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瓦屋山与道家渊源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5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瓦屋山与道家渊源,   “蜀国多仙山”,在四川盆地西沿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就是一座秀拔群峰的仙山。由

    “蜀国多仙山”,在四川盆地西沿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就是一座秀拔群峰的仙山。由于它海拔2830米,高矗云汉之中,神秘幽深、奇观迭出,明清以来曾被冠以“妖名”从正史中删除,致使这座曾与峨眉共同媲美天下的仙山销声匿迹,几乎被世人忘却。
1993年5月建立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后,笔者陆续收集到一些史料,结合当地地名和口碑,试图拂去尘埃,还原瓦屋山的历史面目。

瓦屋山——青羌之肆
羌人祭礼青衣神的图腾崇拜地

    《蜀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与关令尹喜相约:“千日后到成都青羊肆寻吾”。
青羊之肆在哪里?在成都吗?否,因为老子所在的年代还未建成都,这里的“成都”只是蜀地的代称。青羊肆是青羊宫吗?也不是。因为青羊宫是在唐代唐玄宗时,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故宅故作道观的。更重要的是老子到四川的年代,正是蜀王蚕丛去世不久,青衣江边的羌人正为他们的青衣神举行规模空前的祭祀活动的年代。
《说文解字》载,羊字通羌,肆与祀同。蚕丛时期的青羊肆即青羌之肆——青衣江流域的羌人祭祀青衣神之肆。瓦屋山即是一处最大的青羌之肆。
    瓦屋山顶15000亩,从远处眺望宛如一座瓦屋,古人见象生义,命名为“居山”,意为可居住之山。同时又因其山顶平兀,有几条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汇成一条大河,倒了一个右拐,围绕着蚕丛活动的中心区域,旋了半圈,酷似“蜀”字,因此把江又称作蜀江,把山称作蜀山。
    周代以文王演释的《易经》为立国的指导思想。居山(瓦屋山)虽与镐京相距千里,然而纯朴的蜀人却从善如流,以“易”为俗,将瓦屋山命名为易俗乡,并且为了纪念协助武王伐纣的周公,将瓦屋山下的河流叫做周公河。
    此时的瓦屋山区,以《易经》为生活准则,卜筮之风大盛。屋巫相通。人们对瓦屋山上出现的天象奇观无法解释,只能认为它距天最近,是神仙们居住之地,而顶礼膜拜。当地流传着“瓦屋山是用金柱头、银磉礅建造的,有24座神仙洞府”的说法。每有重大活动,山民均要上山求神许愿。至今山上还保留着许多与祭祀有关的地名,如三霄洞、大法洞、五郎洞、晴雨洞、灵牛洞、野牛街、龙神岗、望乡台、迷魂凼、炳灵祠等以及与占卜祭祀有关的传说。
青衣江流域和瓦屋山是蜀王蚕丛的发祥地与归宿点
    “周失其政,蜀始称王”,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被捉弄后,愤愤不平,“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当了蜀国的开国国王,时间在公元前700年左右,距今2700年。
    蚕丛着青衣,教民种桑养蚕,使蜀地经济勃兴,创建了蜀国。死后蜀人感其德,祀蚕丛为青衣神(蚕神),将其出生地命名为青神县,其主要活动区域亦在青衣命名即青衣江。传说蚕丛死后葬在瓦屋山东岩与他的家乡青神县遥遥相望。山上有川主庙、王爷庙、大椁槽、七椁山。
    在蚕丛时代,青衣江流域居住的主要是羌人,除了养蚕、渔猎,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在祭祀青衣神的活动中,在高高的坝子中搭台酬神唱戏,娱神而自娱,形成规模空前的“青羌之祀”,流传至今的“三月三”、、“五月台会”等均是此种古蜀遗风,而瓦屋山则留下了“圣德”、“薄山”、“遣福”、“万安”等庞大的祭祀蚕丛的建筑群,是当时最集中最典型的青羌之肆。


千里取经——老子寻求心目中的理想王国,青衣神的蜀国

    春秋末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经历五公称霸,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冲破《易经》和《周礼》的束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诗经》等几部影响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经典巨著。老子及其所著《道德经》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老子(约公元前560年—前400年),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代。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史。他是中国历史上首先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第一人,是从宇宙观的角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一位大思想家。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在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邀而写的《道德经》,集中体现了他的先进思想。后来他被东汉时的张陵推崇为道教的祖师,尊为太上老君。
    老子西出函谷关到四川来干什么?原来是来寻找“青羊之肆”,来寻找以蚕桑兴国,敢于首先称王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蚕丛蜀国。
蚕丛以丝绸兴邦,不仅加强了同中原的联系,而且打通了南方丝绸之路,使蜀中所产蜀布和青筇竹杖,远销到身毒(印度)。蚕丛立国兴邦的事实,不能不引起身在中原的大思想家老子的瞩目和关心,促使他不远千里,用了三年的时间来考察青羊之肆。
老子到了“青羊之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当周之末,居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友五人,手扶青筇之杖,出入室中与老子谈。”这青黄不接筇之杖就是青衣江南邛崃山(轿顶山)所产筇竹所制。那五位黄发友就是瓦屋山的五郎洞主。最后老子升化在瓦屋山——青羊之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其升化处修了会仙桥、太极殿。并且把瓦屋山又叫做君山、老君山。
    到了唐玄宗时(712—742),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府宅改作青羊观后,人们便将青羊之肆移称青羊宫,并作为老子升化处予以祭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张陵访道寻源易俗乡

