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2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曾家村一台《孟戏》世代相传,至今已演了500多年。江西

  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曾家村一台《孟戏》世代相传,至今已演了500多年。

  江西省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毛礼镁,去年9月到台湾参加两岸客家表演艺术研讨会,宣读广昌《孟戏》的发掘研究论文,引起了轰动。海内外专家学者闻讯后纷纷赴广昌考察。江西电视台和抚州市电视台最近组成一个拍摄班子,抢救性地拍摄了二夜本全套曾家《孟戏》。江西省正争取将其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段富有神话色彩的记载

  我国民间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并有许多剧种或说唱演出,但整本的孟姜女南戏本,被认为早已失传了。而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村的全套南戏本《孟姜女送寒衣》和大路背刘家村的传奇戏《长城记》,统称为《孟戏》,却分别从500多年前和400多年前演唱到今天。

  据曾氏族谱记载,广昌甘竹曾家为北宋大文学家曾巩的嫡系后裔。广昌原属南丰县,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设广昌县。曾巩是南丰县人,其次子曾综的后裔曾永宣于元末明初由南丰查溪徙广昌甘竹。而曾永宣之孙曾紫华,正是《孟戏》剧本的拾得者。

  曾紫华生于明宣德年间(约1426年)。在一次战乱中,曾紫华背起双目失明的母亲与乡邻一同逃到曾家山寨避难。忽有三员神将自天而降,飞沙走石击退大兵。又闻山间有锣鼓声,循声寻找,在山崖间发现两只大木箱,内藏《孟戏》戏本及24只大小面具。其中3只大面具正像杀<退大兵的三员神将。其母用手抚摸三员神将面具,眼睛复明。于是扛箱回村,组织村人筹建戏班,按戏本和面具分角色排练。箱中的三只大面具,即退大兵的秦将蒙恬、王翦、白起三位将军,后甘竹曾姓祀奉为三元将军。于是自明初正统年间(1436—1449年),始于甘竹舍上,继有赤溪、黄泥排等地,曾姓在每年春节时必演《孟戏》,至今不衰。《广昌县志》和曾氏祠堂木匾的以上记载虽然带有一些神话色彩,但祠堂原址还在,已列为县文物保护遗址,其匾文被抄留在族人中;曾紫华拾得的两只戏箱,虽经五六百年沧桑,至今仍完好无损保留在赤溪曾村;全本《孟戏》手抄本,自明正统年间至今,代代传抄在村里,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热热闹闹按手抄本演出。

  各具特色的曾、刘两家版本

  曾、刘两家不同时期始演的《孟戏》,剧情和风格各异。曾家《孟姜女送寒衣》共六十四场,分为两本,一个晚上演一本。该戏中的姜女很有反抗性,不仅哭倒长城数百里,而且敢于讥笑、辱骂朝廷,为保贞节而投河自尽。而明《风月锦囊》收入的《孟姜女寒衣记》,不仅戏文不完整,而且戏的主人公受钦赐衣锦还乡。专家们认为,曾家《孟戏》本敢犯皇上的写法,是在明永乐禁令之前,属于元代的一种版本。刘家的《孟戏》、《长城记》是明传奇本,始演于明万历年间。该戏本共六十九场,分三个晚上演完,剧中孟姜女对其夫死于长城下虽有悲痛、怨恨,但只是逆来顺受,剧中秦王还封姜女为天下一品夫人,赠金送银。

  曾、刘两个农民剧团演出的《孟戏》都是以曲牌体的高腔谱唱,一唱众和,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明代南戏有弋阳、昆山、余姚、海盐四大腔,曾家《孟戏》唱的是南曲,比弋阳腔还要古老,后来吸收了一些海盐腔。虽经数百年的口传,但五音符的古曲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字多腔少,比较简单、原始,节奏快,用的是广昌官话,一般能听懂。伴奏的都是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刘家演的《孟戏》唱腔主要是海盐腔,还夹有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据文献记载,时称官腔雅调的海盐腔,悠扬悦耳,十分动听,曾风靡全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著名的《牡丹亭·还魂记》就是采用海盐腔的曲牌创作并演出的。

