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文化遗址—再访大洋洲青铜文化遗址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84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文化遗址—再访大洋洲青铜文化遗址,   惊世对江西吉安市新干大洋洲来说,近二十年中的两件事改写了它的地位和面貌

      惊世

对江西吉安市新干大洋洲来说,近二十年中的两件事改写了它的地位和面貌:一是商代大墓惊现于世,一是青铜文化遗址公园建成。这两件事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村———大洋洲、程家村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早在1989年9月20日,一劳作的农民用锄头碰醒了地下青铜王国的梦。接下来两个月里,文物工作者艰苦细心发掘、收集,约2000件文物面世,大批国宝上交国家珍藏。这下乐坏了国家文物局领导,连声说:新干县立了大功,新干县不愧是江南的“青铜王国”。青铜文化研究权威、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说:大洋洲青铜文物,其价值与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就这样,青铜王国成了新干县继“粮仓、盐田、橘乡”后的第四张名片。当然这也是吉安、江西乃至江南的一张名片。

梦醒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初地下王国惊现于世的巨大兴奋和轰动渐渐归于平静。新干人自豪地把江南青铜王国介绍给四方来宾,可是当客人提出要去看看时就傻了眼:看几张照片?看几丘沙地?久而久之,有的人开始对青铜王国淡忘了,在这种尴尬面前,当地有识之士感叹:“太遗憾了,这个青铜王国遗址,这几年它们实际还是没有醒来。”

化解这些遗憾、让青铜王国真正醒来的是新世纪全省又一轮解放思想、推动崛起的浪潮。这股浪潮下,市县领导走出去,在四川广汉一处叫长江上游青铜王国的“三星堆”的地方,看到了人家是怎样扬优成势,让地下王国长出摇钱树、结出“文化经济果”,找到了差距和症结,激起了斗志唤醒了理念,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大洋洲这才开始醒过来。

这不,3个月就建成了一座占地300亩,投资1200万元的包括博物馆、遗址原貌的新干青铜文化遗址公园。梦醒的老表,在打造江西旅游新亮点的同时,也打造了“吉安新干速度”。那伏鸟双尾虎———新干青铜王国的镇馆之宝蹲在新建博物馆主建筑的四角大立柱顶端,正虎踞四方,强烈地告诉世人什么……

考证

破译新干大洋洲青铜王国的密码,是穷经皓首的学者专家的事。更多的芸芸众生能够广泛地感受到这些远古文明的记录者携带着巨大的神秘感和震撼力,这就已经够了。新干青铜博物馆就为人们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提供了契机。

从发掘现场特征推定,那是一座一棺一椁的土坑墓,时逾3600多年。棺椁已朽,内置大小近2000余件文物,以青铜器为重,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技之高,江南独见。要紧的是,不少的青铜器上皆有虎的造型或纹饰,这是大洋洲商代青铜器上最大特征,地方特色十分强烈。馆长及讲解员说到伏鸟双尾虎时总会加重了语气,这个叫伏鸟双尾虎的青铜器高25.5厘米,长55.5厘米,重6.2公斤。其身体庞大,半卧欲纵,睁眼竖耳露獠牙,特俱双尾,背伏一鸟,是迄今为止的青铜器孤品,无价之宝。因此,它当之无愧的成了本馆的镇馆之宝。而且省博物馆的中心广场也能见到其雄姿,还印成了精美的画册和邮票信封,连吉安市文山商业步行街的闹市里也能感到它的存在。毫无疑问,人们赋予了他更多的意义了。

