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古韵悠存—赣剧故乡乐平话戏台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2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古韵悠存—赣剧故乡乐平话戏台,赣剧是江西的古老剧种之一,它的传统剧目大部份都是宫廷大戏,要演这种戏,首先必

  赣剧是江西的古老剧种之一,它的传统剧目大部份都是宫廷大戏,要演这种戏,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有个演戏的场地——戏台。
乐平人喜欢看戏,当然也就都乐意建造戏台。乐平的农村到处都有戏台,有些稍大一点的村庄,一村甚至有两、三座,据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不完全统计,乐平城乡共有新、旧戏台(院)217座。在这些戏台(院)中,既有逾数百年的后港乡老菱田村的“皋二公”老戏台,也有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建的南岸余家,东港里首,众埠秧坂、界首、文山黎桥、张家、童家、双田横路等新戏台和涌山、镇桥新戏院等。

  乐平城乡的戏台有乡建的,村建的,族建的,商会建的,私人家里建的,还有由僧侣慕捐或施主还愿聚资兴建的种种。

  乡建的戏台(院)大多是指解放以后乡政府组织集资建造的。这种戏台(院)多半属于会场、戏场两用。大部份建造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在粉碎“”后,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艺术事业的日益发展,乐平农村曾出现一股建造戏台(院)热,绝大多数的乡(镇、场)都集资建造了以会场为名目的戏院、影剧院。涌山,镇桥等乡的影剧院都造得比较壮观,拥有一千多个座席。这些影剧院,除了经常邀请本县(市)的剧团去卖票公演外,还不时邀请外地乃至外省、市的剧团去作营业性的演出,大大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建的戏台则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建造的。—个村庄,不管有几十姓氏聚居,如果村里造戏台,那就得按户口或人口出钱,村里做戏也得同样摊派戏金,“供子弟”‘供演员的饭)。这种村建的戏台,在乐平农村占大多数。

  族建的戏台分大族和小族(房、股)两种。这是以氏族为单位建造的,多半与祠堂建在一起,是该氏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大氏族建造的戏台大都由邻近的同姓村庄集资兴建,如临港古田下堡的戏台。在古田附近散居着很多村庄,那些村庄里大部份都是盛姓集族而居,号称“古田十八族”,都是同一祖宗繁衍下来的,为了便于集中祭祀祖先,十八族便集资在下堡村建造了一座戏台,如举行祭杞祖宗或修宗谱等活动,同时都要大演其戏,其时,十八族都要分别推选头首(各族的为首者)参加筹画和摊派费用。此外,也有以氏族中的房股出面兴建的戏台,那是为了本房(股)的集中与祭祀祖先的方便而建的。如双田乡的横路村的叶姓就有一房、四房、九房三座戏台。塔前的山下朱家原来也有上边、下边两座戏台(上边戏台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拆除)。双田的龙珠也有三座戏台。凡以宗族建造的戏台,都与祠堂相连或建在祠堂外围,相互组成宗族祭祀、社交、娱乐活动中心。这种戏台大都与祠堂统一建造,戏台与祠堂相对面,两旁有厢楼将戏台与祠堂连在一起厢楼可作包厢,亦供艺人住宿。厢楼下面是女人看戏的地方。戏台、祠堂、厢搂形成一个方形封闭式的包围圈,中间包围着一个较大的天井,这是男人看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里,戏场中的规矩也是很封建的。演戏时,祠堂里办酒设“口字席”。所谓“口字席”是指戏台对面的祠堂里摆设酒席,向着戏台的一方为上方,即首席。坐主客。如本宗族的头首(老板)、长辈或“华宗”(同氏族发脉下来,居住在外地的远房同宗)。两旁坐着陪客,背着戏台的一方空着,不设坐位,留一缺口,故称“口字席”。请头首、长辈、华宗来宾一边饮酒,一边看戏。在封建社会里,一般来说男女是不能混在一起看戏的,女人如果跑到天井里男人堆里看戏,则会被人耻为“不正经”的“贱货”、“骚婆”;男人如果钻列厢楼下女子丛中看戏,不但会受到公众的谴责,有时甚至会遭到毒打。

