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赣剧—江西古代戏曲概况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5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赣剧—江西古代戏曲概况,江西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产生了汤显祖这样被誉为“东方莎土比亚”

  江西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产生了汤显祖这样被誉为“东方莎土比亚”的戏剧伟人。早在唐代,吉州(吉安)永新就出了一个著名女歌唱家许和子,开元年间在长安演唱,“义者闻之血涌,愁者为之肠绝”,一时倾倒朝野,玄宗称“此女歌直干金”, 《乐府杂录》、 《开元遗事》等书均有记载。不过,在唐末时代,关于江西戏曲活动的记载是很稀少的。到了元代,元杂剧盛行全国,作家和演员多为北方人,南人多不习之。但江西却出了几个较有名气的元曲作家。

  刘时中(约1310一1354),江西南昌人,元代散曲家,他的两套散曲作品《端正好.上高监司》,一扫曲坛吟风弄月、离愁别恨的旧习,直接以创作来评议当时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这在元散曲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前套由十五支小令组成,描写在天灾人祸下,广大贫苦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遭遇。后套由三十四文小令组成,长达1800字,为元代散曲之冠,是揭露当时江西库吏的营私和钞法的积弊的,尽管其中也表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其战斗性和思想艺术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现行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几乎都详细分析它们。
周德清(1277—1365),江西高安人,宋代周美成之后裔,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和戏曲作家,著名的《中原音韵》一书的作者。 《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的用韵而作的,目的是要纠正作曲家的用韵不一。成书以后,戏曲家便依据它来作曲,演员也依据它来正音咬字,该书对我国戏曲的用韵起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但是,该书虽为戏曲而作,其贡献却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因为它实际上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奠定了基础,因此音韵学家赵荫棠称之为“国音的鼻祖”。周德清的戏曲创作,·在元人杨朝英《朝野新声大平乐府》中收入25个只曲和两个套曲。
赵善庆,江西乐平人,元末民间杂剧作家,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列为“方今知名才人“一类,他写的杂剧大多是历史题材的,对弋阳腔连台本戏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所著《孙武子教女兵》等杂剧八种,今不传。

  汪元亨,江西波阳人,元末明初散曲作家,著有杂剧三种,今存一种《桃源洞》。另存小令一百首。
在明朝,江西的戏曲文化进入繁荣阶段,在声腔剧种和作家作品两个方面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声腔剧种方面,弋阳腔和采茶调是江西戏曲艺术家的两大创造,昆山腔也有江西艺术家的一份功劳。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的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为著,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流传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昆山腔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弋阳腔也叫弋腔,大约在元代后期,南戏流布各地,其中一支流传到江西广信府(上饶)弋阳县一带,同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相融会而逐渐形成,而到明代嘉靖、隆庆以后,影响不断扩大。流行区域达到相当于今之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云南、贵州等地,同时又善于与当地语言和民间曲调相结合,产生了不少新剧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声腔系统,属于这一系统的诸声腔,其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故称“高腔”,在清代,高腔是地方戏五大声腔系统之—。弋阳腔以其通俗祖犷的风格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能够不断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壮大自己,因而在民间,特别是广大乡村有着深厚的势力,经久不衰。弋阳腔的基本特点是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后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演唱艺术,使之更贴切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滚调手法的创造便是其中之一,弋阳腔以及其支裔青阳腔等剧种把传奇剧本曲询通俗化,在曲词的前后或中间加进一些接近口语的韵文或便于朗读的短句,使曲词浅显易懂,思想感情更能发挥,念的称滚白,唱的称滚唱。后来的梆子和皮黄等板腔体音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弋阳腔在清代以后逐渐衰落,而作为其后裔的高腔,在清代曾有较大的发展,高腔在清初进入北京,曾盛极一时,称为京腔,当时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北弋即指京腔,到清末才衰落绝迹。现在,在赣剧、湘剧、祁阳戏、川剧、闽剧、潮剧等不少戏曲剧种中仍保留着高腔。

  在明代声腔剧种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魏良辅很值得一提。魏良辅,豫章(南昌)人,寄居江苏太仓,明代戏曲音乐家,具有良好的文学词曲修养,娴通音律和唱曲艺术,熟谙当时流行的南北曲多种声腔。老昆腔形成于元末,腔调平直粗俗,缺乏韵味和意趣,尚处于一种清唱或说唱的阶段。嘉靖年间,在张野圹,过云适等人的协助下,魏良辅经过长期的苦心钻研,对昆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改革后的昆山腔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优点,曲调徐舒宛转,有“水磨腔”之称,伴奏乐器突破南曲只用弦索、鼓板的局限,兼用笛、箫、笙和琵琶等,表演上注重优美动作,舞蹈性强,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水磨腔”在唱腔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柏涯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勾。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腔曰昆腔,曲名时曲。”改革后的昆山腔在舞台艺术上也对宋元以来的戏曲遗产作了总结,创造了最完整的表演体系,对许多剧种影响深远。魏良辅也被曲坛尊为“曲圣”和“昆腔鼻祖”。

