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王郒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8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王郒,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时,兼端明殿学士。神宗时,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参知政事至宰相,无所建树,唯忌神宗用司马光。善文章,朝廷大典多出其手。著有《华阳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王延世
字长叔,西汉犍为郡资中(今四川省资中县)人。建始、河平年间两堵黄河决口,对治黄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黄河先决于魏郡馆陶,旋又决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境)金堤,河水泛滥东下,东郡、平原、济南、千乘以及兖、豫一带30余县均遭水灾。消息传至京都,朝廷除调粮救济灾民,派漕船500艘,迁民9万余口于高地避水外,急派校尉王延世为河堤使者前赴东郡堵口。王延世采取了竹笼堵口法,“以竹落(即竹笼)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仅仅用了36日,决口合龙,堤成。成帝闻奏,下诏晋“延世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并命改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以资庆贺。河平二年,黄河又于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决口,泛水再“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朝廷再次遣王延世往治,并派丞相史杨焉、将作大匠许商等协助。经六个月的努力,堵口成功,王延世又受到“黄金百斤”的...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王小波
青城县味江(今都江堰市西南)人。自幼靠种茶贩茶为生。北宋政府下令禁茶出境,断了茶农的生计。他于993年2月领导贫苦农民在青城县揭杆起义,号召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首次提“均贫富”的斗争口号,很快得到响应,起义军迅速发展至数万人。先攻占青城县城,然后率部转战邛州、蜀州所属各地。在攻打江源县的激战中,额部被射伤,仍奋勇杀敌,一箭射死敌主将。后因伤势过重身亡。王小波死后,众推其妻弟李顺为领袖。李顺继续实行“均贫富”的主张,率众攻占成都,称大蜀王,拥众至数十万。995年,起义军遭官兵,李顺被俘牺牲。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重显
(980--1052)字隐之,号雪dou,俗姓李,遂州遂宁(今童南)人.先投成都普安院仁铣出家,后从复州北塔的云门宗法嗣光炸(示旁)参学.曾任明川雪dou山资圣寺,被誉为“云门中兴”.卒溢(言旁)“明觉大师_”.著有《颂古集》,《拈古集》,《瀑泉集》,《集》等。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雷威
唐代西蜀制琴师,四川省成都市人。以制琴为业,对古琴制造有极大改进。工艺超群,制作细致,造型美观,音色柔美动听,音质清越幽雅,音量浑厚而有韵,获得空前声誉。现存故宫的“九霄环佩”、“松雪”、“响泉”、“春雷”等名琴,被视为南北名琴的绝品,尊称为“雷公琴”。雷威及雷氏一家把中国古代制琴工艺推到一个新阶段。
· 巴蜀文化—历史名人—竹禅
竹禅(1825~1901)晚清书画家。号熹。重庆市梁平县人。20岁时在梁平县城北门报国寺削发为僧,后为梁平双桂堂第十代方丈。擅长书画、金石雕刻,绘画自成一格,与扬州八怪媲美,是晚清遐迩闻名的画坛怪杰。曾游历名山大川,并在北京、重庆等地居住,在重庆寓居最久,皆以卖画为生。著有《画家三昧》6卷传世。咸丰六年(1856)前后回到梁平,赠予双桂堂贝叶经、舍利子等珍稀佛教文物。为此,双桂堂修建了一座舍利塔,至今犹存。光绪二十四年(1898)从重庆汇银1000两给双桂堂,解决当时双桂堂的经济困难。次年双桂堂派人到重庆请竹禅回梁平主事,他欣然应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到梁平。其书画作品收入《海上墨林》、《韬养斋笔》等书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