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半边桥老街的市井生活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7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半边桥老街的市井生活,半边桥街是成都人熟悉的街道,但老半边桥街的风貌,想必知者不多。“老成都”姚锡

  半边桥街是成都人熟悉的街道,但老半边桥街的风貌,想必知者不多。“老成都”姚锡伦自小在该街居住,那些发生在老街上的故事,他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半边桥横跨金河,始建于清代,小而简陋,原本极其平常。清末桥被少城水栅隔成两半,桥西在少城(今人民公园);桥东在大城,遂称半边桥。半边桥街也因之得名。据《龙门阵》上记载的竹枝词歌之:“半是少城半大城,铁栅跨河满汉分。流向三桥输炭米,蜿蜒直到水东门”。我曾在半边桥街度过我的童年时光,虽然老街今已不存,但发生在老街上的故事,我至今犹记。

  明星白杨来此购鞋

  以桥为界,桥北谓之半边桥北街,桥南自然便是半边桥南街了。街两侧大都是穿斗式木结构青瓦铺面房,这便是我童年及青少年时期乐以忘忧的热土。作家李致曾在其文章中描述:“当时成都的街道,多数商店都卖一种商品。例如,福兴街主要卖帽子,半边桥街则多是卖鞋的。”的确如此,当时的半边桥街稳坐成都皮鞋业的“龙头”位置,街上云集着“前进”、“光荣”、“大胜”、“可行”、“一新”等许多皮鞋商家,都是些很出名的店铺。其中“前进皮鞋店”的名气颇大,因其卖出的皮鞋款式新颖、做工考究而名噪一时。
  街上的店铺还有个特色,全是清一色的前为店后为坊,每店都有几名工人,这些工人全是手工制作皮鞋。这种古朴的运作方式,在老成都已很难看到了。抗战时期,著名电影明星白杨专程来此选购皮鞋,曾轰动一时,引得路人争相观看。此外,一些卖茶叶、布鞋、牙刷、小吃的店家也点缀其间,小街虽小,却繁华无比。

  南北两家名小吃

  说起小吃,半边桥街上最著名的莫过于南边的“夫妻肺片”与北边的“痣胡子龙眼包子”。半边桥南街口,紧靠今人民公园后门处的“夫妻肺片”,因其麻辣鲜香、略脆不腻、汁浓味爽、红亮油润而广受青睐,创始人是郭朝华、张田正夫妻。至今虽历几代数易其地,仍以“成都名小吃”蜚声中外。发祥之地却是此处。上世纪40年代成都的名记者车辐老先生,曾就在报上介绍过“夫妻肺片”和郭朝华、张田正夫妻二人。
  “痣胡子龙眼包子”店铺位于半边桥北街西侧。店很小,不过10余平方米。店主廖永通,他做的包子形如仔蟹,小巧玲珑,皮薄馅饱,咸鲜香浓,爽嫩可口,一两一个。其粉红色的肉馅望天而出,状似龙眼,再加上廖永通下巴有颗黑痣胡子,故取名“痣胡子龙眼包子”。儿时好稀奇,我爱跑到他店前“围摊子”。最开心的是欣赏他捏包子时下巴黑痣上那根胡子一抖一抖的样子。当然,包子出笼时那烟雾蒸腾香味四溢,更是我的重要原因。但囊中羞涩的我却只能连同唾沫咽下一句话:“等二天长大我找了钱,一定要来吃个够。”“痣胡子龙眼包子”现在太平街开设总店,但该店创业起源于半边桥,因历时久远,也许知道的人不会太多了吧。
  半边桥北街东侧北口还有家卖煮红苕之类甜食的小食店,名气虽不能与夫妻肺片、龙眼包子相提并论,但店招却极其扯眼:“口口口品”。用六个口字组装成三个字,十分奇特。“口口”字音宣,喧嚣也。好些人不识其字,望文生义,穿凿附会,说两张嘴挨得梆紧,当然就是“打啵儿”(接吻)嘛!干脆就叫那小食店是“口啵儿品”。无论是其不识其字还是有意装懵,让半边桥的“口啵儿品”成为成都人的笑谈。

