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文化遗址—樟树筑卫城遗址十四大悬疑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6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文化遗址—樟树筑卫城遗址十四大悬疑, 二月的冷风吹皱芗溪河水,吹得草木瑟瑟作响,迷幻中,筑卫城内仿佛突然狼烟四起,尘

 

二月的冷风吹皱芗溪河水,吹得草木瑟瑟作响,迷幻中,筑卫城内仿佛突然狼烟四起,尘土飞扬,战马嘶鸣,矛戈林立……

阴霾的天空下,记者登上谜一样的筑卫城,放眼城外,成块成片的葱绿中,点染着幽静的油菜花的黄。4500年前至2000多年前的古城在蒿草的掩盖下,终于弥散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神秘。在人类远古文明的召唤下,考古学家们怀着异样激动的心情纷沓而至,虽然笼罩在筑卫城遗址上的迷雾也因此渐淡渐远,可是,全面破译筑卫城之谜仍将是中外专家们期待的梦想。

开篇寄语

江西人杰地灵,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也有许多至今也未能解开的谜团……可惜的是,这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正渐渐被时间的尘埃湮没。

今天,本报“探索江西”版面正式和读者见面了,我们将把一些尘封的历史文化、难解的江西之谜等挖掘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给本报提供线索,热线电话:0791-6849617、13970902690。

古城的时空之谜

站在旷野里,风起云涌中,仰望高高的土城墙,一块1957年7月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兀自立着。“这里就是江南的一大奇观筑卫城!”樟树市博物馆馆长李昆高声说着,眼里流出异样的光彩。

樟树地区的人类历史始于何时,史无记载。志书中说:“古荒服地也”。但是,筑卫城以亘古壮观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古荒服地也”的论断却轻飘飘地不堪一击。

据李昆介绍,1947年秋,省文物考古调查的先驱饶惠元先生领着樟树中学的学生,来到樟树市区东南9公里外的大桥乡洪光塘村东南方向采集标本。登上土岗,一条气势宏伟的城墙蜿蜒而行。在这里,饶惠元先生和学生们惊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竟承载着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人类文明。筑卫城遗址逐渐震撼了世界。

据清同治九年的《清江县志》记载,该地“乡民筑城以自保”,“筑卫城”因此得名。197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和省、樟树市文博工作者来到梦境一般的筑卫城,轻易的获得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上层为商周文化遗存,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

筑卫城吸引着更多远古人类文明的朝圣者。1977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以及省、市的文博人员再次探访神秘古城遗址。被古人延续使用2000多年,经历过6个朝代的筑卫城更如一轮穿云而出的明月,散发出亘古的光芒。

古人筑土墙之谜

这座中国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的古城,东西宽410米,南北长360米。由于土城墙呈梯形状,高有21.8米,因此立在顶部为1米多宽的城墙上,更有一种君临天下之壮观。而且令记者惊诧的是,在土城遗址里转悠一圈竟然花了一个小时,而且这块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的土城却是一座蕴含丰富的宝藏。

雄浑的城墙,经过数千年的风化,在基础处隐约可见一些大过拳掌的鹅卵石排列有序,而城墙附近则有更多小如蚕豆的鹅卵石浮现,这些特殊的语言隐藏着什么呢?李昆带记者观看城墙的剖面,在城东墙剖面的红壤土层中,记者也发现了鹅卵石和古陶碎片。

“这就是类似今日的混凝土,几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远古时期就将鹅卵石、碎陶片和红壤土混合筑城墙,这简直是了不起的事情!”李昆说,这种混合土只在城墙和护城河堤的土层上发现,通过搅拌土和原生土的对比,说明城墙和护城河堤是远古人类修筑。”令人叹而观止的是,这种建筑理念一直沿用至今。

通过专家的指点,记者看出城墙是用近于“干打垒”的方式修筑的,但让人不解的是,根据城墙的高度、内含和建筑理念,对平均寿命只有30余岁的原始人类来说是极难做到的。可震撼人心的是,筑卫城的一石一土却有力地说出了樟树先民的智慧和勤劳。

冷风扫不尽天底的阴云,几千年前的筑卫城是一个浩瀚的工程。

筑卫城布局之谜

记者分别从城的四角观望城池,发现土城几乎是一个方形。极目城内,一湾河水从城东南进入,隐在东北的豁口,余下的尽是起伏缓慢、枯荣兼有的草坪。这条宽有约30米,深约10多米,总长约300米的城内河流,有些干涸。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城墙豁口就是原来的古城门遗迹,一共有6处。”李昆解释说,6处城门中,其中有两个“水门”一进一出。城内河流的存在,解决了城内人口的生活用水和运输的问题,另外,从考古挖掘出一些完整的陶网坠来看,先民们还曾在河里捕鱼。

