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张大千敦煌寻宝(一)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7
转发:0
评论:0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张大千敦煌寻宝(一),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画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描

  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画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描绘人物及仕女画的一代宗师。

  张大千的人物及仕女画,之所以华丽高雅、雅俗共赏、耐人咀嚼,这固然与其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并精心刻画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在年轻时他受恩师启发,中年时远涉戈壁荒滩三载,临摹敦煌壁画,汲取古人绘画精髓,“借古开今”,方才使其人物、仕女画达到了惟妙惟肖的高层次境界,并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上占据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

  可以说,敦煌之行是张大千人生艺术中最具风采和最为激越的重要篇章,对其人物、仕女绘画艺术的创新升华和独树一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张大千先生敦煌之行的起因、过程、工作以及其中的曲折和艰辛,却为世人所鲜知。

  出行敦煌

  张大千早期绘画,师从曾农髯、李瑞清两位艺术前辈,从他们那里初晓敦煌艺术,得知那儿有难得一见的佛经和唐宋人物画像,并告诉他有机会一定要到那儿拓宽眼界,见识一番。

  抗战初期,30多岁的张大千迁居苏州网师园,与著名美术教育家叶恭绰为邻,结为忘年交。叶多次对张讲起敦煌,认为一个治学搞艺术的人,必须深刻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而其源头就在黄河两岸。到大西北去走走看看,不仅会使胸襟和眼界开阔,而且艺术发展也会大有长进。他曾面色凝重地对张大千说:“从明朝至清朝,中国的人物画在衰退。人物画的鼎盛期是在唐朝,宋朝有李龙眠,元朝有赵子昂,明朝有唐寅、仇十洲等人,明末还出了一个陈老莲,而到清朝就后继乏人了。只要你有抱负到敦煌静下心来,用毅力和刻苦多汲取探究古代艺术家的绘画布局、色彩、技法,我相信你的才艺必无可限量,终有超越古人的那一天!”

  张大千闻后,深受鞭策。应当说,曾、李、叶这三位艺术前辈的谆淳教诲,对张大千下定决心去敦煌临摹、传承壁画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1941年元月,国民党元老、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张群(早年与张大千结下书画缘,情同手足)对张大千敦煌之行十分关心,命其老部下国民党第八战区东陆总指挥鲁大昌将军、兰州市长蔡孟坚,对此给予支持与帮助。同年2月初,张大千一行从成都飞到兰州。自进入兰州永登县,就是马家军的防区了,沿途常有土匪强盗出没。再往西行,进入沙漠地带,只能骑马或骑骆驼,风餐露宿,行程十分危险,生活异常艰苦。到了永登县,“由鲁大昌先生致电马步青旅长,说明我要去敦煌的目的。敦煌附近,常有哈萨克流寇出没,请求马旅长保护。马旅长回电欢迎我去,并派兵一连护送我入敦煌。”(张大千《我与敦煌》)

  当车马劳顿、满脸疲惫、胡子邋遢、身穿驼毛大袍的张大千出现在前来迎接的马步青旅长面前时,马旅长不禁乐了,当众戏称,张大千就像他老家合州东乡卖鸡蛋的老农。瞅着马步青傲慢无理的神态,张大千强压心中不悦,一声不吭地随即取出笔墨纸张,在地上当即写诗一首:“野服裁成驼褐新,阔袍大袖成闲身;无端更被将军笑,唤作东乡卖蛋人。”马接过一看,立刻肃然起敬,惭愧地向张大千拱手道歉,希望海涵。沿途尽管有小股土匪骚扰,但在马家军的尽力帮助保护下,张大千一行顺利到达敦煌。

