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街名琐记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听说成都全城有三十六条大街,七十二条小巷。七八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区的扩建,今天面对成都市地图,街道之多,已数倍于往日了。成都在[西汉]末年,便是国内五大都市之一。且蜀人好文,闾里题署,皆有考究。随着人世代谢,古今变迁,街名也有所变改。拙文拟就成都街名的来由,根据历史明文记载或父老传说,作一简介,不仅使后生能“数典”,亦可给旅游资“谈助”,更可供正在全面展开的地名普查工作以参考。
统观成都市的街名,我们不妨把它们划分为以下各类:祠庙堂所类、衙署兵营类、方位字序类、市场作坊类、桥梁水系类、地貌风物类、名人遗址类、经传辞语类、祈祥祝愿类、姓氏家族类、以及新旧民主革命词汇类等。
名人遗址类
凡以历代名人姓氏、事这次或有关风物命名的街道,可称为名人遗址类。在成都市内,此类街道,约三、四十条。其中,有的因历史变迁、街道改建而不复存在,有的随时代发展而另取新名。仅择其要者简介于后:
石室巷
其旁为文庙街(古之文翁坊)。古代图书,多写在竹简或缣帛之上,串编成册或卷。为了防火,书库多为石头房子。公元前四世纪,秦在灭六国之前,先灭了蜀、巴古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但西蜀文化。较之中原地区仍显落后。公元前141年前后,汉景帝刘启任命安徽庐江人文党翁(简称文翁)为蜀郡守。这时的中国,号称文景之治,国富民殷。文翁鉴于蜀地文化不够普及,便选了一些青年,新自为其开课讲经,建筑石室藏书。这个地点称为石室书院。来学习的人增多后,文翁又选成绩好的到都城长安深造,学完归来在书院任教。由于文翁提倡办学,西蜀文风大盛,出了不少人才。到汉武帝刘彻时,就下令全国仿效文翁,普建官学。两千年来,文庙街一直是成都著名的文教发达地带,石室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历代文人学者都有大量诗歌讴歌石室。现在,文庙街口石室中学还建有石室书院纪念馆。这条小巷因紧邻石室中学(原石室书院)故而得名。
君平街
这是为纪念[汉代]思想家严遵(严君平)而命名的街道。公元前二百年,严遵为传播老子教义,住在这条街上,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为名,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每天他看相,只收够一百个铜钱能维持生活,就收起摊子,回家闭门读书。由于他不慕仕宦,节操清奇,当时声名远播,很受敬重。他写的《老子指归》一书,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他又是个长寿者,活了九十多岁。[汉代]成都大文学家扬雄称赞严君平说:“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两千多年来,这条街名未改,说明人们对思想先驱者是怀念的。
支矶石街
因街上留有“支矶石”而得名。支矶石又与严君平有关。在[汉初],严君平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不是神?过了四百来年,公元三世纪的晋代,严君平在口头传说中已成为神,把本来与严君平无关的支矶石也蒙上了神话传说的色彩。如《蜀中广记·严遵传》中说:汉张骞出使大夏(现阿富汗北部),历尽艰辛,走到河的尽头。回来时船上载了块大石头,送给严君平看。严君平观察很久后说:去年八月,客星侵犯牛郎星、织女星,难道会是这块石头吗?它是天上织女的支矶石啊!张骞惊奇地说:我顺着河源走到尽头,见到一个女子在织锦,一个男的在役牛。我问他们的地名叫啥,女的说这里不是人间,你怎么会来呢?你把这块石头带回去,问西蜀严君平,他会告诉你到了什么地方。所以我带了石头回来请教你。严君平说:去年我看到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心里很奇怪。原来那正是你到达天上星座的日子,你已经到达了日月之旁了。这是一则很美的神话传说,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但这段传说,基本上抄自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在张华笔下,有人顺着大河乘船而上,到达天河,见到女子织布,丈夫牵牛饮水,并告之来人回西蜀问严君平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方。这人回来一问,他到达天河的日子,正是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的日子。