  半边桥街老街坊

  半边桥狭窄的街巷酿就了淳朴的民风乡情,邻里间串门抬脚便进,如进自己的家一般。不用敲门,也不用找借口,漫无边际瞎吹一通,意满兴尽抽身又去。称呼长辈不过一声“伯伯”、“姆姆”,双方感情瞬间融为一体。若是哪家来了远客,要留宿过夜,主家的娃娃们随便到隔壁的哪家伯伯、姆姆家“打个挤”便一切搞定,彼此随便得很。
  也许是受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影响,街上人家普遍是“一窝苕”。五六个、七八个子女的家庭比比皆是,且常以毛头儿、蜞蚂儿、狗儿一类贱称为小名,寓寄着越贱越好养的简单愿望。最惹眼的是西南茶号的“杨家将”,兄弟姐妹十人足足够得上一个班,且个个长得高高大大,健康漂亮,并各有神通。儿时,杨二哥带我下河洗过澡;杨三哥同我赌过“洋画”;杨四哥怂恿我上树抓过鸟……至今想起,尤为难忘。
  待我稍大,这条街的热闹又给了我新的乐趣。那时,城里人出城去南门,城外人进城逛人民公园,到四川电影院看电影,品尝“夫妻肺片”、“龙眼包子”,都必经此地,常是车流如织,人气鼎沸。当时电视尚未普及,看电影成为市民最普遍娱乐方式的岁月,四川电影院常常是高朋满座。每临开场散场,半边桥街即人潮骤涌,万头攒动匆匆过往。男女老中少尽在其中。这时便成了街坊邻居中光棍们难得的开心时光。他们不失时机三五成群聚集街头“观街望景”,对过往行人品头论足:“看,那小伙子长得标致,晓得不,是502厂的钳工,舞跳得好得很!”“那位戴眼镜的是某中学的老师,书教得好,字写得差”,“长毛根儿是南大街杂货铺卖酱油的”……
  身为锻工、膀大腰圆的叶哥堪称是个中老手。与他素昧平生的好些过往客,他都能一一点评,准确无误。谁有什么爱好特长;谁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在哪儿上班;谁的身材好,谁的眼睛大……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因而获一美称:“业余户籍”。
  也许是故乡情结太深吧,就算是那些当年最感尴尬的事,也成了记忆中的珍品。那时不像而今家家都有卫生间,全街上百号人家就只一个公共旱厕,蹲位也不多。天刚放明,内急的、倒马桶的即蜂拥而至,小小厕所门庭若市。先到的自然“幸福”,尽可畅快地“如释重负”,晚来者只好等在门口,讪讪地自我解嘲,来上一句:“哟,生意好喃!”有忍无可忍者竟不惜舍近求远去附近街巷另寻“方便”了。

