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相关文物:造像碑刻祭器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5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相关文物:造像碑刻祭器,张陵石像 隋大业年间(605年?618年)雕塑。形象威严,三目,掌上有方形“阳平

张陵石像  隋大业年间(605年?618年)雕塑。形象威严,三目,掌上有方形“阳平治都功印”。保存完好。现存青城山天师洞内。
三皇石像  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雕像,唐代造,现供于天师洞三皇殿内。像背题“唐开元十一年岁次癸亥道士杨悟玄捐资造像。保佑国泰民安”。各高90厘米。
二郎滩摩崖道教造像  唐代造像。在蒲江县距县城11公里的二郎滩摩崖造像群第四十四龛中。龛中有10尊造像,座下有题记:“天尊一铺,天宝九载五月……临邛郡白鹤观道士贾光宗造。”
飞龙铁鼎  唐代铸造。鼎高4尺,重约1000公斤,上铸飞龙8条,铸造精致。传为唐玉贞公主焚香的香炉。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在青城山上皇观出土,至今不锈。现置都江堰离堆公园伏龙观内。
唐开元神武皇帝敕书碑  碑高1.4米,宽0.7米。玄宗时(712年?756年)青城山天师洞被飞赴寺僧人所占,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手诏飞赴寺僧人“观还道家,寺依山上旧所”。道士收回天师洞后,将诏书刻碑作“镇山之宝”。现立于青城山天师洞三皇殿内。
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  又名丈人山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宋碑。1958年在青城山建福宫出土。原碑正文29行,2200余字。内有“道家之书,真宗皇帝制为《道藏经序》,以宝文统录名之,盖王钦若之请也。徽宗亦自制《飞天法轮道藏经序》,永康军策内劝农事王□撰,朝奉郎新差通判汉州军事赐绯鱼袋王拱辰书”。此碑出土后被人抬去辅路,埋于建福宫前地下,青城山道协存一拓纸。
“清城山”大字题刻  隋唐年间刻。在青城山大字岩。
宋知宫皇甫坦墓碣  民国29年(1940年)出土。上刻“绍熙五年十月九日立”。现存青城山上清宫文武殿内。皇甫坦为南宋名医,曾为帝后治病。卒葬于青城山上清宫文武殿侧。
明永乐帝迎张三丰御书石刻碑  碑文:“皇帝敬奉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偏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非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龙虎山道士谨致香奉书,拱俟云车凤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此碑“”后已失,现复制立于大邑鹤鸣山迎仙阁前碑林中。
青羊宫大钟  重1500公斤。明代铸。现存青羊宫三清殿前。
明代木刻雕花屏  共10幅。现存青城山天师洞无极殿。全系镂空雕花,有芙蓉、荷花、朱雀等。形象生动,色彩明快,雕工精致。
青羊宫铜羊  造型奇特,工艺精巧。其中单角铜羊(又称独角兽),为十二属相化身。由鼠身、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颈、鸡眼、狗腹、猪臀组成。俨然一只青铜怪兽。据座上铭文载,系清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十五日由北京移至青羊宫。另一只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现存青羊宫三清殿。
《道藏辑要》经版  成都二仙庵方丈阎永和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发起刊刻。此书是根据清康熙时的《道藏辑要》本重新镂刻的。全书245册,其字板系用梨木雕刻而成,共计1.4万多块,每块两面刻字,一面两页。刻板历时15年,至民国4年始告竣工。抗日战争期间,刷经工作停止,经板存于二仙庵,1961年移存青羊宫。
龙门派丹台碧洞宗道脉渊源碑  又称“常道观全真龙门派也系表”。清代常道观“天师洞”住持、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十五代万本园立。现存天师洞三皇殿内。
重修天师洞常道观募像碑  碑刻“大清道光元年亨通道人万本园立”。碑高2米。碑上端雕刻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像。像下为“历代帝王记”。碑嵌于天师洞三清殿后壁。
张大千书画刻石  上清宫文武殿张大千绘王母、麻姑、张三丰、花蕊夫人四通线刻石碑。还有麻姑池、鸳鸯井、天师池题字碑。在天师洞有张大千绘天师石刻像碑。
婴宁游戏石雕像  在青城天师洞三清殿前石栏杆上刻有多群。形象奇妙生动,遇有山风吹响石窍,可发生悠扬悦耳之声,名“天籁”,合称“天籁婴灵”。为名匠要扬星佑与陈星南设计施工。保存完好。
吕纯阳、张三丰石刻像碑  民国时期二仙庵住持邹崇品在清代碑刻上复制而成。吕纯阳像碑,高2米,宽1.5米,上刻有刘咸荣题字称:“唐吴道子敬绘。蜀都二仙庵刻石。刘咸荣八十一岁时敬识。民国二十七年刘咸荣在丙寅四月书。”三丰碑,正面刻张三丰像,背刻张三丰传。邹崇品立。两通碑现移青羊宫三清殿内。
玉清道院救苦钟  钟高220厘米,直径120厘米,重约3000公斤,合金铸成。铸有“玉清道院万缘救苦钟”隶书和篆书字样。钟身遍铸玄纹、水波纹、雷纹图案。钟的挂钮为螭龙图案。铸造历时两年,民国16年铸成。钟声清越,传10余里,现存新津县纯阳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四川道教造像、道画碑刻艺术
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现存较早、最精的道教造像,是610年绵阳西山玉女泉造像,有30余龛。青城山天师洞张陵天师石像也大体造于此时。唐朝崇奉道教,造教得到大发展,较著名的有大足县石门山和南山造像。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趋向世俗化,各地大量塑造城隍、关帝、药王等神像。著名的有梓潼县七曲山文昌宫明代生铁铸像,最大的文昌像高达1.4丈,重约30吨;泸县玉蟾山上玉皇大帝像,高1.8米;安岳石羊镇毗卢洞后的玉皇龛;南江县禹王宫的禹王像,高4米。这些都是道教造像中的罕见珍品。此外,宋代至民国时期,在大足石门山,南山玉皇观,宝顶大佛湾,石篆山老君洞,安岳赤云华岩洞,互助村三仙洞,石羊毗卢洞,江油天仓山太乙洞,乐至崇教寺,巴中北龛、南龛,营山景福寺,青城山朝阳庵等都有道教摩崖或石雕造像。道画是以道教故事、神仙思想为题材的绘画。宋代以后道画吸收了山水花鸟画的技术,丰富了道画的表现力。当代画家张大千曾久居青城山...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概述
