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地方特色—兴国秆龙灯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9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地方特色—兴国秆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每逢新春时节或国庆盛典的一项重大文娱活动。闹秆龙灯则是兴国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每逢新春时节或国庆盛典的一项重大文娱活动。闹秆龙灯则是兴国县北山区客家村落的传统民间文艺项目。

    每一年的大年初一刚过,客家山民们就会挑选出村中十几名强壮的年轻后生组成龙灯团。龙灯团一旦成立,凡在头一年里做了新房的、喜生贵子的农户,当天

就会接到“有龙灯参拜”的大红帖子,告知这家东道主到时应做好喜接秆龙灯的准备工作。一般要准备好的是:红包、鞭炮、香烛、茶酒等一些食品、果物。

    秆龙灯规定在村中的祠堂或祖堂内由男人经手制作,女人不得沾边。它以竹篾、稻草为主要材料,分别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十余段组成。

    等到初三日夜晚,大家吃过晚饭,秆龙灯在后生们举起的手中伴着鞭炮声,从宗族祠堂内慢慢地欢“游”出来。一路上,随着锣鼓唢呐的节奏,秆龙灯上下左右翻腾嬉戏。来到村中的大草坪上,插满全身香烛的秆龙发出片片磷光,舞动时如流星起落。吹打完一个曲牌后,来回穿插,调换方向,耍完东西南北,方可告一段落。等大家吃完出灯酒后,才向另一个祖堂或屋场“游”去。

    秆龙灯在每游完、舞完一个地方后都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舞龙者可请到东道主家吃上一顿酒肉。秆龙灯身上插的每炷香都会被东道主妇人或邻家主妇争先恐后地拔去,换上新点燃的香烛。她们把拔去的每一炷香都分别插在自家的厅堂大门、谷仓门上、猪牛栏门上……

   秆龙灯一般闹满七天就结束,最后一晚闹完后就将秆龙灯化灰送至河边,让它顺着河道流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兴国秆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每逢新春时节或国庆盛典的一项重大文娱活动。闹秆龙灯则是兴国县北山区客家村落的传统民间文艺项目。每一年的大年初一刚过,客家山民们就会挑选出村中十几名强壮的年轻后生组成龙灯团。龙灯团一旦成立,凡在头一年里做了新房的、喜生贵子的农户,当天就会接到“有龙灯参拜”的大红帖子,告知这家东道主到时应做好喜接秆龙灯的准备工作。一般要准备好的是:红包、鞭炮、香烛、茶酒等一些食品、果物。秆龙灯规定在村中的祠堂或祖堂内由男人经手制作,女人不得沾边。它以竹篾、稻草为主要材料,分别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十余段组成。等到初三日夜晚,大家吃过晚饭,秆龙灯在后生们举起的手中伴着鞭炮声,从宗族祠堂内慢慢地欢“游”出来。一路上,随着锣鼓唢呐的节奏,秆龙灯上下左右翻腾嬉戏。来到村中的大草坪上,插满全身香烛的秆龙发出片片磷光,舞动时如流星起落。吹打完一个曲牌后,来回穿插,调换方向,耍完东西南北,方可告一段落。等...
· 赣文化—地方特色—上饶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 赣文化—地方特色—赣县田村花灯
位于赣县东北部的田村镇,是个客家文化名镇。境内既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又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源于唐代,盛于宋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田村花灯,其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田村古镇与江西母亲河———赣江仅一山之隔,与赣江上游的两个重要口岸———赣县湖江和万安良口仅距15公里。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古代,绵延几十里的群山阻隔,既无碍于小股人群活动,又不利于大队人马的机动,是人们躲避兵燹之灾的理想居住地,所以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士民工商、官宦巨贾迁居于此,使得田村早期就是店铺林立、商贾如云,经济十分发达。花灯最早是客家先民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一些从中原迁居过来的人士,将这种习俗带到了田村,并逐渐发扬光...
· 赣文化—地方特色—东河戏
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发展并流行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流域,故名为东河戏。明嘉庆年间,赣县一带的高腔“坐堂班”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土高腔”(亦称“道士腔”)。清顺治年间,昆曲艺人进入该地区,高、昆腔互相渗透,正式形成东河戏。清乾隆年间,各种地方戏曲传入赣州,还吸收了江西宜黄腔(老二簧)和安徽石牌腔(安庆调),因而增加了乱弹班,东河戏得到进一步发展。清咸丰年间,又受到桂剧影响,始演唱西皮,东河戏形成了高、昆、乱“三合班”的体制,进入全盛时期。东河戏的剧目约有四百多种,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整本戏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簧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如《九江为王》等。高腔的《双斗猴》,皮簧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东河戏的戏曲语言用赣...
· 赣文化—地方特色—婺源地戏
婺源地戏是婺源民间的一种由乡民穿戴戏衣,化装成人们熟悉的一组组戏剧人物亮相的敬神与娱乐相统一的传统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初、三月三、四月八和迎秋打醮时,不少地方都会演出地戏。地戏有地戏、马戏、抬阁和高跷等形式。扮演者穿戴戏衣,饰成生、旦、丑、末、净等角色,依次亮相。在地上行走者称地戏;乘马而游者,谓马戏;抬阁帽是由四至八个人抬着一张大型台桌,台桌分高低层和前后区。扮演者(多位灵巧的儿童)各饰某一戏剧中的角色,穿戴考究。形态或站、或坐、或倒立、或悬空,组成一个个精彩画面。如《桃园三结义》、《闹天宫》、《单刀赴会》、《打金枝》、《三岔口》、《拾玉镯》等。上述三种,只配以锣鼓丝弦,扮演者不演不唱。而高跷则是脚上绑定木棍,短的一尺,长的一尺半。扮演者边走边演,一般多为插科打诨,逗人嬉笑。艺高者甚至表演武术、或劈叉、或空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