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傩戏在中村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0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傩戏在中村,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许多历史

  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许多历史记载中可勾勒出巫傩的早期形态:巫师头戴面具,身着“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持盾,率百余名小隶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远古鸿蒙,世袭传承,傩事活动几乎遍布我国各大区域,众多民族。随着社会进

步、演变,有些地方已经失传,有的地方至今仍有傩戏活跃在山野乡间。

  在宁都县黄石镇中村,就有这种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傩戏流传。最早发现这一历史遗存的是宁都采茶剧团离休干部邓文钦先生。为此,他撰写了《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一文,刊于香港大学劳格文博士主编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一书中。书中详细介绍了中村傩戏的由来历史、演出特点、演出剧目、演出时间、演出路线及生存观念。

  中村坐落在距黄石镇西南5公里处的一个坑垄中间,这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民情纯朴。据《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载:郭应桐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从营上迁此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共有231户、人丁1115人。村中有个福主庙,祀奉的主神为华光菩萨,村民尊称为福主老爷。

  相传400多年前,村人余顶万据傩戏唱本学成傩戏,后组成傩戏班,年年祭祀时演唱。

  中村的傩戏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的“踏罡”、“踩灵”等步伐,表演动作较简单原始,但粗犷、热烈、火爆,虽无行当之分但有男女之别,不论演什么角色,都要戴面具,面具由木头雕凿。演员用不同身段动作去区别男女角色。音乐也很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曲牌有“一字锣”、“三锤锣”、“反弹锣”、“小波浪”、“小元宵”等。服装现在只有两种,一种红色,代表男性,一种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道具也简单,大都用木制剑和木制令箭或根据剧情需要制做的其他道具。

  中村傩戏与庙会禳神紧密相关,这里的禳神或出神就是把庙中的华光福主抬到各村去游,其他菩萨用箩担着同行。每到一村便将菩萨摆到大厅堂或屋场坪里,让该村人装香燃烛供奉,同时傩戏也随之起演。

  中村傩戏有一个与别处傩戏不同特点,当演出《太公钓鱼》一戏时,中途庙会头首会将演出道具、纸剪的鱼向观者出售,而许多妇女则会争先恐后拿钱去买。她们将纸鱼买回家后,先在灶头上放一下,然后拿去拌猪食和鸡食,据说这样可保鸡、猪不会发瘟,六畜平安。演《抱冬易》一戏时,中途会有许多妇女手提白线争着挂到演员手中。每个妇女手上的线都有一定的数,今年12个月就拿12根线,如果有闰月就得拿13根线,每根线长33厘米以上,线头上要扎一个红包,红包里装有钱币(多少由挂线人自定),人们称之为挂线,据说可保大人小孩长命百岁。

  中村傩戏每年有两次演出活动。第一次由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演出活动范围达两县(宁都、瑞金)四乡(黄石乡、对坊乡、蔡江乡、丁陂乡)22个村委会100多个自然村。一路上神旌引路,唢呐锣鼓、铳炮喧天、声势浩大,观者数以万计。第二次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开始至十七日结束,历时7天,6个点,7个自然村,全在黄石乡境内。每次禳神出神,都要抬菩萨游村,村民以香烛敬神后即演傩戏《打保安》。然后戴着钟馗面具的傩到各个厅堂走一圈,也有群众请他们去走,以帮助驱邪逐疫。

  中村傩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剧目,由余顶万成立傩戏班传承今日,共有32位传人,各种傩面具达108个。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刘海戏金蟾》等数十个。可惜古老的中村傩戏也在逐年减少,传至今日,只剩下郭家习、郭天春两位老人能演出傩戏了,而且只能演出《赖公射月》、《打王卯》、《抱冬易》、《判官点书》、《太公钓鱼》、《钟馗斩鬼》、《打保安》7个独角戏和对子戏。而面具也只保存下34个。黄石中村的傩戏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宁都是早期客家摇篮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而黄石中村的傩戏是赣南地区至今惟一发现的傩戏。古老神奇的中村傩戏是我们客家文化的瑰丽宝藏,是我们研究了解客家先民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的“活化石”。

  明年,世界客属恳亲会将在赣州召开,抓住这一机遇去研究、发掘、整理中村的傩戏,让它发扬光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客家情诗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是中国南方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硕大而珍贵的钻石。深沉的情思大胆的,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兹列举部分客家传统情诗:1.山歌越唱越出来山歌越唱越出来,好比青龙翻云海;云海翻腾龙张口,珍珠八宝吐出来。山歌要唱琴要弹,人无二世在人间;人无二世在人间,花无百日红在山。日日唱歌润歌喉,睡觉还靠歌垫头;三餐还靠歌送饭,烦闷还靠歌解愁。山歌唔唱忘记多,大路唔行草成窝;快刀唔磨会生锈,胸膛唔挺背会驼。2.唱个情妹对情郎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山歌概况
山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且以口头传唱作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手段。“山歌”一词,在清代以前是所有民间歌曲的泛称,清末渐为“民歌”一词作为各类民间歌曲的总称,山歌遂成为民歌中的一个类别。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他们在山野田间,老少同唱,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特别是兴国山歌,一曲“哎呀勒—”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闻名遐迩的“山歌之乡”。至今兴国县每年都有举行山歌擂台赛的传统。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民歌句句真
客家民歌是民众之歌,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高尔基曾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地伴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能了解人民真正历史的。”客家民歌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客家人的爱与恨、兴与衰、情与志,如早期客家先民南迁来到赣闽粤山区,靠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垦荒种茶,谋求生存,过着艰苦生活,如民歌“话起茶农真可怜,半碗酸菜一撮盐;吃杯老茶算是酒,吃碗豆腐算过年。”客家人自幼热爱劳动,放牛之事则由儿童承担,那小孩赶大牛的情景在民歌中形象而逼真:“放牛崽子好吃亏,戴个笠笸坎坎累;撵得笠笸牛又走,追得牛来阵(伴)又归。”客家人还常以小修小补出门谋生,如于都民歌:“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过海到南洋。”客家民歌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如以字形...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曲艺概况
众所周知,在赣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曲艺是采茶戏,这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始祖,采茶戏与秧歌戏是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戏曲。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润色加工的歌曲则流传更广,很受欢迎,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麻窝草鞋一双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小竹排江中流”、“映山红”;电影《地道战》里的“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以及唱片“井冈山上太阳红”、“井冈山下种南瓜”、“为咱亲人补军装”等等。一首《请茶歌》让赣南客家山歌家喻户晓,赣南所属的十九个县(市)除赣州市外,其余十八个县份,绝大部分家语。赣南各县的客家多人唐宋移民。这一地区的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田村云灯
云灯是客家古镇田村花灯的一种艺术形式,云灯是歌舞相结合的民间灯彩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云灯的起源与田村的东河戏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东河戏“凝秀班”每到春节,为了恭贺新年,便由演员手拿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装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爱。同时,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间习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出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凝秀班”老艺人便利用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结合田村灯彩的特点,将水族舞的“水旗”改为“云牌”,并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加工编排,改编创作了富有民间地方色彩的《云灯》舞,后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班社的“班灯”。云灯之所以繁荣,这和云灯的风格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一是云灯的云牌组合造型。云牌是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的云彩,地上的花鸟虫鱼形象以及各种文字图案,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