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明清时期四川的手工业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明清时期四川的手工业,明初,四川盐井为元代的3倍,到景泰时,增至1380眼。嘉靖年间盐产量增至3,

  明初,四川盐井为元代的3倍,到景泰时,增至1380眼。嘉靖年间盐产量增至3,000多万斤。明代四川钢铁产量居全国第四,银产量居全国第三,成都琉璃厂窑所产瓷器亦颇有名气。清代四川产盐州县增至40个,盐井增至6116眼,雍正时年产盐9227万多斤,乾隆时增至1.6亿多斤。乾隆时,四川制茶业由最初的10.6万多引增至11.6万多引,产量高于明代3倍。明末创办的泸州老窖曲酒,乾隆时由1个窖扩大到4个窖,获得较大发展。其他如矿冶业、制瓷业、雕板印刷业等,均取得不少成就。

更多历史文化探寻:历史上的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宋元时期四川的手工业
这一时期,四川手工业得到高度发展。[宋代]四川纺织业大盛,蚕桑、缫丝、织缣三业遍及全川。丝织物品增多,质量提高,有各色各样的绫、罗、绸、缎、纱、绢,为前世织工所不能为。成都地区和川中北成为全国两大丝织中心,每年调运到京师的帛绢达百万匹以上,宋王廷官府所需高级丝织品,大多由四川供应。1083年,吕大防在成都创办官营成都锦院,有军匠500人,织造高级蜀锦上供朝廷。南宋又创办茶马司锦院,织造锦绫被褥。当时蜀锦达到40多个品种,其工艺和风格为后代织锦所继承和发扬。井盐业在[宋代]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大井增多,且产量提高。到南宋初,逐渐改变依赖外地食盐的状况,自给有余。制瓷业、制糖业、酿酒业、造纸业也在前代基础上有了飞跃发展,出现了手工业的全面进步。
·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明清时期四川的哲学
明清时期四川涌现出不少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是明朝的杨慎和明末清初的唐甄。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授翰林院修撰,后谪戍云南永昌卫,死于戍所。杨慎著述宏富,传世的有150余种。其哲学思想主张“元气者,天地之极”,反对程朱空谈心性,认为客观事物无不相互联系,主张用发展演变眼光认识事物。唐甄(1630~1704年)字铸万,号圃亭,达州市人。29岁中举人,任过县官,后革职。晚年穷途潦倒,流寓江南。著《潜书》97篇。唐甄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强调事物变化是“精”、“气”变化所导致。其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激进色彩和人民性。他的著作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罪恶,充满了战斗的激情。更多历史文化探寻:历史上的今天
·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明清时期四川的农业
都江堰工程在明代经过两次大修,眉州、新津、中江、彰明、峨眉等地,相继修复或建成一批水利工程,对发展农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代四川都司及行都司大力推行屯田,1578年四川各卫所屯田共4.8万多亩。明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棉桑,万历年间四川的棉花种植达到29万多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7%。1578年,四川耕地面积达到13.4万多顷(100市亩为1顷)。明清之际的战乱以后,四川仅余耕地1万多顷。清王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多次蠲免四川应征钱粮。到雍正七年(1729年),仅什邡一县耕地便扩大到3,200多顷。更多历史文化探寻:历史上的今天
·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汉代四川的手工业
汉王朝在四川设有3处工官,并在成都设车官和锦官,管理四川的手工业。除名扬海内外的蜀锦外,蜀布的名声也盛极一时。蜀布又称为“黄润细布”,一匹蜀布价值数金,是布中极品。汉代四川的金银加工艺术非常发达,产品除畅销全国各地外,还远销乐浪(今朝鲜境)等地,蜚声海外。汉代四川的漆器制造业以成都为中心,产品多销于湖北、湖南,也远销朝鲜,以其质地优良、制作精美而名传于世。更多历史文化探寻:历史上的今天
· 巴蜀文化—文化大事记—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手工业
四川的丝麻纺织业十分繁荣。唐天宝年间,仅益州每年就交纳罗、紬、绫、绢10万多匹。前蜀亡国时,库存的纹、锦、绫、罗多达50万匹。北宋平蜀后,将府库财帛运至京师,百里不绝。反映出四川已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四川最负盛名的纺织品是锦和罗,三国时即著称于世,“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蜀锦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成都府、蜀州和绵州,织造式样以“陵阳公样”为主,花纹有宫陵、对雉、翔凤、游麟等。玄宗以后又出现各式“新样锦”。五代时,织锦花纹又有若干变化,时称“十样锦”。蜀罗的生产则主要集中在成都府、彭州市、蜀州和汉州。这个时期四川的井盐生产也有长足发展。玄宗开元年间,剑南道仅有盐井90口,到宪宗时已多达205口,分布在12州27县。唐后期盐业鼎盛时,剑南东川有盐井460口,剑南西川有13口,山南西道有123口。此外,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的造纸业、制糖业、瓷器制造业和乐器制作都非常兴盛,名闻海内。更多历史文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