  夜幕下的龙门阵

  夜幕降临,半边桥街便显得宁静多了。若气候温和,吃过夜饭,许多人家都会抬出马夹子、竹靠椅、烧火板凳(旧时烧柴灶时常坐的那种四方小板凳)往街沿上一坐,舒舒气气地泡杯“三花”,细细品尝一天劳累后的闲适。抑或隔街抛过一支香烟——“来,烧起哦。”便拉开了对门舍户的话匣子。
  若遇酷暑,人们便预先在太阳下山之时给街沿浇水“退烧”,为自己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消夏环境。纳凉之际,每有长者端盅老白干,就着胡豆、一类的“冷盘儿”,优哉游哉,云里雾里。酒酣耳热时,脱光上衣,打着赤膊,手摇蒲扇,撩起阵阵清风,给后生们讲些前朝后汉,本街掌故……
  年轻一辈的(常被人称为“街娃”)则更喜欢三个五个聚在一堆,天南海北吹些或荤或素、或雅或俗的龙门阵。什么《梅花党》呀、《一双绣花鞋》呀。兴味浓时,往往又不时有人加入其间。背着个布口袋沿街吹卖乐器的“王笛子”,经常都要到此刹一脚,且不分彼此的端起不管是谁的茶垢厚厚的搪瓷大缸,一阵牛饮。听罢故事总要吹一曲情绪欢快的经典名曲“京调”,算是给大家助一助兴。上过音乐学院的白哥会在众人的起哄之下,昂头唱支《黄杨扁担》或《巴山背二哥》。可惜几年前半边桥街拆掉了,老街的景象连同我少时的快乐时光,都只得封存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老桥记趣
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民初成都城内外有名可考的桥有一百九十二座。大大小小,平桥拱桥、铁、石、竹、木,应有尽有。我默了一下,有幸得很,这些桥中绝大多数都有我的脚板印----换言之,它们都增长过我的见识阅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石拱桥。横跨河面宛如长虹卧波,蚊龙吸水,古意盎然,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大型石拱桥以九眼桥最为壮观,四门大桥也气度不凡,青羊宫一带那组带“仙”字的----望仙、迎仙、会仙、送仙等桥,也古色古香。此外,从西到东穿城而过的金河面上,还有一系列小巧玲拢的石拱桥,如卧龙桥、余庆桥、向阳桥等等,它们好像穿在金河这条“玉带”上的一串佩环,构成了一条别有情趣的风景线。这里旧时可通木船,河水还养活过十数家染房,留下来一条因之而命名的街道。据说当年这一线还很有点水乡绍兴的韵味呢!石拱桥是风景写生的“最佳模特儿”。用不着太多的技巧,只须画上一条弧线,一排桥洞,引出两道河岸,点上些草树,...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与廊桥
美国作家罗伯特-沃勒撰写的爱情小说《麦迪逊郡的桥》,畅销全球,创下奇迹。中译本为它赋予了一个相当柔情的书名----《廊桥遗梦》,颇为传神,引起了中国读者的浓厚兴趣。据说,现在在美国到麦迪逊郡去寻找书中依托的那座桥的游人络绎不绝,廊桥因此大出风头。那么,廊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中国作家白桦刚从麦迪逊郡那座廊桥寻梦归来,撰文介绍说用那座廊桥其实是一座极普通的公路桥,桥上的建筑,像一间长长的车厢,古色古香,原本是日尔曼人的传统建筑。这座桥引起白桦的联想,他认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廊桥不在别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部。如在湘西、贵州、四川等地,就有很多廊桥。也叫风雨桥、歇脚桥……”白桦以作家的锐敏眼光,看出美国的廊桥就是中国西南随处可见的有顶桥----风雨桥和歇脚桥,并断言“全世界最美丽的廊桥就在中国的西南部”,这是十分难得的。不过,在我看来,全世界最古老最美丽的廊桥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我们四川,就在成都...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物语清代成都
清代成都在时段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澎湃汹涌的时期,一座新的城市在废墟中茁壮成长,来自异乡的移民在天府之国扎根、创业、狂欢、舞蹈。后期则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特殊时期,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开始迎来新的曙光。移民大开发清代初年,四川青神人余榀从避难地杭州西湖之畔回到成都,写下一首凄苦哀怨的《蜀都行》,记录了成都在遭受明末清初战乱后的残破凋零景象。他说,自从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成都以后,天空长时间保持阴霾的状态,十天中有九天都在落着蒙蒙细雨。过去熟悉的风景名胜,自我避乱杭州以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被成都人引以自豪的杜甫草堂已是一派萧瑟,青羊宫也只看得见坍塌的围墙和孤零零的石犀。成都城的百万居民在这次劫难中死的死,逃的逃,我含着眼泪在荒凉的城市中寻求过去的故旧,然而那些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已经如寒风下的树叶零落无踪。曾经巍峨壮观的皇城在残阳和衰草中沉默着,万里桥...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物语宋代成都
两宋时期,成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尽管北宋初年在北宋政权王小波、李顺义军的过程中成都曾遭到严重破坏,但这座西南大都会很快又恢复了当初的荣光。它的繁华,让人想起卢求在《成都记》中所说的:“(成都)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这个卢求口气也真大,他把成都的繁华富丽作了一番铺陈后,竟然声称:“扬州算什么?它连成都的一半都比不上!”繁荣北宋初年,成都的一条大街上响起了嘈杂的市声,从江边通往市中心的石桥上,热闹的人流如过江之鲫开始涌动。人群中有推车的、骑马的、挑担的、赶骆驼的,他们行走在成都的街道上,就像行走在那幅纸页泛黄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中。古街两侧漆成红色的木板门一扇一扇打开了,堆积如山的药材、香料散发出呛鼻的气味,绸缎庄陈列的蜀锦从幽暗的窗子里放射出余烬般的霞光。仔细听,可以听见管弦丝竹声...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物语明代成都
明代成都有一股沉郁、苍凉、肃杀的气氛,这就像繁花似锦的春天和夏天经过岁月的荡涤,最终变得沉稳萧瑟一样。万历辛庆年十月十七日的浣花溪明代万历辛亥年(1611)十月十七日清晨,成都清新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雨意,广阔的原野看起来要迎来一场迟暮的秋雨,然而一阵轻风过后,阴霾的云层间竟露出了绚丽的霞光。这一日,自称“楚人”的钟惺轻装简从游览了成都最著名的风景区——浣花溪。明代的成都正如万历年问这个秋冬之际的天气,所有的繁华和喧闹都已经沉寂下来,唐宋时期鼎盛的商业气氛正随着皇城的修建而转化成一种肃杀的政治气氛,成都这座南方的繁华都市正在走向寂寞、萧条和平稳。这一天清晨,钟惺坐在一乘简易的竹轿上晃晃悠悠出了成都南门,他后来在他那篇著名的《浣花溪记》中写道:从万里桥逶迤向西,沿着城墙蜿蜒流淌的就是浣花溪。这虽然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但一旦把它放置在成都壮丽开阔的城市背景中,它就“如带、如连环”,而且色泽“如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