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老成都的贡院街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9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老成都的贡院街,   成都贡院街,与原三桥北街、东御街、西御街形成一个十字口。它的南口与三桥北街

    成都贡院街,与原三桥北街、东御街、西御街形成一个十字口。它的南口与三桥北街衔接,北口距皇城门外的“为国求贡” 的全石质牌坊只有40米左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系回族人民饮食铺子的集中地。因居住在旧皇城附近的群众习惯地将贡院街喊成“皇城坝”,它的正名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皇城坝附近有清真寺7座:贡院街中段有义学寺,西御街东口(原新华书店隔壁)有西寺,东御街有东寺,皇城坝东侧的东鹅市巷有十寺,它的西侧西鹅市巷有皇城寺,距皇城坝不远的东华门街有七寺,在西华门街(八寺巷)有八寺。因此,附近街道居住的回族人民比较集中,从而皇城坝日积月累地形成了回民饮食一条街。因回民禁食猪肉,所以在皇城坝没有一间非回族人经营的饮食馆子。

  贡院街是一条不长的街道,街面只八九米宽,从“为国求贡”牌坊算起,也不过200米左右。除去贡院街北口有一家约40米的住户外(无铺面),从“大茶铺”和对面的“忠安祥”客栈起至贡院街南口,也不过160米左右,街面两边各有铺面40余间,95%的铺面都是卖吃食的。据笔者回忆,大型餐厅(包订席桌,铺面宽敞)有鑫记餐馆(地处贡院街南口)和晏乐春餐馆(地处贡院街中段)。鑫记餐馆是以包席桌为主,从海味席到九大碗(全牛肉席),有三四个档次。我有幸在20世纪30年代随父兄在该餐厅参加过几次宴会。除当时的海参、鱼翅、鱿鱼等海味,也有鸭、鸡、鱼、兔,但我记忆最深的是该餐厅的有名甜菜——“酿藕”。在该餐厅高中档席桌中,都会安排这一味甜食。据老一辈介绍,酿藕的烹饪过程,并不复杂。大致是将质量最好的红花藕,直径为4.5厘米左右,去头尾,取中段,洗净。再将质量好的糯米,稍为“燎”(即加水后煮开就行)一下,慢慢地将“燎”过的糯米填满在藕眼内,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即可,不拿出笼来。把冰糖和牛肉(质量好的莱油也可)在锅中慢炒成混合体,然后放上红、绿、黄色的果脯共一两五钱左右,切成颗粒状,加人混合体中,再加一两五钱左右的水,勾点清荣。上席桌前,从蒸笼中取出酿藕,摆成双行放在盘中央,浇上甜度适当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烹饪同行们传统名字都称“滋汁”)即成。在以咸味为主的席桌中,加上“酿藕”,确有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功能,被回族人民誉为传统珍品,百吃不厌,历久不衰。 “晏乐春”是仅次于龛记餐馆的大型餐厅,不仅包办席桌,还卖零餐、零食。在每天午前九十点钟开始卖的牛肉煎饼,是相当有名气的。它选料精细,先剔去筋骨,然后洗净,肥瘦兼搭。切碎后,用酱油、味精、花椒面、姜末、葱等拌匀为煎饼心子。然后用上等面粉,烫得半熟后,揉掐待软硬适度,冷却后,切成六七钱重小块,将心子包在里面成圆形,压成一厘米左右的薄形饼状,用清油慢火煎炸,六七分钟即成。香酥脆的口感很好。这个餐馆包的席桌,多数菜肴与鑫记大同小异,但它制作的牛杂烩,却别具一格。它仿照回民每年在穆罕默德圣诞席桌上的两样名菜--牛杂烩和八宝饭的制作方法。牛杂烩以牛肚汤为主,据说是先烧牛肚熬汤(约8小时),再加心、舌、肠头等内脏,最后再加少许青笋、红白萝卜脸熟即成。其味深长,香气四溢。每次参与宴会的回民,都会筷不停挥,食尽为止。甜菜八宝饭,则是精选过的糯米加水煮开,立即将米汤滤出,然后用红糖和牛油经混合熬制成汁水,将内江产的各种果脯(适当使用)与“燎”过的糯米搅办均匀,用大碗盛装放人蒸笼内,看火的大小,在一小时内就蒸熟了。出笼后,八宝饭的颜色呈碧黄色,入口香甜,油而不腻,受到回民喜爱。

  在贡院街,除上述两大餐厅外,中档饭馆而又生意兴隆的当首推“都一新”餐馆。它是一单间铺面,紧靠吟啸楼茶馆。但铺面深邃,一进门,左右各有七八张方桌,每次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餐。菜肴除鸡、鸭、鱼、肉,各种蔬菜达四五十种,适合各种消费者需求。从每天上午*点起,均坐无虚席。当时(1936年)笔者读中学,寄住在四川大学(皇城内家兄正读川大经济系)。因经济问题及民族习惯,无法在校内搭伙。

