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回望康熙时代的雅克萨烽火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5
转发:0
评论:0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回望康熙时代的雅克萨烽火,在中华民族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战争的历史上,康熙时代发生在黑龙江的雅克萨之战有着

  在中华民族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战争的历史上,康熙时代发生在黑龙江的雅克萨之战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结束了沙俄对我国东北边防的侵犯,造就了黑龙江百年安定的边疆。

  自清朝建立以来,沙俄就不断侵扰我东北边境,继而以雅克萨为据点不断蚕食我国领土。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5月8日康熙下令出兵。到20日,先后有3000左右清军聚结到瑷珲等地,在彭春与萨布素的率领下开始向雅克萨进军。23日清军主力抵雅克萨城下,前线指挥部设在城对面江中的小岛(今古城岛)上。当即向俄军发出用满、蒙、俄3种文字写的最后通牒,要求俄方撤出并退回俄界。遭到俄方无理拒绝,于是清军包围了雅克萨。24日,清军歼灭了从上游驶来的一股沙俄援军。26日拂晓发动总攻。清军将士奋勇作战,附近的达斡尔等族人自动参战,俄军伤亡惨重。在弹尽援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守将托尔布津被迫乞降,清军受降。被俄人掳去的索伦、巴尔虎等男女160多人得以回归故土。7月5日康熙在前往行宫途中,听到雅克萨捷讯,立即召集文武官员举行盛大庆祝仪式,。10日托尔布津率残兵撤归尼布楚,巴什里等45人要求留居中国获准。随后,清军班师回瑷珲。决定迁黑龙江将军衙门于江右岸的新瑷珲城。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年初萨布素派硕格色率小队骑兵去雅克萨巡逻,了解到俄人复据雅克萨的情报。3月7日康熙令将军萨布素等速行剿捕俄军,收复雅克萨。萨布素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瑷珲)。到后,留盛京兵镇守,只率所部2000人前往攻取雅克萨,福建藤牌兵400人令建义侯林光珠率往。6月底萨布素、郎坦等率清军从瑷珲出发,再次向雅克萨进军。7月18日清军水陆会师于查干丹,进逼雅克萨城下,总兵力2100人。致书谴责俄方,不守誓言,重犯中国疆土的罪行。要求俄军立即撤离雅克萨,否则将被消灭。托尔布津命俄军放炮遥击清军。清军掘长堑,立土垒以围之,并断其水源和防止尼布楚兵的来援。23日清军开始攻城。郎坦等率兵在城北安设炮位,向城内轰击;班达尔沙等率兵由城南进攻。托尔布津派拜顿出城迎战,被清军炮火重创,被迫回城。27日清军在夜幕的掩护下,攻下雅克萨城南的制高点。29日晨,清军又打退了俄军对制高点的反扑,并将出犯的俄军全部歼灭。经连日战斗,雅克萨城内826名俄军已100多人,士气大挫,但仍依靠火力和城堡负隅顽抗。清军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不久,托尔布津等中弹负伤而死。俄军由拜顿继为统领。沙俄尼布楚督军符拉索夫派隆沙科夫率70多名俄军乘船来援雅克萨,见清军势盛,偷偷溜回尼布楚。清军完成了对雅克萨城东、南、北3方面的长围,并在城西江中的岛屿上筑起炮垒,架设“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以控制和封锁江面,在上游六七里处的河湾内派军驻守,以防尼布楚方面对俄军的增援。至此雅克萨城内俄军已成为瓮中之物,只余下100多人。11月10日沙俄信使文纽科夫等一行抵达北京。次日,向清政府递交国书,并说明俄方接受清政府的和谈建议,已派大使前来谈判,经过会商,康熙答应下令前线清军,撤除雅克萨之围。12月康熙派御前侍卫马武等驰抵雅克萨,向清军宣布谕旨:“萨布素等撤回雅克萨之兵,收集一所,近战舰立营,并晓谕城内罗刹,听其出入,毋得妄行掠夺,俟鄂罗斯使至后定议”。双方进入停火待命状态。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8月22日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开始谈判。9月7日签订《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共6款,主要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存放另议。两国严禁互侵与接纳逃人。两国人民有护照者可过边界往来贸易。9月10日戈洛文派人通知拜顿双方已达成协议,命其立即拆毁雅克萨城堡,率军撤回尼布楚。同日,又下令将额尔古纳堡由河的东岸迁至西岸。12月由菲拉季耶夫等4俄商的代理人组成的商队,从尼布楚经额尔古纳堡来嫩江进行贸易。直至1903年前,该路线是俄商来华主要商路。自此中俄黑龙江边境有了长达近百年的平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流人”,创造了黑土地时代的文明
古老的黑土地上,历经多少历史的风霜雨雪、沧海桑田!自古物华天宝的黑龙江,地杰人灵。也正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白山黑水的灵气。回望历史,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些边关战事、朝代更迭,记住那些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有谁会忆起那些屈辱的流人给这块土地带来丰厚的滋养。如今,中华版图上的“天鹅”已不再原始和荒凉,浩浩历史长河,凄凄流人文化!历史应该记住流人曾给这块土地播下的文明种子。在数百年前的满清王朝,“流放宁古塔”是人们对黑土地最多的记忆。其实,宁古塔没有塔,宁古塔三个字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而这六个人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三百多年前,冰冷遥远的宁古塔是流人的土地,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当他们对着“流放宁古塔”圣旨谢恩之后,他们带着夹板,带着不明不白的屈辱,经过几千里路途的艰辛和苦楚,走上了流人必经之地大石桥,站在大石桥上之时,...
