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披麻戴孝与祭奠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59
转发:1
评论:0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披麻戴孝与祭奠,   安排完死者断气后的琐事,便开始治丧了。   丧家在堂屋设置灵堂,安放灵柩,

    安排完死者断气后的琐事,便开始治丧了。
    丧家在堂屋设置灵堂,安放灵柩,供人悼念。灵柩前用白布作幔,其上挂死者遗像,其前设案桌,案上置灵位,有的还将灵位置于纸竹扎糊的“灵房”内。灵位两旁摆有纸扎的“金童玉女”,俗称“陪灵娃娃”,案上还摆有烛台、香炉、果品等。一些仕宦之家还在屋宇西阶竖立白绸或黄绸的“铭旌”,上面写出死者的最高官位或学位。
    时至今日,一些人家仍在家中设置灵堂,或在街檐上临时搭起个棚子作灵堂,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送来花圈和被称为“幛”的被面、布匹、毛毯等,并用黄纸写上“悼”、“奠”等字,贴在上面。也有送钱的。亲友前来吊唁,哀乐声声。有一些人家不设灵堂,往往直接把死者从医院送到火葬场或墓地。
    旧时礼制,人死三日后丧家上下都要“成服”,即身穿白布孝服,头包白布帕,鞋上蒙白布。(相传,头包白帕之俗始于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去世后,蜀民悲痛万分,纷纷为他披麻戴孝,以示。当时习俗,服孝要三年,农民身后拖着长长的孝布不甚方便,于是大家干脆把孝帕子包缠在头顶上。这一习俗流传至今。30年代,黄炎培先生旅蜀时曾写诗云:“川西男女折缠头,此俗相传念武侯。文野在心非在貌,东邦木屐亦风流。”)“正孝子”(死者的儿子或长孙)的孝帕长八九尺,头上缠一部分,后面拖一大幅,直到脚后跟;还要戴一顶用竹条粘纸的“麻冠”;孝衣外穿粗麻布背心,腰间则系一条麻绳,是为“披麻戴孝”。由于亲属与死者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也有五等,即斩哀、齐哀、大功、小功、缌麻,人称“五服”,既分孝布的粗细,又分服孝时间的长短。另外,女婿腰间还要系红头绳编的腰带,以示区别。
    目前,丧服之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30年代,四川开始有左臂佩戴黑纱为有孝在身的标志。建国后,佩戴黑纱逐渐普遍。前来吊唁的人或佩戴黑纱,或佩戴白花,只是在一些偏僻山乡还有死者家属披麻戴孝的情形。
    旧时,在成服之日,亲友也多携带幛、联、帛、烛等前来吊唁。吊客上香,在司仪的引导下,行三叩首礼,礼毕,孝子叩首回谢。
    为超度亡灵,旧时多要请僧道念经,做道场,三、五、七天不等,甚至更多。据说后人给死者多念经,便可以减轻死者的罪孽。为此,富贵之家往往不惜钱财,大做道场。念经期间,整天鼓乐喧天,哭泣不停,一日三餐要敬香、献帛、供饭。女眷早晚要哭泣,有客来吊唁时,还要陪着哭。此外,这段时间孝子见人就叩头,有的还到茶馆、酒店给人叩头,据说多叩头,也可以为死者减轻罪孽。但这种叩头并不十分注重礼仪,只是有所表示而已。
    旧时,家中神龛上都摆列着列祖列宗的神主牌,每死一人,就要添一块神主牌。神主牌为可以对折合拢的两块木牌,先请名人“书生”,在正面用楷书恭写“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之神主”,夹层中书写死者生卒年月。“神”字右一竖不写,“主”字上面一点不书,其后请另外的名人任“点主官”来完成,俗称“点主”。届时,用轿子接来点注官,孝子在门外俯迎,点主时,“陪主官”二人分立左右。点主官用一块红纸书“神主赞词”,折叠放于神主牌夹层中,并用新毛笔蘸孝子中指的血和朱砂把所缺的一竖、一点补上,再将神主牌插入底座内,用玻璃匣子封好。
    点主后要举行“家祭”,亦称“家奠”。一家人跪在地上,司仪念祭文,不外乎歌功颂德、祝愿平安等等。旧时,一些地方在念完祭文后,还有一人到灵牌前说一些打诨之话:“噫嘻噫嘻,走到灵位前站起,我想吃一块肉,又怕主人家不欢喜……”