徜徉在脚下曾掩埋着数千载商代大墓———青铜王国的土地上,留恋在略带些土木装修气味的大展厅,阅读曾惊动世界的2000多件铜、玉、陶、原始瓷、骨等古文物,特别是大洋洲出土的以伏鸟双尾虎为代表的青铜器,不仅让许多学者的眼睛为之一亮,而且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激情澎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文化遗址—寻访江南青铜文明
3000多年前,在“荒蛮之地”的赣鄱流域,为何奇迹般耸立着一座“青铜王国”?印证了江南古文明发展的牛头古城,其地底下究竟埋藏着怎样的千古之谜?牛头古城与隔江相望、已经成为江西重大考古发现的商代古城吴城,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定于今年9月发掘的牛头城遗址,缘何要推迟?新一轮的发掘何时展开?让我们走进新干大洋洲牛头城遗址,去探寻这座江南“楼兰古城”的秘密——寻访牛头城遗址酷暑八月,热浪袭人。赣鄱大地,却正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新谷已归仓,新苗初长成,循着扑面而来的芬芳和绿意,记者一行前往有着“粮仓、盐田、橘乡”之称的新干,穿越时空,探访正待发掘又深藏秘密的大洋洲镇牛头城遗址。大洋洲镇位于新干县北部,东临樟树市商代都邑城址吴城,是吉安市的北大门,面积78.54平方公里,人口仅2.4万人,但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却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陶器文物,无论从数量之多,还是品类...
· 赣文化—文化遗址—樟树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是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它地处樟树境内,位于樟树镇以西约20多公里的三桥乡庙下村附近,与地处肖江上游的吴城商代遗址,相距仅六、七公里。自1977年试掘以来,经两次正式发掘,揭露面积累计达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初步了解了它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樊城堆遗址的堆积层次,自上而下有七个自然层,第三层至第七层,是早期堆积的下文化层,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层,是晚期堆积的上文比层,属于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堆积。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出土遗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浅盘鼎、壶形鼎,各种式样豆类器、以及器盖和彩陶器等。据近年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樊城堆文化的南限目前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它是分布在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江西地区土著文化,现已提出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 赣文化—文化遗址—九江县神墩遗址
神墩遗址座落在九江新合乡境内。为配合大沙铁路的修建,经江西省文化厅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队于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节,组织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共计900平方米,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和可复原器物400余件。据两次发掘资料,神墩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商、周等三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而周代层堆积较厚,出土文化遗物的早晚演变序列也比较清楚,因而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该遗址文化堆积,前后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故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神墩遗址均是江西目前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存中之佼佼者,它将为江西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研究和建立,为探索与周围省区古代文化之交流和融合关系,提供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标尺。神墩遗址两次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之中,以下列各项尤为珍贵:一、在神墩墓葬中,第一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的人骨架,而且棺或椁灰痕迹清晰。这对研究江西葬俗史等课题,是...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青铜时代珠海东澳湾遗址
青铜时代珠海东澳湾遗址位于珠海市唐家镇淇澳岛东侧的东澳湾东南部。时代为青铜时代早期。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1985年12月发掘,发掘面积140平方米。文化层分4层,发现灶坑和残窑遗迹,并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陶器中夹砂陶占93%,泥质陶占7%,有釜、罐、器座、箅、支脚、纺轮等,其中典型器有泥质红陶折肩圈足罐和溜肩凹底罐。纹饰有绳纹、曲折纹、复线方格乳钉纹、叶脉纹、云雷纹、方格纹、曲折云雷组合纹。石器磨制精致,有锛、斧、凿、镞、矛、网坠、环等。读陶片的热释光测试年代为距今3750年±186年。东澳湾遗址为一处古代先民的居住址。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青铜时代曲江鲶鱼转遗址
青铜时代曲江鲶鱼转遗址位于曲江县周田镇西南面一处山岗的顶部与南坡,东临浈江。年代为夏商时期。遗址面积约两万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0年发掘90多平方米。发现有居址遗迹、木骨泥墙残块。出土陶器有罐、圜底釜、豆、圈足盘、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曲折纹、方格纹、漩涡纹等。石器有斧、有段锛、梯形锛、凿、戈、矛、镞、环、砺石等,有一些是半成品,说明这里也是制作石器的场所。遗物特征表明与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基本相同,属同一个考古学文化。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