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简史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6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简史,   在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存在三种力量,外戚、宦官、士人。他们之间为了争权夺利

    在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存在三种力量,外戚、宦官、士人。他们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存在着互相利用、斗争等种种关系。在皇权强大的时期,皇帝可以控制他们,使之为政权很好的服务。但是遇到皇帝幼小,无法有效控制局面,他们在政权中所起的腐蚀作用就会直接导致政治腐败甚至灭亡。

    1、外戚:东汉皇帝立皇后讲究门当户对,多以功臣或大臣的女儿为之。由于东汉政权本来就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他们在朝中往往拥有极大的势力,家族中的子弟宾客、亲戚故旧多在中央以及地方郡县中做官吏,对皇权的威胁很大。

    汉光武帝时期,这一点表现得不明显,而继位的汉明帝、汉章帝也能够很好的控制局势。汉明帝讲究以法治国,以严厉的法制控制豪强地主不得胡作非为。妹妹馆陶公主曾经求明帝任自己的外甥为郎,明帝不答应,而赐钱千万。对大臣们说“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受其殃,是以难之。”汉明帝时期,是东汉吏治最好、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汉章帝继位,却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事从宽厚”。原来比较收敛的外戚、功臣又再度嚣张起来,但由于皇权的强大,表现得不明显。章帝死后,这弊端才逐渐显现出来。

    自汉章帝以后,出于各种原因,即位的皇帝大多幼小,无力控制局势,皇权被外戚掌握在手中。外戚一旦掌权,为了巩固政治、经济利益,亲戚子弟、宾客故旧大多出任高官。这些人在地方上强取豪夺,原来在光武、明、章时期大量存在的自耕农又陷入经济恶化的境地,逐渐沦为佃客甚至农奴。自耕农经济是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赋税、兵役、徭役都是由自耕农承担的,这样又导致国家的财政状况恶化、军事力量削弱。

    2、宦官:汉光武帝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开始在内宫全部使用宦官供职。宦官是皇帝的家奴,家庭出身也比较低,又是阉人,受到官吏百姓的歧视;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声望。他们本来只是作为宫内的杂役使用的,没有机会掌权。但东汉的情况迥异,小皇帝长大以后,外戚不肯交还政权,而身边左右都是外戚的眼线。为了掌权,皇帝不得不使用身边的宦官夺权。宦官也为了取得政治、经济利益,积极协助皇帝夺回政权。

    但是消灭了外戚以后,对无权所带来的耻辱使皇帝不敢再信任外戚、大臣,那么只好把权力交给在社会上没有政治、经济基础的宦官来行使,以保障皇权不在旁落。这样,宦官就代替了外戚的位置。可是,宦官们同样也有子弟宾客、亲戚故旧,他们也要谋取政治、经济利益。于是,宦官们的宗族亲友又在中央和地方郡县做大官,自耕农的地位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

    3、士人:他们最初的来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落魄的贵族或者流氓,由于自身拥有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往往凭借着一技之长在各国担任官吏,甚至出将入相。他们只在乎个人的功名利禄,谈不上效忠哪个国家。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士人所能够博取功名利禄的对象只有一个国家一个君主。秦始皇焚书坑儒、重用狱吏,他们做官的道路被堵塞了,所以秦末农民起义很多士人也积极也参加。汉高帝刘邦原来歧视士人,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认识到他们的力量,于是对他们进行笼络,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统治基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士人为了能够仕进,多研习儒术,成为儒生。但他们头脑中依然没有效忠一家的思想。王莽篡夺政权时,上书劝进、歌功颂德的儒生达到数十万人之多。汉光武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表彰或者给予一些王莽时期不应征做官和隐居山野的儒生以优待,以激励士人养成效忠皇权的气节。这样,士人知道想要做官,不一定要投靠权贵,只要志行清白,一样可以出人头地。另外,扩大太学和地方郡国学的招生,允许私人讲学,并免除太学生、郡国学生的徭役。这样,士人的队伍扩大起来,政治地位和经济力量也与日俱增。在东汉中期,有些士人还依靠外戚或者宦官做官,外戚和宦官也乐得利用他们,但他们已经为正直士人所不齿。到了东汉后期,士人的势力发展很快,已经基本上不需要依附外戚或者宦官而独立存在了。

    到了东汉后期,外戚在与宦官的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而此时士人的力量则壮大起来,并逐渐取代了外戚的地位。士人在东汉后期已经不仅仅包括太学生和其他士人,还包括许多中央和地方的大小官吏,这些人原来也是官吏,和士人存在天然而广泛的政治联系。东汉士人崇尚的名节主要是忠和义。忠不仅仅包括效忠皇帝,因为两汉实行征辟制度,能够进入仕途重要依靠官吏的选拔。由于仕途艰难,很多士人对选用自己的官吏怀有知遇之感,因而逐渐形成了报恩和尽忠的道德上的义务。义的形成多是由于很多官吏原来是在地方开办私学的儒学宗师,他们一般选拔自己的学生为吏,而士人之间互相接触以在仕途中互相提拔,又形成师徒、朋友关系,为师服丧、为朋友之事而不辞艰险。

    官僚和士人在政治上逐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们通过在朝的大官指导而开展各种行动,评论朝政,针砭时弊,在地方上往往形成一呼百应的影响,甚至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为了和宦官争夺仕进的道路,士人往往和宦官发生严重的冲突。在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握政权,但士人反对外戚的时候少,而对于宦官则无时不反对。这是因为外戚多出身名门,和士人存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联系,并且有一些外戚自身还比较谨慎;而宦官则多出身寒门,和士人不存在紧密联系,一旦掌权有肆无忌惮、横行不法。
  