根据考古资料,城内河流将筑卫城东西两方一分为二,城东为生活区,城西为政治中心。在城东北部,有3米多的文化堆积,应该是筑卫城的居民区,偌大的城池内,推测当时应有3000人以上人口在生息繁衍,城外还有不少部落存在。那么,远古社会的先民们因为生活和防御,为何将政治中心落在城西?这种布局是人为的因素多,还是自然的因素多,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考证。

古城的引水之谜

与其说,筑卫城是先民留下的意识形态,不如说是先民的智慧结晶。在古城内寻访,俯首可拾的先民遗物处处皆是,但是通过李昆的解说,使记者顿悟,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便自然有了科学。

虽然筑卫城近似方形,但在城东南面却突出一角,对于此处的突变,李昆认为这是城墙控制水源走向。从筑卫城遗址来看,城内河流与城外河流相通,整座城池东面、北面有芗溪河,成为天然屏障;南面、西面有护城河,都可以构成抵挡千军万马的防御工事。巧的是,自然河流和护城河的环绕,使筑卫城安全防卫能力达到了一定意境,古人的如此妙想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城外东南方向的古河道上,记者看见一条“S”的水坝,水坝正与筑卫城突出的一角连接,根据地形地貌,“S”水坝亦是人工修筑。人类的先民为何修筑水坝?李昆为记者解开了谜团:筑卫城东南的河流宽广,并依城而流,“S”形水坝是借助水势,将河水引至城内和护城河,同时也借助城墙的拦堵,使河水顺势入水门进入城内,由此城内有了水。总之,筑卫城的内河与外河的结合,为神秘的筑卫城更添了神秘色彩。

古城议事房之谜

漫步到城西南隅,微微起伏的草坪中凸现一处令人费解的地方:30厘米隆起的小土围,形成了一个圆形古代建筑遗迹,足有100平方米。李昆说,这一圈隆起的,就是有几千年的土墙,因为在这些被风化的墙体里,专家学者们找到与城墙有一致内涵的碎陶片、鹅卵石,还有红烧土(被人类使用过的泥土)。另外,在这一圈残垣的中心,还隐约藏着一个柱洞。这里应该是古城中最大的建筑遗迹,筑卫城内的议事房。

此墙究竟有何用?原来,议事房位于筑卫城的内河河西,由此断定河西为筑卫城的政治中心。根据专家们的断定,议事房的建筑结构应该类似于北京的天坛,为圆形建筑。通过猜想,当时的圆形建筑的顶棚由中间的一根大圆柱支撑,建筑的混合土墙面只有半人高,其余的应该是草木构成。

奇怪的菌草之谜

站在有二说的祭祀广场,记者总觉得这座博大的古城就是一部浩瀚而又奇妙的史书。

李昆毕竟是文博专家,在他的提醒下,记者发现在议事房的那圈残垣的土墙上,竟有一种奇异的植物。这种植物根茎笔直,针尖细硬,形如松针,轻轻触摸,竟有刺痛的感觉。

“奇怪的是,这种草只在议事房土墙上生长,寻遍城内外却见不到一棵。”李昆说,这种草为什么只在议事房土墙上出现,目前没有人解开此谜。当初,专家学者发现这个奇异的现象后,曾找当地的林业工作者了解此草的来历和名称,但没有得到答案。后来,有林业专家称,此草是一种菌草。

那么这些菌草为什么长久生长在议事房土墙上呢?专家学者们猜想,可能是古人祭祀时焚烧了大量香,香灰堆积后,鸟类将这种菌草的种子落在此处,长时间后就有了现在的“不解”之谜。

整齐的柱洞之谜

在李昆的指点下,就在议事房的边上,记者惊异地发现有一块长方形较为平坦的草坪,草坪下有一个个小窝窝,这些脸盆底大小的小窝窝纵横几排,极有规律,特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窝窝里的草绿得可爱。

李昆取出小铲,在小窝窝里掏出一黑色的泥土说这也是柱洞,因为柱洞里的木头柱子经过几千年已经腐烂成有机物,所以泥土会成黑色,洞里的草也特别的绿。

这草坪有可能是祭祀广场?人类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科学产生敬畏心理,祭祀便成为崇拜活动中主要内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筑卫城内的先民们为了祭祀,在议事房边上建筑祭祀广场,应该合情合理,而这些非常有规律的柱洞,就是证明祭祀广场上悬挂祭祀物品或者其他的东西。

也有专家否定了这一说法,猜想这些柱洞表示这里曾有过建筑,而且柱洞之多,排列之密,可能此处是筑卫城内的宫殿。对于宫殿一说,支持的专家们也有其道理,因为有城必有宫殿。这个地方到底是宫殿还是祭祀广场,至今专家们还有争议。

