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成都满城府院兵宅特点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成都满城府院兵宅特点,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成都设驻防旗兵满蒙2000余人(满族占2/3),由副

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成都设驻防旗兵满蒙2000余人(满族占2/3),由副都统1员统辖。以后陆续迁来眷属3千余人,成都有满蒙定居人口。到了乾降四十一年,八族驻防增强,设将军1员管辖。满蒙人口,到嘉庆年间有2150户,人丁10990余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查核册籍5100余户,21000余人。

康熙六十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奏准,在成都西城空地修建营地,专以驻扎八旗官司兵及眷属,以避免与民杂处滋生事端。于是按照秦惠王时,张仪、司马措在成都建有少城之称,在成都西城空地上建“少城”,因专驻八旗官司兵及属眷,又称“满城”。又因地处成都大城之内,又称“内城”。

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建,以及后来的不断完善,修成的少城(满城),形似蜈蚣,由南至北,以原将军衙门为蜈蚣头,长顺街为身,东西街道、胡同为脚,分作两翼排列,自北至南长顺街东面为左翼,西为右翼。官街八条,兵丁居住街道(胡同)42条。“满城”城周四里五分,长八百一十丈七尺,高有一丈三尺八。有城门四,南门名“安阜”(俗称小南门),在今小南街与君平街之间;北门名“延康”,在今长顺下街与宁夏街之间(俗称小北门);东有两门,一名“迎祥”,在今羊市街与东门街之间,一名“受福”,在今祠堂街与西御街之间。四门中“受福”门最壮观,城楼上有白底黑字匾额两个:内写“少城旧治”,外写“既丽且崇”。

那时所谓街名曰“胡同“,房屋并非如现在鳞次栉比,而是在这约十里的满城内,按照统一规划营建的,路宽和屋高均有定制,既有深宅大院,也有绿树成荫的小庭院。每名甲兵有地一、二亩,由公家给予修建三间住房,四周筑有围墙,住进该甲兵及眷属。旗人长于栽花养鸟,满城一度鸟语花香。加上从西南角有条金河流进来,沿将军衙门横贯东西,经半边桥通向大城(成都市区),这使满城更增添几分风光。

