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习俗做寿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6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习俗做寿,   人过40之后,就要在生日(旧称“母难之期”)接受后辈、亲友的祝贺,并酬谢客

    人过40之后,就要在生日(旧称“母难之期”)接受后辈、亲友的祝贺,并酬谢客人,俗称“做寿”、“做生酒”。旧时对做寿颇为重视,在满整十岁那年的做寿尤其隆重。随着年岁的增加(特别是60岁以后),客人越来越多,排场也越来越大。
    做寿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慎重的事,按照旧俗,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可以有做寿资格的。在四川南部,第一次做寿是由太母娘操办的,俗称“开寿”。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女婿婚后第一次过生日时,岳父岳母带着礼品到女婿家去祝贺。所带礼品一般有鱼(象征年年有余)、米酒(象征粮食充足)、面条(象征长命百岁)、衣服(象征女儿有依靠)、桂圆及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桔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女婿则打酒割肉以款待岳父母。
    “开寿”并不算正式的做寿,因为它不设寿堂,没有叩拜之礼,客人也只有岳父岳母。正式的时候,有的事先要发请帖,内写“为贱辰菲酌候光”或“为母难之期,教治菲的候光”等字样。如果不愿客人多来,还可事先发“辞帖”,谢绝别人的祝贺,或在寿日外出,由家人敷衍祝寿之亲友。一些文士官宦之家,还事先发出征文启示,请名家作寿序,事后又汇印成册。有的还雕寿文于梨木上,在寿日挂出。
到了父母的寿日,出嫁的女儿要回来祝贺,送上亲手做的鞋,还有衣料、寿面、寿酒等等。如果父母都在,不论他们是否同庚,皆为双寿,送礼也就该送双份。其他亲朋好友也纷纷携带寿联、寿糕、寿鞋、寿桃、寿烛、寿面等前来祝寿。
    寿日的前一天晚上,寿者与家人团聚在堂屋里,红烛高烧,一家人吃挂面,叙家常。挂面面条长,以喻其长寿,是谓“寿面”。富贵人家还设寿堂,挂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幛,贴上斗大的“寿”字。寿日这天,在摆上茶点以后,寿者穿戴得整整齐齐,敬拜祖先,然后再接受子女等晚辈的敬拜,随后大摆酒席酬谢客人,富贵之家还会请来戏班子在家中唱戏祝贺。一些人家还有所谓“上匾”之举,即在寿日这天,由10余人将黑底金字的寿匾抬入,在鼓乐和鞭炮声中,安置在中堂正梁之上,寿者子孙及众亲友向之敬拜。民国年间,有的还要用绘有“松鹤图”的“寿碗”或印有祝寿之诗的“寿巾”回赠亲友作为纪念。
    作寿的场面规模,视寿者社会地位和家境贫富而定。贫苦人家无力操办“做生酒”,只能略为表示,吃顿寿面而已。富贵人家往往大摆酒席,宾客盈门,大讲排场。清代自贡大盐商王余照53岁生日时,为了炫耀自己,大设寿筵,达官贵人纷纷登门祝贺。其寿序请翰林院编修、云南兵备道赵树吉撰书,武英殿大学士贾桢、工部尚书瑞常,翰林院修撰翁同和等也列名拜寿。1930年,新津县兰衢之为其父兰璧光庆祝60大寿,特地安装发电机发电,轮流演出川剧、京剧、杂耍,并放映电影,场面极大。成都、乐山、宜宾及新津各地前来祝寿的军政商各界宾客多达3000余人,大街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兰公馆人满为患,专门负责接待的就有350多人,寿期持续5天,前后费银洋8万元。祝寿之日,堂屋内贴上巨幅“寿”字,摆着桃、果、面、酒,兰璧光正坐在雕花鎏金太师椅上,在鼓乐声中接受众人的敬拜。
    由于生日又是“母难之期”,所以有的人过生日虽用酒宴招待客人,自己却素食。
    旧时,一些贪官污吏、袍哥舵爷还利用做寿之机大发其财。每逢生日(本人、父母甚至妻子),他们在数月之前便发请帖,送书柬,公开索取彩礼,有的甚至强行向老百姓摊派。届时,贺礼送到而人不来是可以的;若贺礼不到,便日后要算帐了。当时曾有人撰联讽刺说:“大老爷做生,钱也要,米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稻未熟,麦未熟,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做寿在民间流行,但规模较小,限于亲朋好友之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寿之风日盛,寿筵也越摆越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习俗偷寿碗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时,其儿孙后代一定要准备许多碗,俗称“寿碗”。参加祝寿的人们要偷碗而归,俗称“偷寿碗”,据说如此便能和这位老人一样健康长寿,有吃有穿。客人偷走的碗越多越吉利,主人家也就越高兴。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广元旧时婚嫁习俗