沉没的独木舟谜

在筑卫城的东南面,有一条古河道,河里的水依旧无声流淌,静静注视着筑卫城在日月的笼罩下披上神秘的面纱。踩着河道边的细小鹅卵石,李昆说,在2002年,这里曾挖出一条独木舟。这句话立刻吸引了记者。

据了解,这条独木舟被筑卫城附近的村民从河道里挖出时,周身被胶状的淤泥覆盖,由于河水长时间的浸泡,独木舟显得极重。樟树市的文博专家们接到这条消息后,火速赶到现场后,发现这条独木舟有3米多长,0.8米宽。从外形来看,独木舟为一根中间被工具凿空的原木。

李昆说,经过专家学者们的考证,独木舟被凿制的地方,竟然留下的是石斧和石凿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条用石斧和石凿制成的独木舟,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这条独木舟已被附近村子的村民完好地保存起来。

古城的暗道之谜

就在祭祀广场或者宫殿的西面城墙,有一处豁口,此进出筑卫城的豁口只能容纳两人并肩而行。穿过豁口来到筑卫城外,是一条护城河的遗址,跨过护城河不远的西面,便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李昆说,这个豁口是人有意修筑的。根据分析,这是一条暗道或者说是“后门”,专门用于让上层人物在危难之时脱身所用。因为在古时,战争是难免的,这条“栈道”修于筑卫城的政治中心附近,其用心是明显的,但是这是否真是权贵们的“安全通道”,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证明专家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红烧土、文化堆积谜

在李昆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城东北面1974年、1977年考古发掘的探方,3米多厚的文化堆积,包含了许多红烧土、黑皮陶、软陶、硬陶、石器等;东城门的外面,在这里,记者很容易地发现了在紧靠土城旁有几座古代的窑壁、窑床及不少红烧土和陶片堆积,专家们断定,这是古代人的制陶区。

据了解,通过考古发掘,在筑卫城内除出土大量的陶鼎、陶罐、陶盘、陶缸、陶纺轮、陶网坠等,还有大量的黑皮陶。李昆说黑皮陶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不但如此,专家学者们还发掘出大量的石镞、石斧、石刀等生产、生活工具,这些丰富的遗迹、遗物,证据确凿地揭开了筑卫城的身世之谜。

李昆感叹,筑卫城共有两次考古挖掘,在发掘的566平方米的土地上,大量的遗迹、遗物,文化堆积揭示了筑卫城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等6个时期,城内的先民一直过着传说中“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活,渔猎、手工业也很发达。筑卫城在向国家形成中迈进了一步。

几何形印纹陶之谜

几何形印纹陶是南方古代居民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拍印的方法,在陶器上装饰的各种纹样图案。

在筑卫城,记者接过李昆递来的几块刚出土的印纹陶片说,这里的印纹陶片有圆圈纹、漩涡纹、绳纹、曲折纹、回字纹等40种以上。专家学者根据各时代的纹样特点,结合其他遗址的材料,加上考古地层学、器形学,初步排出南方古代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揭示出南方古代文化发展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记者无法相信,筑卫城竟然是江南地区目前印纹陶遗址“核心”地区的著名遗址,不仅在地层上推翻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三迭层”说法,而且否定了印纹陶在过去都被看成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观点。

筑卫城的水城之谜

筑卫城依地势修筑,芗溪河绕城而行,这一切仅仅说明了筑卫城的先民们重于生存?在此背后,细心的专家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悬疑。

站在城外的广阔平原,筑卫城拔地而起,蔚为壮观,站在城墙上,筑卫城东、北二方一马平川的水田,城内地势明显高于城外,这是否能说明筑卫城之外原是一片泽国,筑卫城曾立于水上。有此奇想并非偶然,因为筑卫城周边的村子的名字提示了专家学者。在筑卫城的周围村庄,有彭泽村、皮泽村等,有不少的村庄都有“泽”字,这一猜想是否能被证实,目前还有待专家学者们深一步考究。

村民登城求子之谜

筑卫城有数千年的历史,而筑卫城内的先民们何时离开土城,因何放弃土城,他们背井离乡后流落在何处继续繁衍生息至今仍是一个谜。筑卫城周边的村落的村民是否与筑卫城有关,李昆虽然否定了,但他还是说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2003年,李昆来到筑卫城,看见筑卫城的城脚和城头上,簇拥着二三十位村民,这些村民有老有少,个个神采飞扬,其中有一些小伙子站在城脚下搓手提足,跃跃欲试。随着一阵欢笑声,小伙子提气飞身顺着陡峭的城墙飞奔而上,直奔城头。李昆一打听,才知道村民们有这样一个不知从何时流传起的传统,就是新婚前的小伙子都要比赛爬城墙,谁能登上城墙,谁就能生儿子。

李昆认为,村民们至今留有的传统,第一种可能是因为生子延续香火,另一种可能与筑卫城有关,只是目前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罢了。

