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四川民居简述
四川民居源远流长,从最近出土的商代成都十二桥原始干阑式建筑看,即已用木桩基础、木地梁、墙体及屋顶用竹木绑扎与榫卯相结合的结构。汉代在干阑式建筑基础上已发展成高勒脚或架空木地板的木构架楼房民居。到了东汉,已有廊庑院庭、重门厅堂的庭园式民居,整个宅第以周围廊分隔院落:前堂、后寝、厨房及木构望楼“分区明确”,穿逗式、抬梁式木构架已形成,檐部有撑拱、斗拱、挑枋的做法,已具四川传统民居雏形。以后经一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很有特色的四川传统民居。
我省现存民居,多为清代、民国建造。唯会理县科甲巷胡宅等几处,据考察认为系明代建造。
四川民居有井干式、干阑式、四合院式、碉房、帐篷五类。在大量的四合院式民居中,按其使用功能可归纳为庄园、府第、宅院、店居、农宅等五类。
四川是多民族的省份之一,人们因所处自然地理、气候和宗教信仰风俗的不同,各具特色的住宅形式也不同。同样是藏族民居,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之不同,有南北藏居之分;因地方材料的关系,又有木楼、碉楼藏居之不同。草地藏居还有藏族特有的帐篷。羌族、彝族、土家族、苗族等建筑都各具特色。即使是汉族地区,由于四川地域广大,毗邻陕西的地域,或北方移民较多的地域,如广元、阆中等地,部分民居又兼有北方民居矮檐厚墙的特色。西昌、会理一带的民居,又兼有云南大理、丽江一带的建筑特色。
四川民居的几种类型:
一、“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
二、布局灵活,规划合理,顺应地形是四川城镇及建筑群体布局的一大特征。
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就料施工”。
四、“轴线明确,平面灵活,变化有序,内外结合,层次丰富”。
堂屋是民居中不可缺少房屋,而且都处于平面的中心位置,几千年来,一直如此。一般农户,都设有堂,这里供祖先,主要作接待、劳作、起居用。讲究的人家,供神堂是后堂,前面大堂、二堂接待筵客之用。大门直接反映住户的文化、经济、民族特征,人们很注意大门的朝向设计。大门四川叫“朝门”、“龙门”,人们可聚会在此“摆龙门阵”。
五、“青瓦粉墙,重重院落,翩翩村寨,轻盈精巧,朴实自然”
四川民居木作做工精细,门窗格扇、罩、挂落、挑枋、撑拱、带瓜柱等施雕部位广,做工考究,美观自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工艺精湛,采用“福禄寿喜”、“琴棋书画”、“吉祥如意”、“动物花草”、“历史故事”、“戏剧人物”等多种题材,形象生动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四川的悠久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