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采茶戏—茶与戏曲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4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采茶戏—茶与戏曲,我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

  我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 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所以,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另外,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如蕲春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其次,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现在的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采茶戏—赣东北采茶戏
赣东北采茶戏是土生土长的小剧种。发源于铅山县,是在当地民歌、茶歌和茶灯的基础上,吸收了黄梅戏的发育而成。由初期的一旦一丑和一旦二丑的“对子戏”和“三角班”到“七子班”和“半班”,由用民歌小曲到板腔音乐。从演唱小戏到演出大戏,在上饶广为流行,还发展到浙、闽一带。其特点是轻快、活泼,和它载歌载舞、生动活泼、朴实风趣的表演艺术正好吻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赣文化—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红是江西南部地区的民间不戏,它源于当地浪行的采茶歌和采茶灯,这个剧种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采茶歌是古代我国江南茶区群众自娱的一种民歌小调,最早唱单曲,产被古代戏曲所吸收,如元曲中的"采茶歌"曲牌,即是一例。赣南民间采茶歌流行甚广,其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干唱,没有伴奏,后来组民了"十二月采茶歌",采用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这种"十二月采茶歌",在明万年间,已间进入了豪绅官吏的"大雅之堂",如石城县崖熊氏六修宗谱《熊甫先生传》中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鸣鸣然,撼户牖?quot;(注:"插身采茶歌"即十二月采茶歌),由此可见,"采茶歌"已是雅俗共赏的一种娱乐形式。明末,"十二月采茶歌"联唱在当地民间灯彩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它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纸扎茶篮、扇子、手帕和...
· 赣文化—采茶戏—采茶戏与客家人
客家先民,驻足赣南,垦荒种茶,长期劳动生息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创造了自已喜爱的赣南采茶戏,客家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需求决定着采茶戏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客家人的兴盛与变迁带来了采茶戏的繁荣与发展。采茶戏与客家人相依为命、生存繁衍。早期,一部分汉人自北向南迁移,先后来到赣南称为客家人。赣南山区,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交通闭塞,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客家先民驻足的良地。赣南是较早的客家聚集区与聚散地,也是当今客家人的大本营之一。全区18个县(市)均属客家,除赣州市及信丰嘉定镇外其他基本为纯客县。700多万人口95%是客家人。客家人以其勤劳勇敢的精神开僻了赣南这块古老的山地,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自已的精[神财富——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亦名“三脚班”。她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居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
· 赣文化—采茶戏—采茶戏的来源
江西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采茶戏的产生,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荼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来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的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
· 闽文化—民间戏曲—采茶戏
是流行于福建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一带的民间小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请初,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牧,必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把茶歌、灯舞、花鼓等民间歌舞逐步融合,形成为民间小戏。采茶戏的表演,音乐都保持民间歌舞的特点,清新明快,活泼优美。剧目也多反映民间农家生活,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如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刈肉记》、《卖花记》等,小戏有《十买十带》、《双福船》、《补缸》、《王氏功夫》、《看相》、《卖杂货》、《化斋》、《牧丹对药》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