古城群落之谜

李昆说,在樟树,还有更多的古文化遗址在国际上声誉斐然,在发现筑卫城的同时,专家学者们还在离筑卫城不远的地方发现了营盘里遗址,遗憾的是,营盘里遗址第一土城、第二土城、第三土城等都因上世纪50年代修机场而毁。与筑卫城齐名的还有樟树的吴城、樊城堆遗址。吴城是商代方国的国都,樊城堆遗址是赣江至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与地处肖江上游的吴城商代遗址相距6公里。

“造城以守君,筑城以卫民”,在刘诗中、李昆和黄水根的《见证历史的城垣》一文中提及,相传黄炎两帝本是亲兄弟,因为利益发生战争,后炎帝败落臣服于黄帝,组成中原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而江淮流域的首领蚩尤仗着有81个武艺高强、牛蹄铁额、铜头四眼六手的兄弟筑城抗衡,最终黄帝大获全胜,其余部落归顺于炎黄为首的华夏集团。“筑卫城”就是蚩尤的筑城保民时留下的,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首次大统一。

筑卫城文化的研究、樊城堆文化的研究,与“南方古陶文”宝库的吴城,应该不可孤立而对。当然,研究历史的真实性,并不能忽略神话传说,毕竟神话传说也是华夏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文化遗址—樟树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是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它地处樟树境内,位于樟树镇以西约20多公里的三桥乡庙下村附近,与地处肖江上游的吴城商代遗址,相距仅六、七公里。自1977年试掘以来,经两次正式发掘,揭露面积累计达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初步了解了它的文化内涵和性质。樊城堆遗址的堆积层次,自上而下有七个自然层,第三层至第七层,是早期堆积的下文化层,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二层,是晚期堆积的上文比层,属于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堆积。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出土遗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浅盘鼎、壶形鼎,各种式样豆类器、以及器盖和彩陶器等。据近年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樊城堆文化的南限目前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它是分布在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江西地区土著文化,现已提出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 江西樟树市筑卫城遗址开始第三次考古发掘
日前,樟树市筑卫城遗址开始第三次考古发掘。筑卫城遗址于1974年和1977年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后,揭示了筑卫城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注:新石器时代(Neolithic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晚期至战国六个朝代的城池,是江南地区印纹陶遗址核心地区的著名遗址。这次发掘目的是进一步加大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力度,使考古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发掘时间为今后5年。(傅细冬黎哲)■
· 赣文化—文化遗址—九江县神墩遗址
神墩遗址座落在九江新合乡境内。为配合大沙铁路的修建,经江西省文化厅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队于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节,组织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共计900平方米,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和可复原器物400余件。据两次发掘资料,神墩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商、周等三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而周代层堆积较厚,出土文化遗物的早晚演变序列也比较清楚,因而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该遗址文化堆积,前后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故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神墩遗址均是江西目前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存中之佼佼者,它将为江西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研究和建立,为探索与周围省区古代文化之交流和融合关系,提供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标尺。神墩遗址两次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之中,以下列各项尤为珍贵:一、在神墩墓葬中,第一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的人骨架,而且棺或椁灰痕迹清晰。这对研究江西葬俗史等课题,是...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宕渠城遗址
宕渠城遗址又名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乡渠江东岸城坝村,距县城26公里,遗址总面积1820亩,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阳国志·巴志》等书记载:秦灭巴蜀后于此建宕渠县。东汉时,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东晋末,地为'蛮獠'所侵而邂,遂以荒废"(《太平环宇记》),其城兴废长达700余年,其间屡为州、郡、县治。现城坝触地动土均可发现汉代遗物遗迹,可以确定的汉井有16口,其中3口现仍在使用。在多处地方文化堆积下层,还发现春秋战国时期荟萃城墙并出土精美青铜器100多件。
· 赣文化—文化遗址—上饶万年仙人洞遗址
匡庐奇秀,赣水奔流。江西的山水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江西人民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着家乡的大好河山。如果探寻他们祖先创业的足迹,则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古代。江西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地点在万年县仙人洞,这里保存有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它位于距县城约十五公里的大源公社。这一带在地质上属于喀斯特地形,高低起伏的石灰岩峰峦环绕着一块狭长的小盆地。仙人洞在大源公社东南角,它是一座发育良好的石灰岩洞穴,洞口开阔并向前伸展,呈岩厦状,剖面呈弧形,最高处近六米,宽约十九米,是一处较理想的天然栖息之所。洞穴深四十米,可分成南北四个支穴。洞穴周围山青水秀,我们的远古祖先曾经在这座洞穴里居住过很长时间。1962年春天,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工作者根据县文化馆提供的线索来到达里进行勘察,在洞口发现了文化堆积,里面包含有蚌器、骨器、陶片、烧土、炭屑,还有大量的碎兽骨、螺蛳壳、蚌壳等遗物。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