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赓溪竹马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6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赓溪竹马,赓溪村,属莱溪乡管辖,位于县城东南方15华里处,傍山近水,原为夏姓族聚之所。

  赓溪村,属莱溪乡管辖,位于县城东南方15华里处,傍山近水,原为夏姓族聚之所。当地竹马舞,誉冠全县,因有口皆碑,故称为“赓溪竹马”以别于他处。

  赓溪竹马始于何时,现尚未见有文字资料,难以推断。据当地夏姓口碑,是他们在赓溪开族的一世祖首创的。那时,赓溪原是—块茅林草塞的荒野,夏姓始祖因老家连年兵灾,民不聊生,迫不得已便带着一家老小和几个父死母亡的侄儿侄女,离乡背井,迁来赓溪定居。他们披荆斩棘,开荒种地,劫后余生,企望从此永远免却兵灾之苦。于是选择在村口建了一座福主殿,内供“军山大帝”, (据考,军山大帝其人为汉将吴芮),藉以镇守村坊。借神灵,拒贼寇,御兵患,佑乡里、保太平。后来又担心防不胜防,要有一支劲旅才能驱寇杀敌,方可无虞。果然,第二年他们全家在村后刨荒开地,忽然听得白茅窝(地名)草丛里,一连几天,战马嘶鸣,他们惊喜之余,便蹑手蹑脚拨开茅草偷看,远远望去果有一队人马在那对打操练,及至赶上前去,眨眼间便销声匿迹,只留下五员大将的面具和所骑的战马并摆在地。于是,他们便把面具、马形捧了回来,供在“军山王殿”(福主祠)内。竹马也就由此而起。传说终究是传说。不过,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据现有的资料证明,竹马舞已在清时流传到浙江常山一带,并影响到江南各省。

  竹马舞,着意在“刀枪入库,马归南山”。深刻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封建王朝穷兵黩武,战祸连绵的憎恨情绪及向往和平,祈求安泰的强烈愿望。所以,舞蹈的伴奏乐器只有两面铜制大筛锣,依舞蹈情绪重敲轻击,发出强弱急缓的节奏音响,气氛非常热烈,庄严,象征着鸣金收兵,战火永熄。

  除二名乐手,还有五个演员,戴着面具,翩然起舞。全场共演出三个节目,包括一个独舞,二个双人舞,他们每到一处,乐手先进厅堂,演员在门(场)外按所扮的角色(也是出场先后)依次排成纵队,演出开始,先是独舞。表演者一人登场,右手持长条布旗,左手下垂自然甩动,时而侧身前探,手伸举旗,犹如指挥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奋勇向前,时而模拟挑水、扫地、布置营房,象是部队前导。是个典型的先锋形象。舞毕,立于上方正中。他的真名实姓,难以考证。据当地老人介绍,传说是位天神,铜头铁角,无坚不克,厉害得很,所以让他打前哨。接着,是双人舞,一男一女,枪来刀去,轮番较量。动作洒脱,节奏明快,男名关索,女字鲍三娘。对舞之后,便守立在上方左右两则。末了,两员武将是红脸关羽和黑(褐)面周仓,勇猛对阵,粗犷豪放,令人敬畏。最后,五人共舞一阵,再“收场”。整场演出时间约在20分钟左右。

  竹马的独特之处,是舞蹈的表现手法殊异,除独舞节目外,其它两个双人舞,一出场演员便是一脚趿起,一脚着地跳动,左右轮换,身稍则前倾,若单手执(舞)道具,另一手便伸小指、拇指,其余三指屈向手掌,作“六”示意指形,托于面具下颏,俨若跨马奔腾,在演出进行中,人们必须散撒糠壳,俗谓“撒粮”,表示撒谷喂马, 以慰军马战功,另有让马吃饱,免得愉吃稻谷,糟塌粮食。隐喻着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意思。

  服饰设计也很别致,每个演员腹部齐脐处系一个木质马头,后身绑吊一根马蹄形(如U)篾片,篾片两头与马颈相连,穿长裙,身着红,绿长道袍,前襟开一缝,伸出马头,后襟长于前襟,“下摆”从篾片上复盖下垂,自然形成马的后身形状.脚穿皂靴,扎包头直拖至背脊的长披巾,上书“军山大帝座前”字样,戴上不同人物的不同造型,彩绘的面具,手执军旗或法(武)器,一身纠纠武夫的打扮,神采奕奕,形象逼真。

  每年正月初一日,跳竹马时演员先到福主祠(军山大帝殿)集会,举行拜神仪式,并作首场演出,这叫作“发马”。意思是队伍已经整装齐备,经过神的检阅,开始行动。随即在本村按里外,上下方位顺序,到各厅屋里去表演(节目都是一样)。初三日进城,五马齐发,到达县城后,便兵分五路,各走一方,逐街逐巷,走进各幢厅屋,自报“赓溪竹马”,完全不作表演,人们便以早有准备的“红包”相送,谓之“香钱”。他们各自一人代表一班,收钱即走。从前,就是走进县衙门里,也是如此。其所以这样,据说是黎民百姓,自愿帮助神兵,以作“军饷”。好让天兵天将努力作战,绥靖妖氛,保佑平安。这与跳竹马的本意是相吻合的。

  从正月初三到“元宵”后一日,竹马便到远村近堡去演出,从不间断。有趣的是在这期间,哪天到什么地方?从哪村开始?再经过哪几个村堡?各个村堡在哪几幢厅屋人家演?中午在何处用餐歇脚?都有规定,并年年如此。老人们说,这是竹马神摆的“阵”,当然,现在还谁也破译不了这是什么阵,所以不能更改。照这样看来,竹马舞的活动路线竟是一副行军图了。另外,竹马外出,那怕遇到风雪阻路,就是半夜摸黑,也得赶回赓溪,不能在外地借宿。是曰“回营安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竹马作为一支军旅,倒具有严明的行动纪律。正月十七日,活动结束,名为“收马”,明年再来。

