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于都锁呐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0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于都锁呐,   当五十名身着淡黄与桔红色艳丽服装,头扎红碎花头巾的于都客家唢呐手吹奏的最后

    当五十名身着淡黄与桔红色艳丽服装,头扎红碎花头巾的于都客家唢呐手吹奏的最后一个音符尚在余音缭绕之际,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编导张继刚便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大声呼喊着:请于都客家唢呐队的代表到前面来。楞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的教练谭冬长来到了张导面前。霎那间,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著名编导的手与客家唢呐手的手便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随着镁光灯一闪,一个珍贵的镜头被永远地留在了那个特定的时空点上………。这一令人难望的时刻是1996年春节,地点: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擂台大赛场上。

    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展转迁涉,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将自己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而于都客家唢呐便是这浩如烟海的客家文化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于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 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而位于县城西南的禾丰、靖石一带还将唢呐手称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

    于都客家唢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于都唢呐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奏实践,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据调查,于都唢呐光是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比如一般吹打时就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有《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不过,唢呐曲牌虽多,但吹奏却断断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砸你的唢呐,一辈子也不会有人请吹了。

    唢呐一般有木管、铜管、铝菅与锡菅之分,木管柔,铜管亮,锡管与铝菅在于都应用最广。于都唢呐又分为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在大场面;而一种细长的“辣子”(于都民间俗称“吊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自然,用得最多的还是中、小两种唢呐。小唢呐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所以这两种唢呐最富于表现力,用途也最广,于都唢呐不仅品种多样,曲牌复杂,而且还善于吸收各种乐器丰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之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比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或锣鼓,这样,于都唢呐的吹奏便丰富多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客家情诗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是中国南方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硕大而珍贵的钻石。深沉的情思大胆的,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兹列举部分客家传统情诗:1.山歌越唱越出来山歌越唱越出来,好比青龙翻云海;云海翻腾龙张口,珍珠八宝吐出来。山歌要唱琴要弹,人无二世在人间;人无二世在人间,花无百日红在山。日日唱歌润歌喉,睡觉还靠歌垫头;三餐还靠歌送饭,烦闷还靠歌解愁。山歌唔唱忘记多,大路唔行草成窝;快刀唔磨会生锈,胸膛唔挺背会驼。2.唱个情妹对情郎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山歌概况
山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且以口头传唱作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手段。“山歌”一词,在清代以前是所有民间歌曲的泛称,清末渐为“民歌”一词作为各类民间歌曲的总称,山歌遂成为民歌中的一个类别。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他们在山野田间,老少同唱,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特别是兴国山歌,一曲“哎呀勒—”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闻名遐迩的“山歌之乡”。至今兴国县每年都有举行山歌擂台赛的传统。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民歌句句真
客家民歌是民众之歌,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高尔基曾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地伴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能了解人民真正历史的。”客家民歌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客家人的爱与恨、兴与衰、情与志,如早期客家先民南迁来到赣闽粤山区,靠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垦荒种茶,谋求生存,过着艰苦生活,如民歌“话起茶农真可怜,半碗酸菜一撮盐;吃杯老茶算是酒,吃碗豆腐算过年。”客家人自幼热爱劳动,放牛之事则由儿童承担,那小孩赶大牛的情景在民歌中形象而逼真:“放牛崽子好吃亏,戴个笠笸坎坎累;撵得笠笸牛又走,追得牛来阵(伴)又归。”客家人还常以小修小补出门谋生,如于都民歌:“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过海到南洋。”客家民歌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如以字形...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曲艺概况
众所周知,在赣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曲艺是采茶戏,这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始祖,采茶戏与秧歌戏是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戏曲。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润色加工的歌曲则流传更广,很受欢迎,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麻窝草鞋一双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小竹排江中流”、“映山红”;电影《地道战》里的“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以及唱片“井冈山上太阳红”、“井冈山下种南瓜”、“为咱亲人补军装”等等。一首《请茶歌》让赣南客家山歌家喻户晓,赣南所属的十九个县(市)除赣州市外,其余十八个县份,绝大部分家语。赣南各县的客家多人唐宋移民。这一地区的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田村云灯
云灯是客家古镇田村花灯的一种艺术形式,云灯是歌舞相结合的民间灯彩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云灯的起源与田村的东河戏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东河戏“凝秀班”每到春节,为了恭贺新年,便由演员手拿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装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爱。同时,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间习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出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凝秀班”老艺人便利用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结合田村灯彩的特点,将水族舞的“水旗”改为“云牌”,并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加工编排,改编创作了富有民间地方色彩的《云灯》舞,后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班社的“班灯”。云灯之所以繁荣,这和云灯的风格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一是云灯的云牌组合造型。云牌是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的云彩,地上的花鸟虫鱼形象以及各种文字图案,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