    东汉末年,张陵,即张道陵,客居蜀中时沿着老子的足迹,率其长孙张普来到青衣江边的易俗乡,传道布道,留下珍贵的《张道陵碑》。
    张陵系道教的创立者,自封天师。他任江州令时,十分关注青衣江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的足迹遍布仁寿、井研、彭山、洪雅,为井盐的开采做过许多工作。他在更为偏僻的盆地西沿山区,设立二十四个治所,传播五斗米道。他所提倡的一些原始互助的主张,至今仍在瓦屋山区流行。如山地笋棚内备有米、盐、柴、灶,过往的猎人、采药和进山路过者取用后,根据自身力量予以补充。《张道陵碑》生动地记录了张道陵携其孙张普在易俗乡传道的历史,与此同时人们还在附近巨石上绘制了“天师行道图”,用笔练粗犷,然而却透出一股凛然之气。现在瓦屋山区许多山地人家仍然供奉张天师画像和符箓,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诸葛亮治水定洪州

    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位道家思想很浓的政治家,主张“宁静致远”,一生研究《周易》用于行军布阵,其八阵图为其代表作,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为人们世世代代所称颂。
    诸葛亮南征时来到青衣江边,见人们居住的江边坝子地势低洼,洪水一来就成了泽国,是个名副其实的“洪洲”。经过仔细考察,他叫人们浚疏河道,顺其自然引水归漕,并用竹笼装石砌堤,在几处缓流处留下“败阙”,洪水到了一定水位,即“穿浩”分洪而去,从此此地得以安宁。为了让后人遵其制,还绘制了石图,以“石钉”(即石笔)定之并将此处叫做“洪穿(川)”。这石笔和石图,遂成为洪州胜迹。当地人感诸葛亮之德,代代传颂:“石笔定洪州,此地并不忧;纵使天下乱,此地得安然;纵使天下旱,此地有半收。”
    晋代葛洪,号抱朴子,是道教的一位重要人物。亦沿着老子、张陵的足迹到了瓦屋山结茅练丹,在柳江五凤山还有抱朴洞、看花台、老君观等遗迹。他还将汉代李阿修炼的故事收进其著作中。

释道合流与朝廷禁山

    南宋淳熙年间,佛教传入瓦屋山,出现佛道相斥又相融的局面。西汉甘露年间修行的辟支道长(公元前50年—?)被佛门尊为辟支佛与道教相抗衡,因为辟支早张道陵(34—156)84年出生,并将瓦屋山称为辟支道场,至今山上有30多处宗教建筑遗址,绝大部分系唐宋时道家建筑。如三官祠、灵宫殿、龙神岗、太子坪、木皮殿、沉香殿、乔光殿、鸳鸯祠、会仙桥、盘龙岩等。
    元末明初,著名的道人张三丰,到瓦屋山苦修,创立“屋山派”,朱元璋与朱棣屡次派人寻觅,均避而不见,却与蜀王朱椿过从甚密,朝廷对他十分恼怒,表面上给他敕封了许多头衔,另一方面又断其退路,借妖名,将瓦屋山封禁,企图困死“屋山派”的传人。然而朝廷的封禁并未罅人们对瓦屋山的朝觐,著名的四川才子杨升庵在贬往云南充军时,偏不信邪,专门来游了瓦屋山,欣然题下“与造物游”四个大字。
    清朝继续封山,人们谈“妖”色变,使一座与峨眉媲美的名山逐渐沉寂下来,然而每年的朝山会仍然如火如荼。嘉庆年间四川学政使著名诗人何绍基到瓦屋山考察时,写了许多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这座道教圣山的情况,完整地保存在《洪雅县志》中。
    民国时,军阀割据,瓦屋山上的宗教建筑相继颓圮。建国初期,瓦屋山顶鸳鸯池畔的太极殿(俗称鸳鸯祠),是两屋楼的建筑,楼下祀四御,楼上供三清,由道人朱子清看护,不久朱道士还俗回到炳灵倒流溪老家。其余寄住的10多人也下山回家,太极殿最后也倒塌了。鸳鸯池南的沉香殿(俗称新庙),被洪雅林场辟为临时工房,供调查巡护之用,于1973年倒塌。