  乐平农村中的宗族戏台,有的还造成了晴雨双面台,如果是祭祀祖宗,修宗谱要办酒请客或是下雨天演戏,则是用雨台,那就是上面所介绍的面向祠堂的台,这种戏台最大的缺陷,就是容量小,看戏的人多了就会拥挤不堪,有时甚至会因此引起事端。最大的好处是下雨天演出时,坐在祠堂里和厢楼上下可以不撑伞,且可边吃喝边聊天边看戏。戏台背面不封墙,而是用门板关闭的,平时一般不打开。若是天晴,为了能容纳更多的观众,大多用晴台演出,这便打开雨台背面的墙扳,把雨台的前台改作晴台的后台,后台改作前台,将舞台上前后的东西互相调换以下便可演出,像天济彭家、南岸余家的老戏台就是这种晴雨双面戏台。但就乐平农村现存的晴雨双面戏台的规模质量而言,恐怕要数浒崦程家的戏台为上乘。浒崦地处乐平镇桥镇北一公里许,其戏台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2年),集能工巧匠历三年竣工。远看重檐翘角,华丽壮观。屋脊中央树一硕大彩釉瓷瓶,瓶中插一铁叉,直指云天,瓶颈以四根铁练系住屋檐四角。檐下悬挂铁马风铃,风起铃响,清脆悦耳。台高14米、宽25米、深12米,正中以木质雕的屏风横向隔开,使之成为相互背依,紧密相连的晴、雨双面戏台。晴台面北,是全台的主体,雕工精美,气势恢宏。台顶天棚上有三口藻井(俗称窝棚)。中间一口为螺纹斗拱式,稍前两侧各有一口轿顶式藻井。后壁上端悬着一块镂有十八罗汉衬底的镀金匾额,上书“久看愈好”四个苍劲大字。台前四根漆黑锃亮的顶梁大柱上,挂着当地名儒手写的楹联,字迹潇洒俊逸。戏台两侧各一厢房,与雨台相通,供演员进出场。台上雕梁画栋,遍布描金戏文人物浮雕:《魁星点斗》、《刘海戏金蟾》、《昭君和番》、《三雇茅庐》……密密不下百余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雨台的构造与装沛,较晴台稍逊色。

  商人做的戏台系指会馆戏台。乐平的会馆戏台,早见清末,延至民国年间,设于商人会馆,凡商界举行娱乐活动便聘班演出如徽州会馆戊台,抚州会馆戏台等。

  私人建造的戏台,俗称家庭戏台,一般人只知道北京紫禁城里有戏台,那是聘戏班演给帝王后妃、皇亲国戚们看的,可很少有人晓得我们乐平竟有人学着朝廷一样摆阔气造了一座家庭戏台,专门演戏给家里人看。清朝乾隆年间,乐平北乡塔前村有个富绅洪汝仪,他家财万贯,良田千亩,自翊“马到饶州都不喝别人家的水(自他家乡至饶州,沿途都有他的私人“驿站”,都置有田庄,掘好了水井,所以沿途部可以取自己井里的水饮马)。洪汝仪生平爱好看戏,但又怕妻妾女媳出外看戏惹出风流韵事,招人笑谈。于是,特造起子一座家庭戏台,以便经常聘班演戏,以娱视听。这座戏台,系三进结构,每进有一门壁,中间横隔一狭长天井,三进共为一整体,平时不演戏,三进即三个大厅堂,演戏时将中间横隔的三扇门壁折除即成为一个大戏场。 入大门处为头进,戏台即设在头进门背面向一、二、三进的大厅,戏台拔地二米、宽六米、深四米,可随时搭拆,台右则另建楼式厢房,供艺人化妆及住宿用。因洪汝仪喜爱看戏,所以他自己组织过一个演唱“乐平腔”的戏班。这个戏班除逢时过节或他自己家里人寿诞喜庆时在自己家戏台上演出外,有时洪汝议还亲自率班出外演出。洪汝仪的次子洪常修在浙江石门任知县时,也曾从外地请过戏班到这座家庭戏台上演过戏。不过自这以后,随着他家庭的败落,那座家庭戏台上也就很少听到锣鸣鼓响唱戏声了。直到1948年,有一伙外来的京剧、越剧、武林调合演剧团到塔前做赌戏,先是放在田坂上搭台演出了十天十夜,后因合同期满,剧团又与外地订了戏关(合同),而塔前赌场的生意却逐日见旺,老板为了赚钱,便强留了一个唱武林调的剧组搬到洪汝仪的家庭戏台又续演了十天十夜。那个剧组的主要花旦名叫董金凤,她的拿手好戏有《八宝鸾钗》,《方玉娘祭塔》和《秦雪梅吊孝》等等。那次的演出,也可说是洪汝仪的家庭戏台的谢台演出吧。如今,那座家庭戏台已成农民的住宅。昔日旧景,今不复存,仅残留《刘海戏金蟾》戏文木雕两块和屋梁上一只尘封破旧的木雕吊篮。因此,至如今,就连塔前村里的青少年乃至部份中年人都不知道那幢农民住宅就是当年洪汝仪的家庭戏台。