    由于外戚的力量逐渐削弱,宦官独揽大权,原本对外戚、宦官均有斗争的士人改变策略,联合外戚共同对付宦官,但汉桓帝、汉灵帝异常宠信宦官,两次进行党锢,大规模捕杀著名士人以及禁锢其他参与和宦官斗争的士人终身不得做官。许多作风梗直、忠于皇帝的士人不断被杀戮,使得士人逐渐产生了厌恶汉朝,甚至希望他覆灭的倾向,甚至公开散布汉朝将要灭亡的言论。

    在的政治格局下,老百姓的生活也并不好过。皇帝原来是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调节人而存在,但是汉桓帝、汉灵帝昏庸透顶,反而加速了国家的灭亡速度。汉桓帝后宫的宫女多达五六千人、宦官两千多人,杂役还不计在内。汉灵帝更推行卖官制度,允许赊购,等到任搜刮以后再支付。由于皇帝的纵容,贵族、官吏、豪强、商人都对老百姓进行残酷的掠夺,这种竭泽而渔的掠夺,使得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起来反抗,为生存而战斗。

    道教是依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附和神仙方术混杂而成的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道教徒张角利用它对各地的老百姓加以组织,在各郡国共设置了三十六个大的军事组织,在中平元年(公元84年)举行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惊慌失措的汉灵帝在正直官僚北地太守皇甫嵩和政治宦官吕强的建议下,赦免党人,以免把他们逼到农民起义军阵营。又任命国舅何进为大将军,负责洛阳防务;派遣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对黄巾军主力进行。黄巾军的领导人到处焚烧官府、捕杀官吏、豪强、攻打庄园,引起了士人的恐惧和仇恨,自身又不具有军事水平,在富有军事经验的卢植、皇甫嵩、朱儁等将领的下,坚持了半年就失败了。

    然而昏庸的汉灵帝不以此为鉴,反而变本加厉剥削老百姓,地方官吏、豪强也依然聚敛如故,老百姓的反抗就依然炽烈。青州、幽州、并州、兖州都有黄巾余部崛起,凉州的汉族和羌族更联合起来反抗汉朝统治。由于凉州汉胡杂居,老百姓都勇悍善战,汉灵帝派皇甫嵩、张温等名将经年而不能平定。

    为了加强的力度,汉灵帝不得不采纳太常刘焉的建议,加强各州刺史的职权,命其统辖地方军政;有的地方更设置州牧,以名臣重臣出任,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原来属于监察区的各州逐渐演变成凌驾于州县之上的新一级地方政权,原来由中央掌握的权力全部分散到州一级,反而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局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相国,以后又封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军制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过程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军事领导体制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将军职
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秩万石,魏国为第一品。《晋书·职官志》“大将军,古官也。汉武帝置,冠以大司马名,为崇重之职。及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魏国以夏侯惇、曹仁、曹真、曹爽、司马师、司马昭为之,蜀国蒋琬、费祎、姜维为之,吴国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綝为之。大司马: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秩万石,魏国为第一品。魏国以曹休为之,蜀国以蒋琬为之。骠骑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秩万石,魏国以骠骑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车骑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秩万石。魏国以车骑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卫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秩万石。魏国以卫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诸大将军: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三国均置。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秩万...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风尚
三国时代,风尚与后世不同,有不可思议者,以纳妾为例,曹操一纳张济新寡,二纳何进子妇,三纳秦宜禄妻,还为儿子曹丕娶了袁熙的老婆,即甄后。刘备还曾纳刘帽之妻吴氏,孙权纳陆尚之妻徐氏。孙浩杀死张美人,又抢张美人的姐姐,前仆后继。新张美人死,孙浩为治丧半年,人们都以为他死了,要立新皇帝,他才从坟墓中钻出来,真是无情人偏做有情种,想美人想得死去活来。曹操自己纳张济之妻,又为儿子纳张济侄子张乡的女儿为妾,这不是乱伦吗?孙权有二女,大女叫大虎,小女叫小虎,大虎先嫁周瑜之子周循,周循早死,孙权又把大虎转嫁给全琮。小虎先嫁朱据,朱据被"赐死",孙权又把小虎转嫁给刘纂。大虎后来还与侄辈孙浩私通。有些是风尚如此,姑且不论是好风尚、坏风尚,有些则不是,什么是人伦纲常、礼义廉耻,什么节妇烈女,全都毫无顾忌。真是世风日下!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文化遗物
1、长沙走马楼简牍1996年在长沙走马楼发现大量吴简。仅一种长50厘米左右的大木简,完好或基本完好的就有2000枚以上;已经清理出来的木牍和签牌约数十块,竹简约数万片,这批简牍至少有150万字左右的内容,大大地超过了《三国志》的总字数,这批简牍主要是经济类文书,因此为研究孙权时代吴国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批简牍对于研究写孙吴时期的长沙地区历史地理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简牍本身为研究吴国简册制度提供了全新材料。2、铜镜三国曹魏铜镜多沿汉制,流行柿蒂莲弧镜和简化的规矩镜。日本本州岛不发现了曹魏制造的三角缘神兽镜达200件以上。这些铜镜是由曹魏手工方式徐州等地民间工匠制作的,有的是专为出口而生产的。如铜镜铭文有:“镜陈氏作…君宜高官到海东,保子宜孙”,“吾作明竟(镜)真大好,浮由(游)天下口四海,用青铜,到海东。”孙吴的铜镜铸造中心在绍兴,当时出现很多镜匠师,如郑、卜、鲍、陈、朱、徐、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