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发源地溯源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7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发源地溯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

  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信仰历来很盛。据文献记载,早在道教形成前已有许多高逸之士隐修于此,著名的如李八百、严君平、费长房等人。这些高逸之士后来都被纳入了道教的仙真之中。汉顺帝 (126-144) 时,有沛国丰 ( 今江苏丰县 ) 人张陵入蜀,居于鹤鸣山中,借太上老君口御造作道书,并广泛吸收川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创立了五斗米道。所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 《三国志·张鲁传》 ) ,是为道教实体教团的产生,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因张陵自称“天师”,也称“天师道”。张陵所居的鹤鸣山及其早期活动的青城山,就是今天大邑境内的鹤鸣山与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故历来有大邑为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之称。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于蜀,其嗣张鲁再承父业,天师道的影响遂日渐浸漫于四川各地。在此宗教背景下,汉末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

  张鲁割据政权被曹魏政权剿灭以后﹐天师道中心转向北方。虽然如此﹐成都地区的天师道发展仍很迅速﹐百姓官员“竟共事之”﹐以至于王浚为益州刺史﹐不得不对之严厉打击,“焚其传舍”﹐信道郡守“免官除名” ( 《华阳国志·大同志》 ) 。西晋末年﹐虔信天师道的巴西賨民李特﹑李雄父子﹐率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入蜀﹐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以“民奉之如神” ( 《太平御览》卷 123) 的青城山道士范长生为相﹐加号“天地太师”。范长生即以“国师”身份大张旗鼓地弘扬天师道﹐“人多事之” ( 《晋书·周抚传》 ) ﹐成都地区的天师道由是空前兴盛。至成汉政权败亡﹐其子范贲尤能凭其声名号召信徒﹐“有众一万” ( 《晋书。周抚传》 ) ﹐并被推尊为帝。直至宋初﹐传统天师道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仍有相当影响﹐有人“以鬼道惑人”﹐仍是“远近走集﹐争投货财” ( 范百禄《文同墓志》 ) 。

  至唐﹐因李唐王朝尊老子为宗亲﹐得到李唐王朝的支持﹐道教在全国迅速发展。与此相应﹐成都地区的道教也有新的发展。经过南北清整改造的中原道教回传四川﹐改变了成都地区传统天师道的格局﹐形成高道辈出的局面。如赵昱﹑朱桃椎﹑王柯、罗公远﹑玉真公主﹑傅仙宗﹑孙思邈﹑徐佐卿﹑李班﹑杜光庭等高道﹐或隐修于青城山﹑平冈山﹐或寄身于成都附近的宫观,传说皆飞身成仙。其中﹐孙思邈援道入医﹐写成《千金方》传世﹐成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医药学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药王”,影响至今。唐玄宗避难入蜀﹐大量召见道士﹐罗公远为其座上客﹐赵昱则被封为赤城王。唐僖宗避难入蜀﹐多次派道士和朝臣至玄中观 ( 即今青羊宫 ) 设灵宝道场﹑丈人观设周天大醮﹐对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影响亦大。

  宋元之际﹐以炼养为主的新道派逐渐兴起﹐以道法为主的旧道派日趋衰落。至元﹐全真派在北方逐渐形成强大的教团﹐而旧有灵宝﹑上清诸派则被并于正一派﹐影响多在南方。源流所及,成都地区的道教仍以正一派为主。绵延至近﹐成都正一派道士大部分散居民间﹐分别隶属于“广成派” ( 广成坛 ) 和“法言派” ( 法言坛 ) ﹐主要负责民间斋醮活动。

  全真道虽在宋末已经传入成都地区﹐由于正一道在此根基深厚﹐并未形成很大影响。至龙门派传人陈清觉入蜀前﹐成都地区全真道影响一直很小﹐全真道士人数极微。陈清觉 (1606—1705) ,号寒松﹑烟霞﹐湖北武昌人﹐为武当山太子坡龙门派第九代道士詹太林弟子。康熙八年 (1669) ﹐陈清觉与张清湖﹑张清云﹑穆清风﹑张清夜﹑张清仕相偕入川﹐止杖于青城山天师洞。在对天师洞进行整饬后﹐陈清觉将教务付与张清湖﹐天师洞转为龙门派正嗣。与此同时﹐张清夜主持成都青羊宫﹑武侯祠﹐张清仕主持青城山文昌宫﹐成都地区道教渐成龙门派气象。康熙二十六年( 1687 ) ﹐陈清觉入住成都青羊宫﹐得官员赵良壁支持﹐为建二仙庵﹐开堂接众﹐被康熙封为“碧洞真人”,因号其支派为“碧洞宗”。碧洞宗的传播﹐以青城山和二仙庵为中心﹐不仅成都地区,甚至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均有传承,其影响绵延至近﹐形成了今天四川道教的基本格局。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时局不稳﹐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受到遏制﹐宫观废圮﹐道士改行。尽管如此﹐据 1949 年统计,原市区仍有道观 41 座﹐道士 262 人。至于“文革”﹐成都地区道教再受重创﹐许多宫观遭到破坏﹐道士大部份流散还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成都地区逐步恢复和开放了部分道教宫观﹐道士们得以安居乐业,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继 1962 年成都道教协会成立﹐都江堰(青城山)﹑新津﹑大邑﹑崇州等(市)县也相继成立了道教协会。截至现在﹐成都地区已开放了道教活动场所 28 处﹐有道士 300 余人。

