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四川私塾
小儿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发蒙”(接受教育)了。在有些地方,发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家长往往要在小儿满了4周岁,又过了4个月零4天,就要送其去读书了。据说,到了4年4月4日去发蒙,儿童就会更聪明,也更会读书。当然,这个日期也要事先取得塾师的同意。
旧时四川私塾又称“私馆”,其类型有“散馆”、“专馆”,此外还有“义塾”。
由私塾教师在自己家里开的馆叫散馆,这就是一般的私塾。散馆通常一年一度,每年正月十五以后,垫师便张贴大红告示,称自己将在何月何日开馆,有儿童的父兄接着就纷纷来接洽,面议“修金”,说明分节(端午节、中秋节、年底)致送。
散馆里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红纸楷书,两旁还写有“三千徒众子,七十二贤人”或“颜曾思孟,周程朱张”等字幅。
到了上学日期,家长必须自备香蜡和“礼封”用红纸包封小钱几文不等,名曰“贽敬”,这是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家长带领入学儿童焚香,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礼,再向塾师行跪拜礼。塾师受礼,勉励学童几句。家长送上礼封,辞别而去。散馆的书桌板凳均由学童自带,长短高低不一。塾师的教桌上,有磨具、戒方(拍案惊众的工具)、篾板(体罚学童的工具)、书籍等物。篾板通常有二尺长,半寸宽,这种“刑具”轻则用于打手掌,重则用于打“躺板”。四川民谚称挨篾板为“吃笋子熬肉”,家长与塾师都认为:“不打不成人,竹片子底下出好人。”
开学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学童自带香烛,先向孔子牌位行礼,次向塾师作揖,然后入座读书,这叫做“朔望祭礼”。每逢到孔子生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从二十六日晚间起,除学童凑钱办置香火外,二十七日早晚还要行礼两次,这几天不读书。
官僚、地主、富商们请教师到家里来所设之馆,称专馆。事聘人亲到塾师家里洽淡,商定学童人数、聘金数量以及是否供膳等事宜,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主聘人便正式下聘书,并备上礼品,送到塾师家里,即算聘定。
塾师应聘后,选定吉利日子开学。这一天,主聘人还要置办酒席,请来亲朋好友作陪,表示尊师。学童除主人家的子弟之外,另有来就读的称为“附馆”。附馆学童所交学费须取得主聘人的同意,主人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私塾的另一种形式是“义塾”。义塾是由群众团体或一定社才,祠堂组织成立的。有属于民族组织的,如回民设立的义塾,专收回民子弟,塾师也为回族人,地址则大都选在清真寺里;有属于宗法组织的,如某氏宗祠义塾,主要收同族子弟,其地点即设在祠堂里;有属于社团的,如江西会馆义塾、行帮义熟等,收同乡子弟或同行子弟,地址选在会馆里或庙宇里;此外,还有一种是群众性的,带有地方公益的性质,收学童无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