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古韵悠存—吉安清代长寿文化建筑群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6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古韵悠存—吉安清代长寿文化建筑群,  一批建筑学和考古学工作者最近在江西省吉安市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长寿文化建筑群落,

  一批建筑学和考古学工作者最近在江西省吉安市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长寿文化建筑群落,整个建筑类似一个大蟠桃。专家们认为,这在古今中外建筑史上是一孤例。

  该座布局奇特而又功能齐备的家祠院落叫“蟠桃百寿祠”,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城西15公里处的兴桥镇石边自然村。位于该村北向村头,背依来龙山,

坐西面东。整个家祠院落占地约1800平方米,由兼作书院的祭祀场所根本堂、用以结交文朋商友陶冶性情的文昌院、用以观赏花木愉悦情趣的涉趣园及供佣工居住的后侧等各具特定功能的建筑组合而成。据村中保存的编撰于1920年的《庐陵石壁刘氏六修族谱》等史料记载,该祠兴建于清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年),同期开工建造的还有祠南三列共十幢“大夫第”、“通奉第”院落群。整个工程均由时年67岁,在湖南湘潭经营盐业的巨商刘棋占出资建造。工程历时15年之久始得竣工。至今,除文昌院亭廊、涉趣园花木已毁外,整个建筑群落仍保存了原貌。

  取法仙桃的构造布局是“蟠桃百寿祠”最为奇特的建筑形式。其南半部由主建筑根本堂和文昌院庭院部及后侧组成,呈纵向矩形。其北部由涉趣园和包含其中的文昌院馆舍部组成,以涉趣园围墙按“桃尖”、“桃腹”、“桃底”曲线蜿蜒相接而成。整个建筑群落由此近似成一桃形,用来象征并表达主人祈求“延年益寿”的强烈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蟠桃百寿祠”自建造伊始,就将光大文化教育理念纳入了总体构思之中。作为主建筑的根本堂,同时又是刘棋占以其父字号命名的“简文书院”。堂中木枋上精工雕饰的书页中,以楷书或篆体浮雕着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早朝大明宫之作》等唐诗宋词及儒家伦理格言。而富有哲理、充满生活情趣及人生价值观念的楹联,则是举目之处无所不及。其中仅根本堂现存楹联就达16幅。

  有关学者在对“蟠桃百寿祠”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考证和解读后认为,这座清代建筑群落,既有祠宇建筑的森严庄重气度,又有教育殿堂的温文尔雅之风,同时还拥有江南庭园的清新幽静氛围,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藏在深闺人未识”达百余年之久的“蟠桃百寿祠”,再度“显形”世间,为我们深入研究清代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间文化、教育文化、民风习俗的演变、交融和发展及社会心理、运势嬗变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一处可资参考、引证、发掘的丰富宝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古韵悠存—河口古镇
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记录下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之盛。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上书"天乳寺...
· 赣文化—古韵悠存—广昌明清古建筑群
明清古建筑群较为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由四十余处单栋古建筑构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几进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明清古建筑群文化蕴底深厚,为研究明清社会、思想、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现简介几栋:"奎壁联辉":又名七幢厅堂,清代民居。有大小庭院两处,天井11个,房间32间,进深七进,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石雕、木雕有荷花、古钱、凤凰、文房四宝等图案,雕刻精美。"清吸盱源":相传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探亲别墅。座北朝南,仿古代官船之形,逆水而建,重檐亭式屋顶,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有大小厅堂,厢房30余间。藻井绘有缠技牡丹图案,其它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图案。
· 赣文化—古韵悠存—石城客家古寨堡
在石城县的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座座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堡”的古寨堡。这些古寨堡虽遭自然和人为不同程度的损毁,残存下来的依然雄风犹存,记录着客家人设寨避侵,择地防卫的厚重历史。据史料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自元代开始就建筑山寨,至清代咸丰年间,当地官绅、富豪、家族为保护人身安全和家财更是遍择险要山巅筑山寨,形成修建寨堡高潮,县境内有大小山寨近百座。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寨堡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兵器面前大打折扣,寨堡开始走向衰落,并多被废弃。目前,残存有通天寨、石马寨、红石寨、胜石寨等近20座古寨堡。石城客家古寨堡大多选择临近村庄、四面陡峭突兀但山顶平坦宽阔的山头,依山建寨。山寨的外围选择险要处用石头砌有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古寨内有完备的生活设施,除建有足够的堡垒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水井、马坊、粮仓、炮台、药库等一应俱...
· 赣文化—古韵悠存—钓源古村“五奇”
距江西吉安城西约十几公里处,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后裔聚居的古村落———钓源。走近钓源,如同观赏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明清景画;置身钓源,尤如穿越时空隧道,熔入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远眺近观,举目所及的青山碧水,长道短巷,宅院重檐,以及深隐其中的神幽奇绝,无不令人生发出问古风之悠远,寻流韵之长传的雅兴情思……“太极八卦”布局奇钓源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呈现东西走向,有如道家太极图“S”形中分线的长安岭,为钓源村南向的自然屏障。而太极图中分线的“太阳”中心区“少阴”位及“太阴”处,则分别将渭溪和庄山纳置其中。瑰美秀丽的钓源,不仅有天造地设的“太极图”,竟然还拥有俨然天成的“八卦形”。延绵于“太阴”处的庄山村,其北为横陈屏列的对门山,依东高西低地势一字形跌宕相连的十余口池塘贯穿全村,以二山夹一水,布成了传统八卦中象征美好吉祥的“离”卦。村中古建筑的布局,往往也依八卦成形。古建风格特色奇建...
· 赣文化—古韵悠存—江南第一衙
古代的县衙能够保留至今的实属少见,但在景德镇浮梁,我们却见到一座保存完好的五品级县级衙署。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今天的景德镇浮梁县。浮梁早在唐朝武德年间设县时就设有五品县官,原因是这里盛产茶叶,唐代初期就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年上缴茶税占全国的八分之三,宋代开始景德镇瓷税数额巨大,元明清三代朝廷又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所以浮梁县令一直是官居五品。现在保存下来的浮梁县衙为清代道光年所建,它较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地方官衙的建筑艺术和清王朝的政体规制。踩着古老的青石砖,移步换景中把我们带回到历史里。这座衙署坐北朝南,有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几个部分组成。头门东旁有“鼓”,是告状人击鼓鸣冤之处,仪门为县令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为县衙的主要建筑,又称“亲民堂”,为县令办案场所,高大、昂轩、庄重、尽显官衙的威严;二堂为知县办公及居住的地方,它们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