千载名山重展芳颜

    1992年,我国林业进入转型期,全国建立了20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洪雅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瓦屋山,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森林旅游的游憩场所。1993年5月林业部批准建立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管理处坚持边开发、边经营的方针,五年来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20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以及上山的公路和旅游索道,开辟出象尔山庄、兰溪、双洞溪等18处景点,接待中外游人1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20万元,使瓦屋山名播海内外。
    1997年9月下旬,台湾老庄学会考察团在成都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座谈会后,冒雨登上瓦屋山朝觐了鸳鸯池畔的老君雕像,确认该处系老君升天处,并建议重建道教天城八景宫。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研究后,决定恢复八景宫(太极殿),使这座道教圣山重现昔日风采,弘扬道家道法自然清修延寿的科学主张,使人们在回归自然中获得新的感受,为我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康乐作出新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青衣羌与瓦屋山道教源流
四川眉山地区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是古代蜀中著名的道教仙山。瓦屋山以海拔2830米的气势,矗立在川西盆地。时至今日,作为四川境内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其清幽典雅的神仙境界,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瓦屋山是张陵在蜀中创教的据点,具有悠久的道教历史源流,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神韵。本文对此问题作一探计,以展现瓦屋山道教文化古朴风貌。一、瓦屋山地区的青衣羌人皈依道教洪雅瓦屋山地处青衣江流域,秦汉时期的主要居民是羌人。这支羌人因生息在青衣江上游,人们称之为青衣羌。源自芦山的青衣江,因羌人归附汉朝,又称为平羌水。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在青衣江流域设立西部都尉。当时西部都尉有两个:一个治所在旄牛,专门治理青衣羌等少数民族;一个治所在青衣,专门治理当地的汉人。东汉延光元年(122年),改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羌人曾建立青衣羌国,顺帝阳嘉二年(133年),青衣江王子心慕汉制,上书请示内附。北周武帝天和...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渊源
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早于世界其他各种宗教。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至肃州空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开天经》云广成子为老子的化身。)《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广成子居空桐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我国原始时代,人群处于愚昧状态,备受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在人们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处理周围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于是崇拜自然、信仰鬼神,为求避祸求福,沟通天人之间、神鬼之间的信息,开始出现了巫师。殷人尚鬼、重巫祝。巫,为人们占卜吉凶祝福。祝,取悦于神,以沟通人之间的信息。人们依靠巫祝,来申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改变现状,以求安居乐业。至周代,人们进一步探索神仙的踪迹,战国时期,尤为特出。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与中医渊源相通
中华文化从源而论,与道家关系最钜。道家流派的名称,形成虽较晚,要到汉初随九流而定名。但其渊源就有道籍文献可考者,可上溯至商初伊尹,至周时老子《道德经》已是集其大成,这还不包括道家思想的初始阶段,要上推到黄帝之时。《汉书·艺文志》载道家古籍,列第一的就是《伊尹》五十一篇。此书早佚,连《隋书·经籍志》亦不见著录,但近年来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伊尹·九主》佚文,不仅使我们对《伊尹》这一部早期道家典籍能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且证实了道学的产生与天道实密不可分。例如,无名、有名是《老子》之学的一个中心,而《伊尹·九主》认为"名"就是从天道中产生的。其文说:"天乏(范)无(名),复生万物,生物不物,莫不以名。"所谓"天范",就是"天道",就是天的本体和天的运行规律,放曰"无名"。"名"既是天道的产物,那么万事万物,由此而生,莫不有名。《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于此可以找到注脚。中医学与...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家养生学
概念界定: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基本内容:《养生集》云:“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除此之外内丹修炼,气功,武术等也是其重要手段。主要著作:1.《太平经》中明确指出了重精,爱气,尊神的长寿观。2.《老子想尔注》强调“身常当自生,安精神为本”的原则。3.《黄庭经》着重提出了以“存思”为主的修炼方法。4.《抱朴子内篇》提出...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从“三星洞”到“三星堆”瓦屋山与古蜀文化关系试探
三星,即天上的三颗明亮的星星。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称之有“天一星”。正如《史记•孝武本纪》《集解》所说:“徐广曰:斗口三星曰天一。”天一星又称天乙星,古人认为天乙星居天之中,称做“天心”。三星洞,在洪雅瓦屋山,相传史前人皇曾在此居住;三星堆,即今广汉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巴蜀原始宗教崇奉五斗,以三星为中斗,为最高星神。天有五斗,地有五方,三星洞、三星堆与天一星相对应,意为天下之中,以受四川八方朝拜的最神圣的地方。三星洞所在的瓦屋山区,至今仍保留着巴蜀原始宗教的习俗和遗迹;三星堆文化遗址则是在巴蜀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的宝库。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试作初步探索,以向各方专家就教。一、女娲与“娲屋”三星洞所在的瓦屋山,自古号称“天漏”,相传女娲补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女娲完成了补天大业之后在此栖息,所以本来叫做“娲屋山”或“女娲山”,称“瓦屋山”是从宋代才开始的。女娲是否住过瓦屋山?因是神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