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闽文化—民间戏曲—泉州提线木偶戏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3
转发:0
评论:0
闽文化—民间戏曲—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族南迁入

  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族南迁入闽。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

  千年来,泉州傀儡戏既充分发挥其巫文化潜质和“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与道教等宗教科仪活动相结合,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成为创造地域特色文化,塑造地域人文品格,构成本地民众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容的有机部分。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 700 余出传统剧目和由 300 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任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 “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团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保存着“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俚语的语词、语汇、古读音。并且也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的剧图、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由于泉州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开始向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地生根开花。为传播闽南方言、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国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2002 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傀儡戏同昆曲等共 10 个项目被联合国正大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 2005 年,泉州傀儡戏的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批准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民间戏曲—泉州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金门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种化装演出,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艺人们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再次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突破了专演宋江戏的局限。清末,又吸收了微剧、江西腔和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始称高甲戏。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它的地域特征明显突出,操闽南方言泉州腔,演唱南音,吹奏南乐形成本地区具有很强欣赏性的大剧种,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诸多精华。所创立的傀儡丑(木偶丑)表演艺术的独持性,是其他剧种少有的,它演时活泼风趣,舞蹈性极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涌现出“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闽南名丑。培育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优秀演员。1949...
· 闽文化—民间戏曲—泉州梨园戏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保存有《朱文》、《刘文龙》、《蔡伯嘴》、《王魁》等南戏剧目25种,脚本中类似于《张协状元》中的“瓜”、“三合”、“净扮婆”等舞台提示,梨园戏至今仍存在于舞合表演上,保留了原生态舞台艺术。梨园戏表演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表演形式,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各个行当均受其严格规范。音乐保留了南戏的鼓、萧、弦伴奏为主的形式;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用泉音演唱,属曲牌体,至今沿用古曲牌名:如[摩河兜勒]、[霓裳羽衣曲];琵琶系南琶,横弹,与...
· 闽文化—民间戏曲—北路戏
俗称“福建乱弹”。流行于闽东寿宁、福安等地的称“下北路”,流行于闽北地区的称“上北路”。北路戏来自“北路”,闽北的北路戏是江西,闽东的北路戏是浙江,它与“温州乱弹”有着血缘关系。“乱弹”传到闽东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北路戏的音乐虽然不像昆曲那样委婉典雅,但它奔放中带抒情,粗壮里有细腻,节奏多变,旋律起伏大,曲调跳路活泼,奔放有力,并保留有后台帮腔的原始风格。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相传过去经常演出的有105个。其中代表性的有“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等,以及水浒、包公、薛仁贵等题材的历史剧。1963年创作了现代戏《张高谦》,参加省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获奖,并被其地剧种移植。
· 闽文化—民间戏曲—莆仙戏
莆田市地处福建中部,台湾海峡西岸。莆仙戏于宋代诞生在这块被称为“海滨邹鲁”的莆仙方言区。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曲剧种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与中国戏曲的发生、形成、发展和繁荣同步,也是在巫和优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积淀着中国戏曲历史各个时期优秀的文化艺术,吸收北宋杂剧、目连戏、南戏、明清传奇等戏剧的大量精华,不断丰富发展,传递出丰富的戏曲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音乐曲牌一千多首,锣鼓经三百多种,也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各行当的续编科介十分细腻,极具特色。莆仙戏角色行当沿袭着宋、元南戏体制,即生、旦、贴、靓妆、老、末、丑七个角色,到了清朝后期有所增加;莆仙戏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三个部分,要求头、身、腰的配合;它的音乐渊源可追溯到唐代,其伴奏乐器“锣、鼓、吹”中的吹是随唐教坊大...
· 闽文化—民间戏曲—南词戏
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或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