地处秦巴山脉南麓的广元市,是一块古老的土地,百姓勤劳,民风淳朴。旧时民间婚嫁礼仪谨遵"六礼"古制,其主要程序如下:★纳采(即送礼求婚)男女两家,在议婚前相互了解,确认对方家庭清白,身体健康,品貌端庄,家教良好,门当户对时,由男家备酒、肉、面,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方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诺议婚,双方就可以进一步接触了。★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通过"纳采"女方允诺议婚后,男方家主动将写有男子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庚书》,请媒人送往女家,并询问女子姓名和出生日期。双方庚书互换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合则开亲,不合则作罢。★纳吉(即送礼订婚)。男女二人"八字"相合,男家就正式备礼请媒人持《聘书》登门求婚。女方若接聘书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婚。当回复《允书》,以为凭证。★应征(即送聘礼正式订婚)男家收到女家允书后,择吉日携礼物由媒人陪同男家父子到女家拜认亲家正式订婚。女方则...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纳妾
旧时,如果原妻无生育或无子,丈夫可以纳妾娶小。中国自古对传宗接代十分重视,使一夫多妻合理化,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把女子作玩物而娶三妻四妾的。在封建社会,一夫多妻被认为是合理的。而在四川的历史上,纳妾更是达官贵人风流之举。例如,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的豪族多纳妾,其中山南豪族李迁哲有妾近百人,至唐代,还有人提及蜀中风气“多鬻人女为妾”(见《新唐书·李德德裕传》)。因而入蜀的官员,多在蜀中纳妾,著名的浣花夫人任氏就是西川节度使崔节之妾。四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四川人素以爱享乐而闻名。在建国前,一些官镣、土绅、军阀、土豪纳妾是普遍的,另外有些富裕的平民百姓也纳妾。官僚、士绅、军阀、土豪纳妾主要是为了玩弄女性,而平民百姓纳妾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纳妾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利用权势霸占来的,有用金钱买来的,有把丫头收上房的,也有求媒人说合的。只纳一妾的,称“两大小”;纳三四个妾的称“三大两小”。纳妾也要举行仪式...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提亲与恋爱
旧时四川汉族实行包办、买卖为主的封建婚姻,男女青年婚姻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所以有句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至于男女双方是否情愿,是无关紧要的。操办者关心的是门当户对,这就如俗话所说:“板板门对板板门,笆笆门对笆笆门。”包办婚姻给无数青年带来巨大的痛苦,婚前男女互不相识,既无感情,又非自愿,制造出许多家庭悲剧。郭沫若曾戏称包办婚姻犹如四川民谚所说:“隔着口袋买猫儿,交订要白的,拿回家者知是黑的。”巴金也在他的名著《家》中,以成都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封建家庭婚姻给青年人造成的创伤。一些青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不得不远走他乡。五四运动后,一些城市逐渐有了恋爱婚姻,但广大农村仍牢固保持旧俗。直到50年代后,男女婚姻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私塾的课程
私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读杂书、读经书、写字、作文。学童最初读《三字经》,其次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幼仪》、《五言通鉴》、《龙文鞭影》、《史鉴节要》、《王氏蒙求》、《李氏蒙求》、《诗品》、《增广》、《五言杂字》、《四言杂字》、《小学韵语》等杂书。读杂书既是为了识字,丰富知识,也是为了通俗地了解封建文化。读了杂书之后就开始读经书,从《四书》读起,以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三传》(即《左转》、《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转》是必读的)。在读经中,以《四书》最为重要。其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写字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写“红模字”(手把手教写),其次是“影写”(塾师先把格字打好,发给学童用纸蒙格照写),最后是“临贴”。学童到了临帖阶段时,写字与读书联系起来,所以又称为“默写”。学童的作文先从做“对子”开始,因此《音律启蒙》是必读的书,学童在私塾学习了两三年之后,就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