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涪陵蔺市遗址有楚文化色彩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涪陵蔺市遗址有楚文化色彩,日前,在即将全面结束第四次考古发掘的涪陵蔺市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这里出土的部

  日前,在即将全面结束第四次考古发掘的涪陵蔺市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这里出土的部分西汉时期的文物明显带有楚文化色彩。
  本次遗址考古发掘墓室10多座。其中,两座汉代墓室距地表仅数十厘米。墓室上方的地表附着物,尚有柑橘、桑、梧桐等杂树及蔬菜作物。两座汉墓的形制均呈“凸”字形,墓室四壁由刻了花纹的汉砖砌成。在一块汉砖上,还能辨认出两个字,篆书“富”和“贵”。
  在12号墓室的四壁上残存有红色印记,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人士对此解释称:“在双层棺椁内壁刷上红色生漆,是受楚文化的影响,这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同时,考古人员在8号墓室里还发掘出一把楚式青铜剑。
  对蔺市遗址勘探、测绘、发掘中,考古专家认为,战国末期的涪陵地区,巴人与楚人交往频繁。楚人葬于涪陵蔺市一带,是楚人靠西边活动的重要证据。
  据了解,1958年10月,涪陵蔺市遗址首次被发现,1987年成为涪陵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前后经历过4次发掘,共出土陶片标本1万余件,石器及石制品数百件,以及部分青铜器、骨器和大量的汉、宋陶瓷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下湾遗址
位于仁和区新生乡共和村东北约300米的大河、篦箩河汇合处二级台地上,属巴关河上游水系,台地现已垦植为农田,建有房舍。遗址文化层堆积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台地高处的南坡。其地层分布:地表为农耕土层,厚约50公分;其下为山地黄壤层,再下即为文化层,厚约30~50公分。文化层中包含物有红烧土、碎陶片、磨制石器等文化遗物。伴有磨制石器十多件,常见有斧、石、凿等器型,石凿磨制较精细,代表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为金沙特有。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约22厘米的玉琮,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国宝,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出土的400多件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宕渠城遗址
宕渠城遗址又名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乡渠江东岸城坝村,距县城26公里,遗址总面积1820亩,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阳国志·巴志》等书记载:秦灭巴蜀后于此建宕渠县。东汉时,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东晋末,地为'蛮獠'所侵而邂,遂以荒废"(《太平环宇记》),其城兴废长达700余年,其间屡为州、郡、县治。现城坝触地动土均可发现汉代遗物遗迹,可以确定的汉井有16口,其中3口现仍在使用。在多处地方文化堆积下层,还发现春秋战国时期荟萃城墙并出土精美青铜器100多件。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紫竹古城遗址
紫竹古城遗址位于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燎原乡紫竹村,是距今4300年左右成都平原的早期城址之一,与三星堆文化的前身同属于成都宝墩文化,且比三星堆遗址的产生年代要早一千多年。该城址面积约25万平方,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发掘出的陶器、石器、骨制品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紫竹古城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且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紫竹古城与成都平原其他早期城址共同构成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
· 巴蜀文化—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达州市宣汉普光乡进化村,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春秋战国──汉,198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99年9至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达州市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初步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在50多平方米的揭土面积里,出土陶、铜、骨、玉、石器2000多件。四川省文物局专案组认为:该遗址反映出的文化与三峡老关庙、忠县哨棚嘴、巫山大昌坝有密切联系,与西乡李家村、安康岚gao、肖家坝、冉家坝、好汉坡、七里沟等有着共存或继承的关系。这对于四川东北部原始文化,特别是早期巴人的研究建立巴文化序列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罗家坝遗址面积之大,保存之好,内涵之丰富,使之成为研究川东北原始文化及古代巴人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该遗址中随葬有青铜兵器的土坑墓有着十分明确的层位关系,这对于有关巴蜀战国土坑墓的分期,巴蜀青铜兵器的分期,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把很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