张华没有说这个人是张骞,后代附会成通西域的张骞。后来,一些人认为张骞并未到达天宫,也未见到牛郎、织女,就说在支矶石街上的这块石头是古代从天上落下的陨石。也有的人说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陨石。历代史料、笔记上,对石头的形状、大小记载也不一致。有说长丈余,有说长五尺,石色微紫,原有唐人模刻的支矶石篆文三字。现在这块石头移到成都市青羊宫的文化公园,竖刻支矶石三字仍很清晰。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它不是天上织女垫织机的天石,也不是天上坠落的陨石。而是西蜀原始部族或奴隶时代,人们为纪念祖先或祭祀需要的特定场合树立的大石头。这类大石,通称为“大石遗迹”。支矶石就是在三四千年后仍能见到的“大石遗迹”。在秦于公元前316年灭西蜀前,西蜀有着悠久的历史,李白曾说:“尔来四万八千岁”、“开国何茫然”。支矶石就是这漫长历史中留下的远古纪念物了。
东垣街
这条街系辛亥革命后拆毁少城时开的一条小巷。有人望文生义,以为垣即城墙,那这条街必在少城城墙根处。但它又在少城之西,应叫西垣街嘛,为啥叫东垣街呢?有东垣,为啥没有南垣、北垣呢?其实,这条街的得名,是因西城警察分局局长陈东垣在此居住而得名。陈是[清末]贡生,留学日本学习警政。回国后任成都西城分局局长。当时吏治腐败,当官者只知搜刮民财。陈却比较清正,拆城时不侵扰百姓,不剥削工人,受到大家拥戴,因以其名命名街名。还竖立“西城大邱”([东汉]陈寔任大邱县令,有政声)大碑以兹纪念。可见只要给人民办了好事,是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怀念的。
状元街、落酱园街
这两条街都住过状元,因而得名。状元街,曾是[明代]嘉靖年间新都区人杨慎(杨升庵)考中状元时的住宅。杨升庵一生颠沛流离,刚直不阿,为人民所眷恋,因而街名至今犹存。[清代]末年,资州人骆成骧考中光绪乙未科状元,主张新政,后居住之街称为骆状元巷,但音讹转为落酱园巷。
桓侯街:[三国]时,张飞在阆中被刺,谥号为“桓侯”。桓者,武也。灵柩运回成都,木雕首级下葬。这条街因传是张飞墓葬处(据考,不是张飞墓,实为成汉时期,公元304~347,成都的氐人统治者李寿或李势之陵,为夫妻合葬),故以命名。
岳府街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甘肃人岳钟琪任过四川提督,还署理过总督,平息准噶尔叛乱有功,封为“公”(封建时代除皇亲国戚外的最高封号)不久被皇帝怪罪,削职为民,住在百花潭,靠种菜维生。以后,大小金川县叛乱,又被召还封为大将军,平息金川之乱后,又赏还公爵封号,迁住岳府街,其宅宽大,街以其宅命名。他的子孙后代在外做官,光绪末年,把宅院卖给川汉铁路总公司作为办公地点。[清末]的川路风潮和推翻满清王朝时的不少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至今红门大宅仍存。
金马街
汉宣帝(公元前113年)听说益州(四川)有金马碧鸡神,很灵验,派他的老师、四川资中县人王褒到成都来祭奠。王褒来成都代表天子设祭,还做了篇祭文,因传说石马下凡足陷于地,就在陷马脚地方修了庙祭祀,地名“石马坊”,即今石马巷,在其西又建有“碧鸡坊”,祭祀碧鸡神。石马、碧鸡神到底有多大威力?传说石马系天上神马,下凡主吉祥,碧鸡也是天上金鸡,下凡一鸣,百邪俱避。王褒在祭文中就号召石马、碧鸡到成都来降落,不要落在偏僻之地,指的是云南昆明,因昆明、越秀等地,[汉代]皆属益州。至今昆明滇池旁还有碧鸡山、石马山,就是传说落下石马、碧鸡之处。
抚琴台街
这是一条小巷。旁边有一大口,相传为[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抚琴所在地。抗日战争中发掘,才知是前蜀皇帝王建墓。墓封堆在后。司马相如更古,传说的“抚琴”是不是准确的。但街名仍存。
同仁路
[清代]末年,少城内满、蒙下层人民生活陷入贫困。辛亥革命时,成都旗兵与军政府签约交枪,军政府在城西靠墙处以支矶石祠宇为基础,拓地盖房,设办“同仁工厂”,招收旗人及家属就业,生产机织线袜、毛巾等,物美价廉,销路甚广。后因军阀混战,厂停地卖,今只存街名。
天成街
[清末]乐山市举人吴天成,任四川高等学堂监学,在南较场办运动会时,学生和巡警发生冲突,他认为学生有理,惹恼了总督赵尔巽。吴愤而辞职,办起天成中学。他故世后,以其名命街名。
黉门街
黉(hong)门是学宫的大门,故古代士子考中秀才,称为“身入黉门,天子门生。”但这条街的得名,却并非因皇家学宫而来。清道光年间,崇庆州武举杨遇春,官至陕甘总督,告老还乡后,在成都受领一院别墅。清末,杨家子孙将别墅捐办“存古学堂”,所招学生大多为秀才,所以此街道名为黉门街。辛亥革命后,存古学堂改为国学院,街名一度更名国学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