  面壁摹画

  敦煌石窟,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它实际上是敦煌一带石窟的总称,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以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的石窟等。其中,莫高窟为敦煌的艺术中心,开凿于公元366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西夏、元各朝代,拥有一千多窟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集壁画、雕塑、建筑等为一体的恢宏的艺术宝窟。敦煌壁画艺术早于欧洲文艺复兴约一千年。窟中壁画,从天花板一直延伸至墙角,从北魏一直到元朝,各代画法嬗变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张大千敦煌寻宝(二)
可辨,人物绘制工笔精细、色彩艳丽,代表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顶峰。进入敦煌莫高窟,张大千被呈现在眼前美轮美奂、绮丽璀璨的壁画艺术惊呆了,他不禁深深地感叹道:“古人云:”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望鬼门关。‘先辈们在这人类难以生存的大漠荒滩,修建了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创造出如此规模浩瀚的壁画艺术瑰宝以及佛教雕塑艺术,真是世界奇迹!“他暗下决心,要在此大干一场,传承中华绘画之精髓,以谢上苍,不虚此行。艰苦卓绝的临摹工作开始了。为避免损坏这些壁画表面,首先,由两个学生站在架子上,悬空提纸,由张大千勾描。然后,将勾描好的图案拓展到画布上,再对着壁画看一笔画一笔。整个操作程序异常繁琐,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临摹巨大壁画的上部时,须一手提马灯,一手拿画笔,爬在梯子上,仰头仔细看一点,然后认真画一点,不能有片刻的懈怠和马虎。他一天上下爬无数次梯子,累得两眼昏花,两腿发抖,腰酸背痛;临摹到底部时,...
·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敦煌鬼故事(二)
事的。所以我从小就对佛有感情,自然也信佛了。呵呵扯远了......言归正传莫高窟洞子靠南边上有个小洞子,里边的菩萨是送子观音,在没有进行保护前,敦煌的老百姓都去那里拜她求子。我的大舅结婚5年了没有孩子,他比我妈结婚早两年,后来我都2岁了他还没子女,急的不行,他和我舅妈什么方都试了,医院检查,吃药,就是没动静。注:大舅在兰州工作。有次回敦煌过年,跟我奶奶说起这个事,奶奶说,我带你去拜拜送子观音吧,大舅特高兴,和舅妈一起去了。是大年初几啊,洞子里很冷,而且地上都是沙土,舅舅和舅妈进去就跪在土里了,很虔诚的上香,拜佛,奶奶就在边上看着,当时奶奶听见舅舅嘴里念叨:菩萨保佑赐我对龙凤胎吧......挺贪心的哈......结果过了年到下半年,舅妈就怀孕了,于是我的表妹诞生了,呵呵,舅舅说当时他太贪心了,当时只要个男孩就好了。不过他对我这个表妹疼的不行,表妹也特粘她爸,舅妈老吃他俩的醋。我的表妹很乖很听...
·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索叔彻占梦
索沈[水旁为纟旁],字叔彻,是西晋时期的敦煌人。他从小就在京师读书,曾在太学任过职。学识渊博,特别是对阴阳、天文、术数颇为精通,造诣很深,有先见之明。早在晋武帝时,他就预测中原要发生内乱,便离开中原回到敦煌故里。当时的敦煌人笃信梦的预兆,相信凡是人做梦,都能在生活中得到印证。索叔彻是位占梦大师,所以,来找他占梦问吉凶的人特别多。人来车往,就像赶集那样热闹。有位老人名叫令狐策,梦见自己站在冰面上,与冰下面的人谈话,感到奇怪,不知吉凶,来找索叔彻圆梦。索叔彻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这一定是阴阳(男女)之事了。诗经上说:‘士如归妻,追冰来伴’(士人娶妻,开冰以前),这是指婚姻方面的事。你在冰上与冰下人谈话,为阴阳语。这个梦预示你将要为人说媒,到开冰的时节,婚事就成了。”“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会给别人做媒呢?”令狐策摇着头走了。时间不久,敦煌太守田豹请令狐策当媒人,为儿子说亲。女方是本乡人...
· 敦煌文化—敦煌故事—张资试病
敦煌人张资,自小喜爱读书,聪颖好学,成年后博览群书,满腹经纶,精通文略。五凉时,被吕光征召入仕,官拜中书监,为他出谋划策,人称温雅之士,很受器重。一天,张资突然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吕光心中非常焦急,想尽办法为他治病。并出榜悬赏,谁能医好张资的病,重金赏赐。有个外国道人名叫罗叉,揭榜进见,说能治好张资的病。吕光大喜,当即赏赐了重金。谁知,这事被西域来的高僧鸠摩罗什知道了,急忙去见吕光和张资,说外道罗叉言能治病乃是为了骗取赏金,并无真本事。张资的病,要用一种方法先试验一下,看是否能治好?能治好就治,治不好谁治也无用。这就是敦煌民间盛行的试病习俗,当时在古天竺和西域龟兹等地也广为流传。鸠摩罗什是吕光请来的传经大师,对他十分信任,当即便让他试病。鸠摩罗什找来五色丝线拧为彩绳,又端来一盆水,将彩绳烧成灰投入盆中,说:“彩绳灰若融入水中,张资的病就能治好,绳灰若不融化,复出水面,病就治不好了。这个方法...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敦煌飞天研究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如下: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