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钱币说概
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为政。货币政策亦各行其是。魏始终沿用“五铢”,一度又以谷帛等实物货币补充钱币的不足;蜀先铸“蜀五铢”后又铸“太平百钱”、“直百五铢”、“直百”“定平一百”等钱?吴除沿用“五铢”外,还沿用新莽的“大泉五十”,并铸造了“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钱,同时也使用谷帛作为实物货币,反映了吴国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由于时代的久远,史籍记载的疏略,对三国某些钱币的有无,属于何国铸造等问题,存在过争议,如“大泉二千”特别是“大泉五千”就曾有人疑其子虚乌有,近年来,随着它们的出土而得到证实。
三国钱币有些争议迄今尚未得到钱币界的确认,例如,传统的看法认为,“大泉五十”是新莽的货币,东吴仅是沿用而已。但有些泉友反映,镇江地区出土的“大泉五十”特别厚重,与北方所出之莽钱“大泉五十”有明显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孙吴除沿用外,也曾铸造过“大泉五十”的推断,颇为合理。再如,过去一般把“大平百钱”谈作“太平百钱”。并归入蜀钱,“直百”系列。前贤对此早有疑义。近年,镇江刘建国、高岚先生在《三国吴钱初探》一文中引《骈雅训篡五。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之后指出:“看来,称此钱首字为“大”,实属后人的臆测,遂以“平太”二字;或附合于帝王年号(吴孙亮),或认为与宗教、厌胜有涉。实则首字即“大”字。大者,大泉也;平者,源出于“一刀平五千”的平字,意同“直”,同“当”如是,则“大平百钱”、“大平五百”应即是大泉(钱)平(当)一百和大泉平五百的意思。若按其特征分类,它们亦可归属大泉系列钱的范畴,或日大泉系列钱的异文钱。这是很有见地的。
人们常怪东吴货币的需求为何如此的迅猛,竞从沿用“五铢”一跃而铸“大泉五百”,如果,我们把“五铢”、“大泉五十”、“大平百钱”、“大泉五百”“大泉五千”等联系起来,作为吴钱系列来考虑,这个疑团也就迎刃而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