成都道教发源地溯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信仰历来很盛。据文献记载,早在道教形成前已有许多高逸之士隐修于此,著名的如李八百、严君平、费长房等人。这些高逸之士后来都被纳入了道教的仙真之中。汉顺帝(126~144)时,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入蜀,居于鹤鸣山中,借太上老君口御造作道书,并广泛吸收川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创立了五斗米道。所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三国志·张鲁传》),是为道教实体教团的产生,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因张自称“天师”,也称“天师道”。张陵所居的鹤鸣山及其早期活动的青城山,就是今天大邑境内的鹤鸣山与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故历来有大邑为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之称。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于蜀,其嗣张鲁再承父业,天师道的影响遂日渐浸漫于四川各地。在此宗教背...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宫观的演变
宫观是道士修道、祭祀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历代称呼不同﹐先后有“治”、“庐”、“靖”(“静”)、“馆”等多种称呼﹐而以“宫”、“观”最有代表性﹐以区别于佛教的“寺”、“院”。与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相适应﹐成都地区很早就有了宫观的修建。早期五斗米道的活动中心——义舍﹐实际上就是早期宫观的刍型。传为张陵所设的“二十四治”﹐当是道教最早的24个传道区域﹐而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最早的道教宫观。据学者考证﹐阳平治、鹤鸣治、漓沅治、葛贵治、真多治、昌利治、稠梗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冈治、主簿治、玉局治等12治都在今成都地区。至张鲁时﹐设“八游治”,青城治、黄金治2治也在成都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成都地区的宫观兴建有了长足发展。成都严真观﹑通真宫﹐都江堰长生观﹐青城山真武宫(祖师殿)﹑上清宫﹑上皇观﹑中皇观﹑丈人观等﹐据称都是兴建于此时。这个时期修建的宫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更加正规﹐规模...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与成都曲艺
在四川城乡的茶馆,书场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的表演。富贵人家每逢喜庆,也请曲艺艺人到家中"出堂会"。有一首嘉庆年间的《锦城竹枝词》描写当时成都的曲艺发展盛况:"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民国时,四川曲艺仍很流行,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烟馆妓院、旅店栈房等都有曲艺艺人的活动身影。城市里还出现了曲艺书场在茶馆里请曲艺艺人综合演出或专场表演。如成都的"芙蓉亭"、"锦江茶楼"等都是有名的曲艺演出场地。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涌现了李德才的杨琴、贾树山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被誉为四川曲艺界的"四绝"。其中,四川曲艺中的竹琴:又称道琴,原是道士劝善说道时用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始称竹琴。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发源地溯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信仰历来很盛。据文献记载,早在道教形成前已有许多高逸之士隐修于此,著名的如李八百、严君平、费长房等人。这些高逸之士后来都被纳入了道教的仙真之中。汉顺帝(126-144)时,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入蜀,居于鹤鸣山中,借太上老君口御造作道书,并广泛吸收川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创立了五斗米道。所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三国志·张鲁传》),是为道教实体教团的产生,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因张陵自称“天师”,也称“天师道”。张陵所居的鹤鸣山及其早期活动的青城山,就是今天大邑境内的鹤鸣山与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故历来有大邑为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之称。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于蜀,其嗣张鲁再承父业,天师道的影响遂日渐浸漫于四川各地。在此宗教背景下,汉末张鲁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