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宁夏建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7
转发:0
评论:0
宁夏建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   记者1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现场看到,一座以展示西北农耕文化为主

    记者1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现场看到,一座以展示西北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建成封顶,预计明年4月主展馆可建成投用。


  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固原市,历史上属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今年3月,固原市原州区提出兴建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立项申请后,宁夏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区计划兴建的40个专题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于今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主展馆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


  从今年4月起,原州区文化体育局就着手组织征集博物馆展品,目前已在当地农村及周边省区征集到反映西北传统农耕文化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1600多件,涉及从耕种、加工到吃、住、用等各个环节,有些至今仍然被农民广泛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苏州建农耕文化博物馆展示7000年历史
本报讯(记者陈煜)日前,记者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00周年校庆典礼上获悉,该院将在该市相城区建设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据了解,苏州的农耕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约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那时的稻作农业生产已经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据草鞋山遗址发现,当时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马家浜文化”晚期水稻田以及附属灌溉设施。苏州农耕博物馆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将由政府、学院、社会力量多方出资建设,建成后作为苏州农耕文化宣传的窗口,承担对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农耕文化教育的职能,让市民更多地了解吴越地区的农耕文化历史。根据设计方案,苏州农耕博物馆占地2.35公顷,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其中农耕博物馆3900平方米,农耕文化研究所约6350平方米。而农耕博物馆所在的相城区则提供了环境优良、区位极佳的基地条件。游客既可以品味“农业文化广场”的内涵,也可以轻松感受环境雕塑主题的氛围,年长者可以“慈航渡口话桑麻...
· 党氏庄园:一座农耕文明的博物馆
奇怪得很,在陕北这块由黄河、黄土地与黄风斗阵组成的版图上,大山的皱褶里总会隐藏着黄土地人创造的奇观。而不是在较平坦的塬地和较丰裕的小河川道间。白家硷乡东贺家石村的党氏庄园就是距县城20多公里,深藏于无定河东岸大山皱褶里的一座城堡式窑洞建筑群。在春夏交替的日子里,我约了几个朋友慕名乘车直抵东贺家石村。出了绥德城,经过已铺满绿油油庄稼的无定河川,到了蒲家硷车子向东钻人一条深深的山沟。山沟窄的只能容下一条不宽的简易公路,车子缓缓前行,两边的山梁圪峁齐刷刷地向后涌去,挤兑得人有点喘不上气来。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间,车子停了下来。下车一望,真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舒畅和兴奋。这就是党氏庄园。两排山峁圪塔在这里让另一座大山牵着手围了起来,阻断了沟的延伸,形成一个很开阔的沟掌,城堡式的党氏庄园就依沟掌的山坡而建。一条小溪丁冬地沿庄园脚过。几十株披满绿叶的柳树排列在庄园石坡的一边,迎接着人们进入党氏...
· 建川博物馆
简介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329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建川博物馆聚落匠心独具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不仅超乎想象地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如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各种商业等汇集在一起,让这些配套设施呈现亚博物馆状态,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曾说:“建博物
· “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建水
位于建水县境内,距昆明299公里。景区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和著名的风景区燕子洞两大部分,面积115.5平方公里。建水古称临安,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这里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文庙,以及朝阳楼、双龙桥、指林寺、朱家花园等一大批古建筑。全县有古寺庙近百所,仅城区就有40多所,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式民居,堪称是“古建筑博物馆”。燕子洞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春夏有百万只雨燕飞舞巢居。采撷燕窝绝技、钟乳奇观、峭壁悬匾等,每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前来一饱眼福。经国务院1994年批准,定为国家第三批风景名胜区,建水古城也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
· 苗族农耕文化是啥?贵州苗族的农耕文化简介
贵州因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立体农业特征明显,故贵州省山地梯田较多,是旅游观光、摄影创作的优势资源。贵州的梯田虽然没有广西龙胜、云南元阳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逊于前者,甚至更胜一筹。贵州的加榜、摆榜、野钟、堂安、高要等地的梯田,都是“秒杀菲林”的圣地。这些梯田更和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美不可言。贵州中西部的苗族分布较分散,大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由于不同地区的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各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但总体说来,黔东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安顺、遵义地区的苗族很早就进入了犁耕农业阶段。苗族的农业社会持续了几千年之久。苗族迁徙到贵州并扎根下来后,他们就用已掌握的农耕技术播种水稻,在稻田里养鱼。这为苗族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