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社交礼仪客套话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7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社交礼仪客套话,   旧时主客之间应酬话中客套话很多,现在看来颇有些虚伪,但实际上这些话仍遗留下

    旧时主客之间应酬话中客套话很多,现在看来颇有些虚伪,但实际上这些话仍遗留下来不少。求人做事,则说:“费心,费心。”或:“麻烦,麻烦。”道谢时则说:“改日再酬。”或“谢谢你了。”被谢之人则说:“没得啥子。”或“没来头。”两人相见打招呼:“你哥子尽管请到舍下耍。”或:“有空来耍。”客人进了门,主人喊泡茶,客人要口头推辞说:“不必,不必。”主人喊拿烟,客人要说:“不吃烟,不吃烟。”然而茶烟一上,客人要用自便。摆一阵子龙门阵后,客人要走,主人劝道:“再耍一会儿,忙啥子嘛。”主人留客,客人固辞,便假说:“我耽搁一会儿就来。”或“家里有事。”客人告辞,主人即使无留客宴请之意,口头也要说:“吃了饭走。”因此四川有这样一名俗语:“四川人请吃饭——说过就是。”当真留下来了,客人在席前要说:“太费事了。”或:“弄这么多菜。”主人则说:“没几个菜,随便吃。”主人添菜添饭,客人要说:“够了,够了。”客人辞走,主人一般送到门外,说道:“慢走。”或“有空再来。”客人则说:“不送,不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生育礼仪报喜
婴儿出生之后,女婿要赶紧带上染成红色的鸡蛋到娘家报喜。喜蛋是单数表示生男,是双数则表示生女。有一些地方则是提鸡报喜,生男孩提公鸡,生女孩提母鸡,一看便知。娘家在接到喜蛋或鸡后,随即把早已准备好的小儿衣裤、鞋帽以及红糖、鸡蛋、糯米等送去。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见面礼节
旧时见面礼节十分繁琐,最为普遍的是“拱手”。“拱手”又称“作揖”,行者两手抱合于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拱手上下、左右对人行礼对人表示尊敬作揖的,有长揖、高揖之分:长揖一边拱手,一边弯腰鞠躬;高揖则为两手拱手高举过胸而已。如今一些老年人尚行拱手礼,另外武术比赛、跑江湖者也行此礼。旧时妇女与人见面行所谓“道万福”之礼:双手手指相扣,置于左腰侧,弯腿屈身,口道“万福”,以示敬意。晚辈见长辈,行大礼时两膝跪下,并引首至地,俗称为“叩头”。今之见面礼节,多以握手、点头、挥手等表示敬意。鞠躬也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节,主要用于追悼会、扫墓等气氛庄重的场合。行礼时两脚并拢,两手下垂贴于大腿侧,弯曲上身以表示敬意。现在人们若在街上或路上相遇,多问:“到哪里去?”或:“干啥子去?”两人初次相见,常说“久仰久仰”之类的客套话。相互问询时,问姓则说:“贵姓?”问字号则说:“敢问台甫?”问地址则说:“府上在哪里?”...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四川私塾
小儿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发蒙”(接受教育)了。在有些地方,发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家长往往要在小儿满了4周岁,又过了4个月零4天,就要送其去读书了。据说,到了4年4月4日去发蒙,儿童就会更聪明,也更会读书。当然,这个日期也要事先取得塾师的同意。旧时四川私塾又称“私馆”,其类型有“散馆”、“专馆”,此外还有“义塾”。由私塾教师在自己家里开的馆叫散馆,这就是一般的私塾。散馆通常一年一度,每年正月十五以后,垫师便张贴大红告示,称自己将在何月何日开馆,有儿童的父兄接着就纷纷来接洽,面议“修金”,说明分节(端午节、中秋节、年底)致送。散馆里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红纸楷书,两旁还写有“三千徒众子,七十二贤人”或“颜曾思孟,周程朱张”等字幅。到了上学日期,家长必须自备香蜡和“礼封”用红纸包封小钱几文不等,名曰“贽敬”,这是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家长带领入学儿童焚香,先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礼,再...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旧时私塾的课程
私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读杂书、读经书、写字、作文。学童最初读《三字经》,其次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幼仪》、《五言通鉴》、《龙文鞭影》、《史鉴节要》、《王氏蒙求》、《李氏蒙求》、《诗品》、《增广》、《五言杂字》、《四言杂字》、《小学韵语》等杂书。读杂书既是为了识字,丰富知识,也是为了通俗地了解封建文化。读了杂书之后就开始读经书,从《四书》读起,以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三传》(即《左转》、《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转》是必读的)。在读经中,以《四书》最为重要。其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写字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写“红模字”(手把手教写),其次是“影写”(塾师先把格字打好,发给学童用纸蒙格照写),最后是“临贴”。学童到了临帖阶段时,写字与读书联系起来,所以又称为“默写”。学童的作文先从做“对子”开始,因此《音律启蒙》是必读的书,学童在私塾学习了两三年之后,就开...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生育礼仪开荤
婴儿长到一定的时候,要举行开荤仪式。时间有的在100天,有的在5个月,也有在半岁或7个月的。届时,主人家办好酒席,请来德高望重的老人,用筷子蘸点酒和菜,抹到小儿嘴唇上,边抹边说一些吉利话,如“吃点酒,天长地久;吃点油,穿缎穿绸;吃点肉,多福多寿;吃点饭,家财万贯”等等。说完,还要给小儿赏钱以示祝贺。此后,小孩就可以吃饭吃肉了。开荤之时,邻里亲朋会送来许多礼物,其中百家衣最受欢迎。百家衣是一种为婴儿祈寿的服饰,是用从各家各户计来的碎布作成的。“百家”是形容敛布的人家越多越好,最好是一百家,但也不是非一百家不可。人们认为,婴儿穿了这种碎布(“百碎”寓意为“百岁”)作成的衣服,能够免除灾难,长命百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