·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巴彦苏苏的皇后村
悠悠松花江流淌了千百万年,不仅流淌了一片丰泽的土地,也流出了远古的文明和希冀。考古发现证明,松花江流域在十几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印记,阿城的交界、五常的学田以及阎家岗文化都使我们这块神秘的黑土地升腾出了许多光环,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中世纪,松花江流域更以辉煌灿烂的金源文化而享誉中外。就这个时代在松花江边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出了四个皇后,这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这个小村子就是巴彦县的皇后村——富江村。巴彦史称巴彦苏苏,是黑龙江历史上建制比较早的县,该地隋唐时期为靺鞨黑水部,辽金时期为“生女真”之地,属上京会宁府东北境,金史记载,巴彦境内有三个部落:泥庞古部、唐括部、术甲部;元初,属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清同治元年(1862年),设呼兰厅理事同知,同治三年,理事同知衙属在中兴镇(今巴彦镇)建立,管理呼兰、巴彦、木兰、绥化、庆安一带;光绪三十年(1905年),呼兰厅升呼兰府,移治呼...
·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齐齐哈尔城址由来:康熙帝筑卜奎城
齐齐哈尔又称卜魁(也作“奎”),齐齐哈尔原来是嫩江西的一个小村,1692年齐齐哈尔城却建在嫩江东岸的卜魁村(站),齐齐哈尔名随城移,这是为什么?清初,大批达斡尔人由黑龙江北迁到嫩江两岸驻牧,建屯29个。齐齐哈尔在江西(今梅里斯区的北部齐齐哈村即是),卜魁村在江东,后来成为驿站,称卜奎站,齐齐哈尔建城时,卜魁站由城之南十五里移驻城内。齐齐哈尔与卜奎均为达斡尔语,齐齐哈尔是达斡尔人以居住地的地形而起的名字。当年,在齐齐哈屯的左右有几个接连的陡岗,达斡尔人称为“齐齐仁洪古日”;而在屯的东边是“哈雅”,即小牧区。合起来称为“齐齐哈雅”,音变为“齐齐哈尔”,义为“陡岗、牧场”。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在齐齐哈屯设立“索伦总管府”也称“齐齐哈尔总管府”。而江东的卜魁,是由达斡尔的一个总管的人名而来,意为“大力士”。卜魁其人,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黑龙江将军...
·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追忆“海东盛国”--唐代渤海国
岁月悠悠,在龙江大地历史的长河中,有海东盛国之称的唐代的渤海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渤海国始建于公元698年到公元926年被契丹灭亡,先后存世229年。如同唐朝是中华民族的辉煌一样,渤海国也是黑土地上最辉煌的地方政权,展现了黑龙江先人的勤劳和智慧。渤海国初建称震国,意为东方的国家。公元713年,首领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渤海自大祚荣始,传位15代王,兴盛时期设有5京、15府、62州、100多县。辖域包括今天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北岛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方五千里”,被中原誉为“海东盛国”。由于渤海国“崇尚华风”、“革故维新”、“万里寻修”、“繁荣贸易”,国势日盛,雄踞北方,与盛唐同期创造了北国辉煌。今天故国早已灰飞烟灭。我们只能从她留给我们的遗迹中来发现她的文明与...
· 东北文化—历史溯源—城市话语:哈尔滨历史之源在金代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珍珠城”的赞美与冰城的称誉。这座紧挨着松花江畔的现代都市,她最初的地名被称呼为阿勒锦,满语意为“晒网场”(另一说为女真语“荣誉”)。从地名的沿革上推断,在清朝立国以后哈尔滨还不过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到了清末的1904年,随着中东铁路的筑修,哈尔滨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因而,若论哈尔滨筑城史不过百年,论阿勒锦小渔村史,也顶多不超过二百年左右。其实,这不是哈尔滨的真正历史之源。为了溯其根脉,我们很有必要讲述一下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历史文明及文化。简言之,即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渤海文化创造于公元八世纪前后,其文明的策源地在松花江支流的牡丹江流域,渤海国历史及文化的兴盛在唐代中期。渤海国在辽河流域的契丹贵族兴起后,为辽所灭。都城与文化都毁灭于一场大火之中。到了宋辽时期,白山黑水广袤的区域由靺鞨演绎为女真之地。其中,在渤海国旧土牡丹江流域生活着的完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