  每月有二三次,我们自己煮饭后,在“都一新”饭馆买一样菜位食。当时买一份牛肉烧豆腐是8个铜板,合一吊六百钱,一份回锅牛肉是12个铜板,合二吊四百钱,而且每次还可用小铜锅要些牛肉原汤(免费的),兄弟们就打个“牙祭”了。该饭馆特点是菜肴品种多,尤其是味道好,因此,营业额很可观,老一辈说决不亚于“鑫记”和“晏乐春”。 其他在贡院街卖卤菜的饭馆(兼卖各种面食),也有六七家,面馆也不少,比较有名的是靠近鑫记餐馆的“包面馆”。“包面”,是回族人民对今天叫“抄手”的称呼。因为它注重选料,带筋的牛肉,一律剔去。用手工剁的心子,十分细嫩,加上它熬制的牛肉原汤,香酥可口。从早上九十点钟,一直卖到深夜。每碗只卖四个铜板,合八百钱。由于适合每个档次的消费者,每当中午和下午,更是高朋满坐。在西鹅市巷口的贡院街北段,还有一家比较特殊的卖蒸牛肉和锅魁的小馆子,它是劳动人民经常光顾的大众化馆子。地方不大,最多十三四个平方米。在铺面和街沿之间,摆两张长方条桌,沿桌子各摆两张长条凳,可坐十二三人,左侧一个大炉灶,上面一口约二尺五寸直径的大锅,可蒸四五笼蒸牛肉。绝大多数买主都是拉黄包车、推车、抬轿的,以及小商小贩。据老一辈讲,它买的原料,多系“下脚货”但在加工时,毫不马虎,搞得清洁卫生。店主马婆婆,五、六十岁了,特别注意“火工”,蒸的牛肉很“肥合”,价格起点,只3个铜板就买半碗,一般人买一碗,也只需一吊钱,还撒些“芫荽”在上面,再买两个白面锅魁(四百钱),就可吃饱。因此,经常门庭若市,下午两三点钟就卖完收摊了。当然,一般衣冠楚楚或派头十足的人是不怎么光顾的。

  在街沿上摆摊卖吃食的也有好几处,但使人记忆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贡院街北口“大茶铺”门口卖蒸红苕和芋头的。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将剥削干净的红苕、芋头放人蒸笼,按季节差异,每天7点左右就开卖,火候到家,不少回族人民、学生买来当早点吃。两口大锅蒸的红苕、芋头共100多公斤,10点钟左右就卖光了。笔者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读小学时,也曾买来当早点。它价钱便宜,一个铜板也卖,又可口,又省事。另一处是贡院街的东鹅市巷口卖“酥饼”的。它的“酥油”,主要以牛油为主,加上椒盐及少量面粉煎成混合体,适当勾点“荧”,涂抹在旋子锅魁上,通过先煎后烤而成。香气四溢,十分可口,这也是贡院街具有特色的一种小食品。

  另外,在贡院街还有两个较大的茶馆:一处是靠近贡院街北口的“大茶铺”,宽有四间门面,里面宽敞,可容茶客四五百位。它对面就是“忠安祥”客栈,住的一般都是陕西、甘肃、川西北来蓉做生意的(生意经营皮毛、山货、药材),且多数是回族。“大茶铺”就成了他们谈生意和休闲的好去处。另一处是名叫“吟啸楼”的茶馆,两间铺面,一间卖回族食用的糕点糖果,一间作为茶馆进口,里面也较宽敞,可容茶客二百余位,大都是本地回民的聚会、茶话的地方。

  贡院街另有一家相当大的干杂铺,在义学清真寺隔壁,有三四间铺面宽,从各种海产品到本街各饮食馆子需要的各种调料,以及日用杂品、香烟等,基本上应有尽有,配套开设,生意很红火。

  除以上介绍的情况外,其他铺面都是卖吃食的。各种腌卤、面馆、牛羊肉汤、各种油糕铺、点心铺、汤元、粽子、马蹄糕、糯米元子(即珍珠元子)、黄糕、谬糟蛋、王胖鸭、凉粉、凉面、红撒(回民专有食品之一,多在每年回民开斋节或穆罕默德圣诞之间制作出售,酥脆香甜,深受回民喜爱)等。回民日常生活的内容,还是比较多样化的。