  由僧侣募捐或施主还愿集资建造的戏台即庙宇戏台,多设在寺庙中或寺庙附近。每逢庙会或祭祀,即聘请班社前来演出。这种戏台仅县城就有诸如观音阁戏台,关帝庙戏台,娘娘庙戏台等。

  总之,乐平的戏台是多得出了名的。乐平农村曾流行过一首民谣:“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仍有锣鼓响”,这便是乐平戏风之盛、古戏台之多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古韵悠存—河口古镇
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记录下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之盛。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上书"天乳寺...
· 赣文化—古韵悠存—石城客家古寨堡
在石城县的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座座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堡”的古寨堡。这些古寨堡虽遭自然和人为不同程度的损毁,残存下来的依然雄风犹存,记录着客家人设寨避侵,择地防卫的厚重历史。据史料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自元代开始就建筑山寨,至清代咸丰年间,当地官绅、富豪、家族为保护人身安全和家财更是遍择险要山巅筑山寨,形成修建寨堡高潮,县境内有大小山寨近百座。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寨堡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兵器面前大打折扣,寨堡开始走向衰落,并多被废弃。目前,残存有通天寨、石马寨、红石寨、胜石寨等近20座古寨堡。石城客家古寨堡大多选择临近村庄、四面陡峭突兀但山顶平坦宽阔的山头,依山建寨。山寨的外围选择险要处用石头砌有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古寨内有完备的生活设施,除建有足够的堡垒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水井、马坊、粮仓、炮台、药库等一应俱...
· 赣文化—古韵悠存—钓源古村“五奇”
距江西吉安城西约十几公里处,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后裔聚居的古村落———钓源。走近钓源,如同观赏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明清景画;置身钓源,尤如穿越时空隧道,熔入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远眺近观,举目所及的青山碧水,长道短巷,宅院重檐,以及深隐其中的神幽奇绝,无不令人生发出问古风之悠远,寻流韵之长传的雅兴情思……“太极八卦”布局奇钓源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呈现东西走向,有如道家太极图“S”形中分线的长安岭,为钓源村南向的自然屏障。而太极图中分线的“太阳”中心区“少阴”位及“太阴”处,则分别将渭溪和庄山纳置其中。瑰美秀丽的钓源,不仅有天造地设的“太极图”,竟然还拥有俨然天成的“八卦形”。延绵于“太阴”处的庄山村,其北为横陈屏列的对门山,依东高西低地势一字形跌宕相连的十余口池塘贯穿全村,以二山夹一水,布成了传统八卦中象征美好吉祥的“离”卦。村中古建筑的布局,往往也依八卦成形。古建风格特色奇建...
· 赣文化—古韵悠存—江南第一衙
古代的县衙能够保留至今的实属少见,但在景德镇浮梁,我们却见到一座保存完好的五品级县级衙署。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今天的景德镇浮梁县。浮梁早在唐朝武德年间设县时就设有五品县官,原因是这里盛产茶叶,唐代初期就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年上缴茶税占全国的八分之三,宋代开始景德镇瓷税数额巨大,元明清三代朝廷又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所以浮梁县令一直是官居五品。现在保存下来的浮梁县衙为清代道光年所建,它较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方官衙的建筑艺术和清王朝的政体规制。踩着古老的青石砖,移步换景中把我们带回到历史里。这座衙署坐北朝南,有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几个部分组成。头门东旁有“鼓”,是告状人击鼓鸣冤之处,仪门为县令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为县衙的主要建筑,又称“亲民堂”,为县令办案场所,高大、昂轩、庄重、尽显官衙的威严;二堂为知县办公及居住的地方,它们之...
· 赣文化—古韵悠存—千古第一村乐安流坑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全村有914户,4290人,是一座风貌古朴、遗存厚重、个性鲜明的大村落。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五代南唐元年间(937-943)建村,宋代以董氏科第而勃兴,明代又以经营竹木商贸而再次繁荣,是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历史上,全村出文、武两状元,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御史,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可谓科举昌盛、官宦如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曰:"其处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五桂坊"指的是为纪念宋仁宗景佑元年董氏一家五人同科进士而建的牌坊,实在是难得的殊荣。村中现存的状元楼、翰林楼、"理学名家"宅、文馆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和书院学馆,数目众多的匾额楹联和家藏文物,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彩多姿的乡土文化,不公再现了古代流坑的辉煌景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