜吉凶祝福。祝,取悦于神,以沟通人之间的信息。人们依靠巫祝,来申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改变现状,以求安居乐业。至周代,人们进一步探索神仙的踪迹,战国时期,尤为特出。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四川道教的主要宗教节日
正月初九日的玉皇圣诞,正月十五日的天官会(上元节),正月十九日的丘祖会,二月十五日的老君会,三月初三的文昌会,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六月初六日的禹王会,六月二十四日的川主会,七月十五日的地官会(中元节),九月初九日的九皇会,十月十五日的水官会(下元节),冬月十九日的太阳会,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等。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美学
道教美学是关于道教文学艺术的审美关系的理论。美学本身就是一个学派众多的理论体系,道教美学更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严格说来,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理想在彼岸世界的反映,是对现实世界缺陷的补偿.道教的神仙世界更是中国现实世界理想的美学延伸,因而也是对美的追求。宗教理想是人类的一种审美价值观念,道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种美学价值体系。因而道教美学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略分为道家美学、道教美学、内丹美学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道家和道教的文化渊源始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殖崇拜、女性祟拜的原始宗教,道家和道教美学也以这种原始宗教观念为出发点。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提出“道”的最高范畴和道家的价值观,同时也是道家美学的审美标准。《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美学的总纲,无论是社会结构、伦理结构、心理结构、自然结构,凡是与道相谐调的,符合自然无为的宇宙节律的,就是真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