    一些人家在点主后行“三献礼”,此与家祭略有区别,要请人诵讲经书,举行一献、亚献、终献,礼节异常繁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出煞与报丧
老人临终时,总是希望能与自己的亲人见面,作最后的诀别。在外地的子女闻知老人病危,也要急急忙忙赶回家,为老人“送终”。死者往往要嘱咐后事,或写局面遗嘱。子女守候在老人床前,直到“落气”。旧俗认为,人死后床上纹帐就是罗网,还认为死后躺在床上等于受刑。所以当人一断气,就要立即将尸体从床上抬下,置于木板或凉床上,仰卧,手脚伸直,以布或纸掩其面。在一些地方,人快断气的时候,就将其从床上抬到椅子上坐着,脚踩米升子。同时,把屋顶的瓦揭开一匹,若是草房也要戳个洞,以便于灵魂升天,俗称“出煞”。并用草纸贴在神龛的“天地君亲师”牌位上,左右门神也各贴一张,以避免秽气。子孙则跪在死者面前,放声痛哭,并为之烧“倒头纸”,以便死者走在阴间的路上用。一些地方还时兴在人死后鸣放一串“落气炮”,另一些地方还在庭前悬挂出用白纸制的“望山钱”,死者年龄多大,就挂多少张。接着就用温水擦洗死者身体,男要剃头,女要梳发。然后死者穿...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闭敛
闭敛就是向遗体告别。旧时,道士为死者“开路”之后,即可“闭敛”,也有因亲人未到齐而待以后闭敛的,一些地方则在出殡时才闭敛。闭敛时,亲人围在四周,与死者遗体告别。道士敲打念唱一番后,随即将棺盖盖上,逗拢榫头或用铁钉钉死。在缝口用生漆膏灰刮一遍,再涂以漆。闭敛后,生者再不能与死者相见了,晚辈及亲友嚎啕痛哭。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幽契
旧时死者入土时,多少有一些陪葬品,其中以幽契最为值得注意。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活着离不开土地,死后也离不开土地。土地作为一种财产,比货币更稳定,比金银更实际。由此便产生了一种人与鬼之间的土地契约关系,即幽契。幽契又称“墓别”,是葬于墓内的类似于“地契”的迷信品。签订这种“契约”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拥有什么土地财产,只是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认为可以避免在阴间无立锥之地了。幽契的内容,除极个别的与当时的真地契一样外,绝大部分充满迷信色彩。如,幽契说墓地是从“后土”等神灵处买来的,土地四至为“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南至朱雀”,土地的总价值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见证人是“西王母、东王母”。这样,幽契便具有了法律效力。下面介绍两例。1977年9月,四川蒲江出土了后蜀李才墓地的幽契。此幽契为白砂石刻成碑形,现将全文加标点录出:维广政二十五年(即962年——引者),岁在庚申...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生基
旧时,富裕点的人家,当父母进入衰年后,就要为之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所谓后事,大致有三方面的事:一是“寿木”,即棺材;二是“老衣”,亦称“寿衣”,即人死后穿的衣服。老衣一般用棉布制成,不可用皮毛,怕来生为兽;也不用缎料,“缎”与“断”音同,“断子”是不吉利的。一些富豪之家还请阴阳先生看好墓地,用石料砌为墓穴,俗称“生基”。
· 巴蜀文化—民风民俗—丧葬礼仪习俗服丧
旧时对父母之丧十分重视,子女要为父母服丧3年。在此期间有种种禁忌规矩,如要布衣素食,寝苫枕块,不得婚娶,不能饮酒、娱乐,也不能随意言笑和恼怒,逢年过节不能贴红对联,理发时要留一撮头发不剪等等。有的还在墓地搭草棚,日夜守孝。即使在外为官,也须辞职还乡守制,是为“丁忧”。直至3年期满后,丧事才完全结束。民国以来,这些习俗逐渐改变,趋于简化。当时的内政部规定有丧礼仪式18项,世俗也不尽行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