  珍贵的资料,活的戏曲文物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教授评价说,广昌《孟戏》是我们今后戏曲创作、音乐创作的一种丰厚的资源。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流沙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昌《孟戏》是活的戏曲文物,流传至今的曾、刘两家的剧本,都是古南戏的孤本。广昌《孟戏》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孟戏》古南戏的空白,为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地方特色—东河戏
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发展并流行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流域,故名为东河戏。明嘉庆年间,赣县一带的高腔“坐堂班”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土高腔”(亦称“道士腔”)。清顺治年间,昆曲艺人进入该地区,高、昆腔互相渗透,正式形成东河戏。清乾隆年间,各种地方戏曲传入赣州,还吸收了江西宜黄腔(老二簧)和安徽石牌腔(安庆调),因而增加了乱弹班,东河戏得到进一步发展。清咸丰年间,又受到桂剧影响,始演唱西皮,东河戏形成了高、昆、乱“三合班”的体制,进入全盛时期。东河戏的剧目约有四百多种,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整本戏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簧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如《九江为王》等。高腔的《双斗猴》,皮簧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东河戏的戏曲语言用赣...
· 赣文化—地方特色—婺源地戏
婺源地戏是婺源民间的一种由乡民穿戴戏衣,化装成人们熟悉的一组组戏剧人物亮相的敬神与娱乐相统一的传统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初、三月三、四月八和迎秋打醮时,不少地方都会演出地戏。地戏有地戏、马戏、抬阁和高跷等形式。扮演者穿戴戏衣,饰成生、旦、丑、末、净等角色,依次亮相。在地上行走者称地戏;乘马而游者,谓马戏;抬阁帽是由四至八个人抬着一张大型台桌,台桌分高低层和前后区。扮演者(多位灵巧的儿童)各饰某一戏剧中的角色,穿戴考究。形态或站、或坐、或倒立、或悬空,组成一个个精彩画面。如《桃园三结义》、《闹天宫》、《单刀赴会》、《打金枝》、《三岔口》、《拾玉镯》等。上述三种,只配以锣鼓丝弦,扮演者不演不唱。而高跷则是脚上绑定木棍,短的一尺,长的一尺半。扮演者边走边演,一般多为插科打诨,逗人嬉笑。艺高者甚至表演武术、或劈叉、或空翻。
· 赣文化—地方特色—宁河戏
是江西地方大种剧。发源于江西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簧,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簧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宁河戏剧目可查者有四百多种,多系整本戏,有弋阳腔的《征东传》、《西游记》等,吹腔和昆曲的《四国齐》、《大香山》、《六国封相》等,来自宜黄腔的《贩马记》、《双贵图》等和唱西皮的《莲台山》、《茶阳关》等。过去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为傩主,演出前后都要演习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傩歌,请傩神和辞神等关目。因演出主要是为了敬神,一般没有奸淫凶杀的剧目和表演。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是别的剧种罕见的剧目。宁河戏的表演别具一格,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
· 赣文化—地方特色—星子西河戏
西河戏流行于赣北的星子、德安、九江一带,又名“弹腔戏”。因赣江分东、西两河、其西河流经星子境内,故又名“西河戏”,俗称“星子大戏”。早在清代嘉庆年间,西河流域各县就活跃着一支专唱皮黄的弹腔戏班,到清代道光年末年,便在星子县成立了第一个“义和班”。从此形成了一种以星子为活动中心,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杂以青阳高腔和当地民间小调的弹腔剧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剧本结构冗长,内容崇尚忠、义、廉、孝,台词念白多用乡音俚语,服装道具也古色古香。现有传统剧目约150多种,许多乡村尚有业余剧团,逢年过节,她以特有的风韵,备受群众欢迎。
· 赣文化—地方特色—江西的道情戏
道情戏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晋北说唱道情就是与当地方言结合的曲艺形式。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它用曲牌连缀,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江西道情也称渔鼓戏或小曲渔鼓。湖北渔鼓也与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宁岗渔鼓、抚州道情、上饶渔鼓等。宁都道情唱腔来源于乞讨者所唱小调“过街溜”和算命腔调。湖口渔鼓吸收了当地的渔歌和小调,具有浓厚的水乡风味。鄱阳渔鼓吸收了当地的大鼓书、山歌、渔歌、小调等旋律,别具一格。江西道情有两种演唱形式。一种是演唱者左手持渔鼓,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拍击鼓面;另一种则不用渔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话故事及当地史事为多。据说,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据明人研究,道情的渔鼓简板始于宋朝,至南宋出现曲白相间的说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