  纵观成都地区的道教历史与现状﹐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成都地区是道教创教开派的核心地区﹐张陵在此创立五斗米道(天师道),标志着我国道教实体教团的产生;陈清觉在此开全真龙门碧洞宗﹐标志着西南全真道的自成一体﹐在中国道教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页。第二﹐成都地区的道教历史特长,自张陵正式创立五斗米道,其道脉一直绵延不绝﹐在全国道教发展史上当是比较典型的地区。第三﹐清以前﹐成都地区的道教一直以天师道(后为正一道)占据主流﹐因其特别重视斋醮法事,与民间社会联系紧密﹐对成都地方社会与文化影响很深。第四,从五斗米道到正一道再到全真道﹐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史可以被视为是中国道教发展史的缩影﹐这在中国道教史上也是别的地区所难以替代的。在中国道教史上﹐成都地区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都作为一个古今闻名的文化之都﹐道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概述
成都道教发源地溯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信仰历来很盛。据文献记载,早在道教形成前已有许多高逸之士隐修于此,著名的如李八百、严君平、费长房等人。这些高逸之士后来都被纳入了道教的仙真之中。汉顺帝(126~144)时,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入蜀,居于鹤鸣山中,借太上老君口御造作道书,并广泛吸收川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创立了五斗米道。所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三国志·张鲁传》),是为道教实体教团的产生,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因张自称“天师”,也称“天师道”。张陵所居的鹤鸣山及其早期活动的青城山,就是今天大邑境内的鹤鸣山与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故历来有大邑为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之称。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于蜀,其嗣张鲁再承父业,天师道的影响遂日渐浸漫于四川各地。在此宗教背...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宫观的演变
宫观是道士修道、祭祀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历代称呼不同﹐先后有“治”、“庐”、“靖”(“静”)、“馆”等多种称呼﹐而以“宫”、“观”最有代表性﹐以区别于佛教的“寺”、“院”。与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相适应﹐成都地区很早就有了宫观的修建。早期五斗米道的活动中心——义舍﹐实际上就是早期宫观的刍型。传为张陵所设的“二十四治”﹐当是道教最早的24个传道区域﹐而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最早的道教宫观。据学者考证﹐阳平治、鹤鸣治、漓沅治、葛贵治、真多治、昌利治、稠梗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冈治、主簿治、玉局治等12治都在今成都地区。至张鲁时﹐设“八游治”,青城治、黄金治2治也在成都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成都地区的宫观兴建有了长足发展。成都严真观﹑通真宫﹐都江堰长生观﹐青城山真武宫(祖师殿)﹑上清宫﹑上皇观﹑中皇观﹑丈人观等﹐据称都是兴建于此时。这个时期修建的宫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更加正规﹐规模...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与成都曲艺
在四川城乡的茶馆,书场等公共娱乐场所,随处都可以欣赏到曲艺艺人的表演。富贵人家每逢喜庆,也请曲艺艺人到家中"出堂会"。有一首嘉庆年间的《锦城竹枝词》描写当时成都的曲艺发展盛况:"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民国时,四川曲艺仍很流行,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烟馆妓院、旅店栈房等都有曲艺艺人的活动身影。城市里还出现了曲艺书场在茶馆里请曲艺艺人综合演出或专场表演。如成都的"芙蓉亭"、"锦江茶楼"等都是有名的曲艺演出场地。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艺界涌现了李德才的杨琴、贾树山的竹琴、曾炳昆的相书和李月秋的清音,被誉为四川曲艺界的"四绝"。其中,四川曲艺中的竹琴:又称道琴,原是道士劝善说道时用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为伴奏乐器,民国初年始称竹琴。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发源地鹤鸣山
位于大邑城北12公里的鹤鸣乡,汉代张陵曾在此修炼,创立道教,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主要古迹有柱腰岩、二十四洞、天谷洞、送仙桥、迎仙桥、解元亭、双鹤楼等。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渊源
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早于世界其他各种宗教。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至肃州空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开天经》云广成子为老子的化身。)《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广成子居空桐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我国原始时代,人群处于愚昧状态,备受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在人们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处理周围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于是崇拜自然、信仰鬼神,为求避祸求福,沟通天人之间、神鬼之间的信息,开始出现了巫师。殷人尚鬼、重巫祝。巫,为人们占卜吉凶祝福。祝,取悦于神,以沟通人之间的信息。人们依靠巫祝,来申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改变现状,以求安居乐业。至周代,人们进一步探索神仙的踪迹,战国时期,尤为特出。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