辛亥革命后,由四川地方政府于1913年下令拆除满城城垣,这个长达180年的满城方与大城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成都满城府院兵宅
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成都设驻防旗兵满蒙2000余人(满族占2/3),由副都统1员统辖。以后陆续迁来眷属3千余人,成都有满蒙定居人口。到了乾降四十一年,八族驻防增强,设将军1员管辖。满蒙人口,到嘉庆年间有2150户,人丁10990余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查核册籍5100余户,21000余人。康熙六十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奏准,在成都西城空地修建营地,专以驻扎八旗官司兵及眷属,以避免与民杂处滋生事端。于是按照秦惠王时,张仪、司马措在成都建有少城之称,在成都西城空地上建“少城”,因专驻八旗官司兵及属眷,又称“满城”。又因地处成都大城之内,又称“内城”。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建,以及后来的不断完善,修成的少城(满城),形似蜈蚣,由南至北,以原将军衙门为蜈蚣头,长顺街为身,东西街道、胡同为脚,分作两翼排列,自北至南长顺街东面为左翼,西为右翼。官街八条,兵丁居住街道(胡同)42条。“满城”城周四里...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潼南、安县大型宅院
1.潼南县双江镇“田坝杨家大院”潼南县双江镇杨守鲁住宅,位于双江镇街村西头田坝,人称“田坝杨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当地一壮观之古建筑。“占地2400平方米,坐落南北横向,呈长方形的一进多重的中式建筑。两侧厢房相连,构成前、中、后三重大院落;中有3个天井,将前后溶为一体。后重房屋两端有耳楼各一,互为犄角相呼应。大院前后置花园,四周筑高约数尺、盘绕大院的风火墙与正南高丈余的照壁相接,两侧各一阖铁扇大门,房屋布置严谨、奇巧,客堂、厢房、敞门雕花镌刻漏光窗棂百余扇,工艺精湛,图案别致,彩绘点金,雕梁画栋,为该县中式房屋建筑最为富丽堂皇者。至今房廊保存完好,列为重庆市保护建筑物。此外,潼南县新林姬家坝的“奚家花厅”,为该地奚致和住宅,建于清代,是一进多重院,构造华丽,人称“奚家花厅”。2.安县安昌镇杨家老宅安县安昌镇杨家老宅,位于安昌古镇西街中段南路,原名杨朝熙的著名作家沙汀于清末1904年出...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清代成都小康人家的住宅
清代成都小商、小吏和一般地主的宅院,多为二进式的四合院,坐北向南,上房高敞,室内外装饰考究,是长辈和主人居住处。堂屋为供奉祖先牌位及接待宾客之地。两侧厢房供晚辈居住,亦可作书房、客房等。堂屋前后有敞廊,是就餐、乘凉和室外活动之处。杂屋为贮藏和仆人居住的矮小房屋。大门为内外门:外门双开,有高门坎;内门是屏风式四开门,有侧扇供平时家人出入。在婚丧、大事时,中门洞开,这时可将高门坎、屏风、隔扇拆去,与敞廊、天井成为较大的活动空间。前院天井平时是种花、养鱼和家人室外活动之处。后院多有水井,设厨房、杂屋等。宅院装修,多为冷摊小青瓦屋面,窄板封檐,木花格窗和隔扇本色窗台板,白色竹编粉墙,灰色方砖墁地,暗红色砂石阶沿。弓、吊柱,门面坊及门窗隔扇装板等皆有雕刻。整个居住环境布局得当,通风、排水、防盗皆兼顾,色调协调淡雅。有的二进四合院,还栽有两株银杏,银杏是长寿高大的落叶乔木,栽种此树,欲以树寿祈人寿,图...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巴蜀的民居
古代巴蜀是我国古代干栏式楼居的发源地之一。成都十二桥发现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干栏式木结构建筑遗址,已用木桩基础、木地梁、竹木墙体和竹木绑扎与榫卯相结合的屋顶。这种房屋底层架空,用来防水、防潮,也可防备兽类侵袭。西汉时,在干栏式建筑基础上发展出了高脚或架空木地板的木构架楼居,到东汉就发展为廊院庭园式民居,具有现代四川民居的雏型。东汉画像砖上生动地展示了干栏式楼居和栅居的形象。原始的干栏在盆地周边保留时间很长。唐代杜甫进入剑阁,触及诗人眼目的是巴蜀这种“殊俗”:“仰凌栈道细,野人半巢居”。现代的四川仍处处可见干栏建筑的遗风。如阿坝州藏族的木楼、蜀南地区的竹楼。最有特色的是土家族的幽美的吊脚楼,常建在斜坡上和河畔边,一般为两楼一底,底层为牛栏猪圈,中层住人,顶层贮藏粮食瓜菜,是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巴蜀民居另外一大特色是邛笼——石碉文化,它主要是岷江流域的氐羌民族利用岷山多石的条件,因地制宜而...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藏族民宅建筑
藏族的民宅建筑为土木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依山坡而建,墙基础用块石砌成,墙体用土垒成。房子的大小由柱头的多少来决定,最小的是9柱,多的有40多柱。房顶一般人叫“榻板”或“榻子”,长1.3米左右。榻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均匀型,厚薄相等,称为汉式榻;另一种是刀片形,一边厚一边薄,称为藏式榻。在建筑施工时前一种较容易铺盖,两片榻之间的缝隙上面盖一片,后一种单层压边,难度大,铺盖时技术要求高。用榻刀劈出来的榻板,在板面上有一条条由年轮形成的纹沟,下雨时,雨水随纹沟流出,流线形的房顶很容易排出雨水;太阳一出来,潮湿的榻板很快又会被晒干。用榻板盖的房顶,面上风吹雨打日晒,木质逐渐变质,而朝下的榻面经过炊烟的长期熏烤逐渐变厚变硬,两年左右,把整个榻板翻过来铺盖,这样反复一直到不能用了才换新榻片。流线型的榻板房顶,排水性能强,随房檐淌下来的雨水,天长日久,容易冲刷土墙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族住宅的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