  竹马,寄托着人们的追求和理想。其实,在旧时代,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哪朝哪代不是兵连祸接?哪年哪月人民有过安宁?尽管年年拜神灵,岁岁求竹马,都不过是人们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而巳。然而,作为舞蹈艺术,却闪烁着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瑰宝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香钹
“南丰香钹”是《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编选的江西曲种条目之一。原释义由刘之凡执笔撰写。赣东南丰民间流传的香钹,是解放后挖掘整理,重新编演的曲种。这一说唱艺术,来源于“军山进香”祭汜活动中的“谒仙”(又称唱仙)。军山,位于南丰西陲,与宜黄交界,由军山大帝“汉长沙王吴芮伐南越驻军于山”(见清同治《南丰县志》)而得名。上建“三仙祖师”庙宅,“每秋至则拜谒者,竖旌幢,鸣金鼓,长歌互答,晓夜不绝,多至自千里外”(见《琴城稗记》)。这种庙会时,拜山朝庙者成群结伴,手托香托,口唱赞歌,逢镇过市,踏歌而行,所谓“谒仙”(也叫做“唱仙”)。“谒仙”由一人领唱头(前)句,余者随声附和,伴之以铜钹“叮、且”之声,藉以和谐声调,整齐步履。民间艺人借鉴“谒仙”形式而创新出独具一格的曲艺,便取名为香钹。其艺术造诣之深,实令人赞叹不已。香钹作为一种曲艺,白形成以来,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一)初期是单口表演,只限于在逢年过...
· 赣文化—地方特色—金溪手摇狮
金溪县城上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灯彩-手摇狮。相传这种灯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练习武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据说明末清初,在江西金溪县琅居乡杨村一带,村民常因灌溉之需争夺水源,板凳椅子成了械斗之物。为了鼓舞士气,村民在板凳上雕刻狮、虎等猛兽形象以示争雄。有一次,两位看水员发生争执,遂抓起板凳较量起来,几个回合下来也分不出高低。当时两人的板凳均雕刻了狮子图案,整场打斗,犹如两狮相争互不相让。寒来暑往,百余个春秋过去,这一带武力争水风波渐渐平息,村民习武的传统却保留下来,而且每逢过节或五谷丰登时,他们都要一比板凳耍弄功夫。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将板凳相斗动作加以演变,在两狮格斗的基础上创造出三人板狮节目,而雕狮板凳也慢慢被色彩鲜艳的狮的雏形取代,成为现今的“手摇狮”。一百多年来,手摇狮经过当地劳动人民反复加工,曾经拥有108套表演形式。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了...
· 赣文化—地方特色—赣县田村花灯
位于赣县东北部的田村镇,是个客家文化名镇。境内既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又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源于唐代,盛于宋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田村花灯,其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田村古镇与江西母亲河———赣江仅一山之隔,与赣江上游的两个重要口岸———赣县湖江和万安良口仅距15公里。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古代,绵延几十里的群山阻隔,既无碍于小股人群活动,又不利于大队人马的机动,是人们躲避兵燹之灾的理想居住地,所以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士民工商、官宦巨贾迁居于此,使得田村早期就是店铺林立、商贾如云,经济十分发达。花灯最早是客家先民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一些从中原迁居过来的人士,将这种习俗带到了田村,并逐渐发扬光...
· 赣文化—地方特色—东河戏
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发展并流行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流域,故名为东河戏。明嘉庆年间,赣县一带的高腔“坐堂班”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土高腔”(亦称“道士腔”)。清顺治年间,昆曲艺人进入该地区,高、昆腔互相渗透,正式形成东河戏。清乾隆年间,各种地方戏曲传入赣州,还吸收了江西宜黄腔(老二簧)和安徽石牌腔(安庆调),因而增加了乱弹班,东河戏得到进一步发展。清咸丰年间,又受到桂剧影响,始演唱西皮,东河戏形成了高、昆、乱“三合班”的体制,进入全盛时期。东河戏的剧目约有四百多种,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整本戏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簧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如《九江为王》等。高腔的《双斗猴》,皮簧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东河戏的戏曲语言用赣...
· 赣文化—地方特色—婺源地戏
婺源地戏是婺源民间的一种由乡民穿戴戏衣,化装成人们熟悉的一组组戏剧人物亮相的敬神与娱乐相统一的传统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初、三月三、四月八和迎秋打醮时,不少地方都会演出地戏。地戏有地戏、马戏、抬阁和高跷等形式。扮演者穿戴戏衣,饰成生、旦、丑、末、净等角色,依次亮相。在地上行走者称地戏;乘马而游者,谓马戏;抬阁帽是由四至八个人抬着一张大型台桌,台桌分高低层和前后区。扮演者(多位灵巧的儿童)各饰某一戏剧中的角色,穿戴考究。形态或站、或坐、或倒立、或悬空,组成一个个精彩画面。如《桃园三结义》、《闹天宫》、《单刀赴会》、《打金枝》、《三岔口》、《拾玉镯》等。上述三种,只配以锣鼓丝弦,扮演者不演不唱。而高跷则是脚上绑定木棍,短的一尺,长的一尺半。扮演者边走边演,一般多为插科打诨,逗人嬉笑。艺高者甚至表演武术、或劈叉、或空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