  采茶戏与秧歌戏是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戏曲,采茶戏至今仍在江南各省城乡普遍流行。江西赣南安远的九龙茶乡是采茶调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明代,九龙山的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来茶为内容的节目,以后又增加开茶山、炒茶、卖茶、盘茶等内容,成为采茶戏的雏形。后来,不断增加表演其他劳动生活内容如插秧、挖笋、捡田螺、补皮鞋、补锅、卖花线、磨豆腐等用采茶调演唱的节目,形成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或一生、一旦、一丑的演出体制,俗称二小戏或三小戏,演唱形式也逐渐发展,以一唱众和为基础,加以轮唱、对唱等形式,采茶戏就算基本定形了。明代末年,赣南采荼戏传到赣东武夷山下茶叶集散地铅山县河口镇,与当地茶歌结合,逐渐形成赣东采茶戏流派,接着又向西向北流传,逐渐形成了江西采茶戏的赣南、赣东、赣北、赣西、赣中五大流派。解放后,采茶戏获得很大发展,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传统剧目《茶童戏主》及新编剧目《怎么谈不拢》被拍成戏曲艺术片,而以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润色加工的歌曲则流传更广,很受欢迎,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 “麻窝草鞋一双双”、 “八月桂花遍地开”、 “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小竹排江中流”、“映山红”;电影《地道战》里的“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以及唱片“井冈山上太阳红”、“井冈山下种南瓜”、“请茶歌”、“为咱亲人补军装”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赣剧—赣剧通观
赣剧是江西的主要剧种,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广信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高腔剧目,艺术风格古朴、粗犷;广信班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无高腔,其乱弹唱腔则较婉转流利。1950年两派相合,改名为赣剧。1951年,首次进入南昌,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剧团。赣剧剧目分戈阳、青阳、乱弹三类。戈阳腔剧目有所谓“十八本”之说,即《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金貂记》、《龙凤剑》、《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鹦鹉记》、《清凤亭》、《洛阳桥》、《三元记》、《白蛇记》、《摇钱树》和《乌盆记》,到1949年,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80余出,如《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剧目
赣剧剧目分戈阳、青阳、乱弹三类。戈阳腔剧目,在高、昆、乱合班后有所谓“十八本”:《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金貂记》、《龙凤剑》、《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鹦鹉记》《清凤亭》、《洛阳桥》《三元记》《白蛇记》《摇钱树》和《乌盆记》到1949年,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80余出,如《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五桂记》等。乱弹剧目,据统计,有清道光年间38种,称为“老路戏”。其中二凡戏有《三官堂》、《四国齐》、《禹门关》等;西皮戏有《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西皮二凡戏有《二皇图》《蓝田带》《龙凤阁》等;二凡拨子戏有《万里侯》、《打金冠》等。以后又不断从徽剧、婺剧、文南词中移植了一些剧目,大多只有提纲无准词,称为“水路戏”。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声腔
赣剧现在的高腔有戈阳腔和青阳腔两种。戈阳腔一直保持“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原始风貌;青阳腔由安徽传人江西北部的都昌、湖口、彭泽一带,因它和戈阳腔有历史渊源关系,1957年被发掘出来后,亦归入赣剧演唱。在音乐上,除青阳腔的“横调”、“直调”以笛子、唢呐伴奏外,都以锣鼓助节,不用管弦,一人干唱,众人帮腔为特点。戈阳腔高昂激越,青阳腔柔和婉转。由于青阳腔具有通俗流畅的“滚唱”,在扩大上演剧目和丰富艺术表现力方面较戈阳腔更胜一筹。高腔曲调结构均为曲牌联套体。赣剧的乱弹腔,以“二凡”、“西皮”为主。“二凡”,即二簧,来自本地的宜黄腔,“西皮”传自湖北汉剧。乱弹腔曲调平直朴素,板眼大致与京剧相同,但无慢三眼的唱法。此外尚有“唢呐二凡”和“反调”。其他声腔有文南词、秦腔(即吹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安徽梆子、昆腔等,其中文南词主要从民间说唱音乐演变而来,又分文词(亦称北词)、南词和滩簧三种。其他大多来...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表演特点
赣剧长期在赣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演出,故其舞台艺术形成了一种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表演夸张、强烈、凝练、细致,如《珍珠记》中夫妻相会甩书、挥帚、跪抱等强烈而朴质的表演,《张三借靴》中通过祭靴、摔靴、脱靴等情节,揭示财主吝啬的夸张手法,《藏孤出关》中以眼神、水袖表达感情;《幽闺拜月》中以舞蹈刻画性格;《送饭斩娥》中用步法塑造人物,以及《黄鹤楼》中巧妙地运用一连串无言的喜剧性表演,把刘备、周瑜、赵云三者之间的内心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脚色分老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称“九角头”。赣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名演员和乐师。如原属饶河班的高腔名旦余六喜,小生郑瑞竺和高昆乱不挡的乐师王仕仁,以及广信班的花旦杨桂仙和文武小生严有源等。1951年,赣剧首次进入南昌市,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剧团,从此赣剧得到飞速发展。赣剧团成立不久,即培养了第一批青年演员,涌现了潘凤...
· 赣文化—赣剧—弋阳腔
弋阳腔也叫弋腔,大约在元代后期,南戏流布各地,其中一支流传到江西广信府(上饶)弋阳县一带,同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相融会而逐渐形成,而到明代嘉靖、隆庆以后,影响不断扩大。流行区域达到相当于今之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云南、贵州等地,同时又善于与当地语言和民间曲调相结合,产生了不少新剧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声腔系统,属于这一系统的诸声腔,其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故称“高腔”,在清代,高腔是地方戏五大声腔系统之—。弋阳腔以其通俗祖犷的风格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能够不断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壮大自己,因而在民间,特别是广大乡村有着深厚的势力,经久不衰。弋阳腔的基本特点是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后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演唱艺术,使之更贴切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滚调手法的创造便是其中之一,弋阳腔以及其支裔青阳腔等剧种把传奇剧本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