  解放后,为了都市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需要,处于市中心的贡院街,经过三次扩建,已旧貌换新颜。在1997年,更扩展为天府广场,与成都市的建设配套,更显得绿草如茵,气派雄伟,成都市民感到无比骄傲。随着城区面积扩展,原有回族人民的餐馆及各种小食,都分散在全市各个城区街道,不少的仍保留了原有回民喜爱食品的风格。目前,不少回族老年朋友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回族饮食一条街——贡院街上各种回族人民的特殊食品,还是津津乐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老桥记趣
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民初成都城内外有名可考的桥有一百九十二座。大大小小,平桥拱桥、铁、石、竹、木,应有尽有。我默了一下,有幸得很,这些桥中绝大多数都有我的脚板印----换言之,它们都增长过我的见识阅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石拱桥。横跨河面宛如长虹卧波,蚊龙吸水,古意盎然,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大型石拱桥以九眼桥最为壮观,四门大桥也气度不凡,青羊宫一带那组带“仙”字的----望仙、迎仙、会仙、送仙等桥,也古色古香。此外,从西到东穿城而过的金河面上,还有一系列小巧玲拢的石拱桥,如卧龙桥、余庆桥、向阳桥等等,它们好像穿在金河这条“玉带”上的一串佩环,构成了一条别有情趣的风景线。这里旧时可通木船,河水还养活过十数家染房,留下来一条因之而命名的街道。据说当年这一线还很有点水乡绍兴的韵味呢!石拱桥是风景写生的“最佳模特儿”。用不着太多的技巧,只须画上一条弧线,一排桥洞,引出两道河岸,点上些草树,...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街名琐记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听说成都全城有三十六条大街,七十二条小巷。七八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区的扩建,今天面对成都市地图,街道之多,已数倍于往日了。成都在[西汉]末年,便是国内五大都市之一。且蜀人好文,闾里题署,皆有考究。随着人世代谢,古今变迁,街名也有所变改。拙文拟就成都街名的来由,根据历史明文记载或父老传说,作一简介,不仅使后生能“数典”,亦可给旅游资“谈助”,更可供正在全面展开的地名普查工作以参考。统观成都市的街名,我们不妨把它们划分为以下各类:祠庙堂所类、衙署兵营类、方位字序类、市场作坊类、桥梁水系类、地貌风物类、名人遗址类、经传辞语类、祈祥祝愿类、姓氏家族类、以及新旧民主革命词汇类等。名人遗址类凡以历代名人姓氏、事这次或有关风物命名的街道,可称为名人遗址类。在成都市内,此类街道,约三、四十条。其中,有的因历史变迁、街道改建而不复存在,有的随时代发展而另取新名。仅择其要者简介于...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半边桥老街的市井生活
半边桥街是成都人熟悉的街道,但老半边桥街的风貌,想必知者不多。“老成都”姚锡伦自小在该街居住,那些发生在老街上的故事,他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半边桥横跨金河,始建于清代,小而简陋,原本极其平常。清末桥被少城水栅隔成两半,桥西在少城(今人民公园);桥东在大城,遂称半边桥。半边桥街也因之得名。据《龙门阵》上记载的竹枝词歌之:“半是少城半大城,铁栅跨河满汉分。流向三桥输炭米,蜿蜒直到水东门”。我曾在半边桥街度过我的童年时光,虽然老街今已不存,但发生在老街上的故事,我至今犹记。明星白杨来此购鞋以桥为界,桥北谓之半边桥北街,桥南自然便是半边桥南街了。街两侧大都是穿斗式木结构青瓦铺面房,这便是我童年及青少年时期乐以忘忧的热土。作家李致曾在其文章中描述:“当时成都的街道,多数商店都卖一种商品。例如,福兴街主要卖帽子,半边桥街则多是卖鞋的。”的确如此,当时的半边桥街稳坐成都皮鞋业的“龙头”位置,街上云集着...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物语清代成都
清代成都在时段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澎湃汹涌的时期,一座新的城市在废墟中茁壮成长,来自异乡的移民在天府之国扎根、创业、狂欢、舞蹈。后期则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特殊时期,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开始迎来新的曙光。移民大开发清代初年,四川青神人余榀从避难地杭州西湖之畔回到成都,写下一首凄苦哀怨的《蜀都行》,记录了成都在遭受明末清初战乱后的残破凋零景象。他说,自从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成都以后,天空长时间保持阴霾的状态,十天中有九天都在落着蒙蒙细雨。过去熟悉的风景名胜,自我避乱杭州以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被成都人引以自豪的杜甫草堂已是一派萧瑟,青羊宫也只看得见坍塌的围墙和孤零零的石犀。成都城的百万居民在这次劫难中死的死,逃的逃,我含着眼泪在荒凉的城市中寻求过去的故旧,然而那些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已经如寒风下的树叶零落无踪。曾经巍峨壮观的皇城在残阳和衰草中沉默着,万里桥...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物语宋代成都
两宋时期,成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尽管北宋初年在北宋政权王小波、李顺义军的过程中成都曾遭到严重破坏,但这座西南大都会很快又恢复了当初的荣光。它的繁华,让人想起卢求在《成都记》中所说的:“(成都)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这个卢求口气也真大,他把成都的繁华富丽作了一番铺陈后,竟然声称:“扬州算什么?它连成都的一半都比不上!”繁荣北宋初年,成都的一条大街上响起了嘈杂的市声,从江边通往市中心的石桥上,热闹的人流如过江之鲫开始涌动。人群中有推车的、骑马的、挑担的、赶骆驼的,他们行走在成都的街道上,就像行走在那幅纸页泛黄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中。古街两侧漆成红色的木板门一扇一扇打开了,堆积如山的药材、香料散发出呛鼻的气味,绸缎庄陈列的蜀锦从幽暗的窗子里放射出余烬般的霞光。仔细听,可以听见管弦丝竹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